一种镀锡线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和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9975发布日期:2018-12-08 07:3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镀锡线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和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镀锡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镀锡线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镀锡线是一种在芯线表面镀上一薄层金属锡的线材,芯线主要是铜线,这种镀锡线一般也叫做镀锡铜线。铜线由于其优异的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润滑、催化和冶金等领域。但铜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并且粒度越细,氧化越严重。为了提高铜的抗氧化性能,可在铜表面包覆惰性金属。包覆惰性金属层不仅能较显著地提高铜的抗氧化性能,而且能较好地保持其导电性。锡虽然不属于惰性金属,性质也比铜活泼,但常温下锡在空气中很稳定,因锡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阻止锡的继续氧化。因此,铜表面镀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铜的抗氧化性。镀锡铜线的稳定性、导电性、耐磨性、抗腐蚀性和电磁屏蔽性都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镀锡线的生产方法一般包括放线、退火、冷却、上助焊剂、镀锡、冷却、上导轴油和收线等步骤,其中,上导轴油的主要作用是起到清洁铜线表面锡粉、增加润滑性、光亮度及保护铜线表面防氧化等。目前,镀锡线生产中的上导轴油的方式都是通过刷子在汗衫布表面刷上导轴油,镀锡线从汗衫布中穿过后,导轴油留在镀锡线的表面。现有方法的缺陷是:需要人员不断的向汗衫布上刷导轴油,工作强度大,若刷导轴油不及时容易出现汗衫布上缺导轴油,从而导致镀锡线上的导轴油含量过少;若导轴油刷的过多,导轴油从汗衫布表面溢出,造成导轴油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添加导轴油的导轴油添加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镀锡线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镀锡线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包括稳压供油装置和添加装置;添加装置包括导油管和上油部件,稳压供油装置通过导油管向上油部件上滴加导轴油。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由于稳压供油装置能保持导轴油的液压稳定,因此导轴油的滴加速度稳定,使得镀锡线从上油部件中经过后导轴油的消耗量与导轴油的添加量能保持平衡,防止上油部件中的导轴油添加不及时导致镀锡线上的导轴油含量过少的缺陷,实现了自动滴加导轴油,减少人工操作的失误。

进一步的方案是,稳压供油装置包括储油罐、供油罐、抽油管、回流管和泵,在铅锤方向上,供油罐的水平高度大于储油罐的水平高度,抽油管连接在储油罐和供油罐之间,抽油管上安装有泵,回流管连接在储油罐和供油罐之间,回流管在供油罐上的安装高度与供油罐内的最高液面平齐。

可见,通过泵可将储油罐内的导轴油经过抽油管持续不断的抽入供油罐内,当供油罐内的导轴油的液面高于最高液面时,通过回流管回流至储油罐内,从而维持供油罐内的导轴油的液面始终在最高液面的位置,使得供油罐内的液压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供油罐上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回流管与所述第一管口连接,所述抽油管与所述第二管口连接,在铅锤方向上,所述第一管口位于所述第二管口的上方。

可见,供油罐内的导轴油“下进上出”,有利于保持液面稳定,减小液体的扰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导油管包括主流管和分流管,主流管的一端与稳压供油装置连接,多根分流管连接在主流管上,分流管可向上油部件上滴加导轴油。

可见,通过分流管可同时向多个上油部件上油,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主流管上设置有排液阀,排液阀位于在第一支分流管和稳压供油装置之间。

可见,通过排液阀可以统一打开和关闭分流管,方便紧急情况的处理。

进一步的方案是,分流管包括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第一分流管设置在主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之间,第二分流管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滴液管和第二滴液管,第一滴液管和第二滴液管可向上油部件上滴加导轴油。

可见,通过第二分流管的二次分流,使得导轴油从两个不同的滴液管中滴加至上油部件的不同位置上,使得导轴油能快速的浸湿上油部件,防止上油部件的部分位置缺少导轴油。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分流管上在第一滴液管和第一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分流管上在第二滴液管和第一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可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一滴液管的滴加速度,通过第二控制阀控制第二滴液管的滴加速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分流管与主流管平行,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垂直。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合理安排空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油部件包括毛毡托板和设置在毛毡托板上的毛毡,导油管向毛毡上滴加导轴油。毛毡具有很好的亲油性,导轴油能充分浸湿毛毡,有利于向镀锡线进行上油。

进一步的方案是,添加装置还包括收集盘,毛毡托板通过固定柱安装在收集盘上,毛毡托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位于收集盘的上端开口内。

可见,通过收集盘可以将多余的导轴油进行收集,防止导轴油的浪费。

进一步的方案是,收集盘具有自底壁至上端开口逐渐扩大的横截面积。这种结构有利于导轴油流入收集盘的底壁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轴油添加系统还包括定速装置,定速装置包括电机和定速轮,电机驱动定速轮转动,在镀锡线的行进方向上,定速装置位于添加装置的上游端。

由此可见,通过定速轮可以控制镀锡线通过毛毡的速度,在镀锡线获得足够导轴油的同时,保证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镀锡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依次执行以下步骤:放线、退火、冷却、上助焊剂、镀锡、冷却、上导轴油和收线,其中,上导轴油步骤上述导轴油添加系统进行,镀锡线从上油部件中穿过。

进一步的方案是,导轴油的滴加速度为4秒/滴至8秒/滴。控制导轴油的滴加速度使得导轴油的滴加速度和消耗速度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滴加装置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的毛毡托板和收集盘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的毛毡托板和收集盘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镀锡线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包括稳压供油装置和添加装置,添加装置包括导油管和上油部件,稳压供油装置通过导油管向上油部件上滴加导轴油。由于稳压供油装置能保持导轴油的液压稳定,因此导轴油的滴加速度稳定,使得镀锡线从上油部件中经过后导轴油的消耗量与导轴油的添加量能保持平衡,防止上油部件中的导轴油添加不及时导致镀锡线上的导轴油含量过少的缺陷。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导轴油添加系统包括稳压供油装置和添加装置,添加装置包括导油管和上油部件。稳压供油装置包括储油罐1、供油罐2、抽油管3、回流管4和泵5,储油罐1内装有导轴油。储油罐1和供油罐2安装在支架10上,储油罐1位于支架10的下层,供油罐2位于支架的上层,即在铅锤方向上,供油罐2的水平高度大于储油罐1的水平高度,本实施例中,供油罐2位于储油罐1的正上方。抽油管3连接在储油罐1和供油罐2之间,抽油管3上安装有泵5,通过泵5将储油罐1内的导轴油经过抽油管3抽入供油罐2内。回流管4连接在储油罐1和供油罐2之间,回流管4将供油罐2内多余的导轴油回流至储油罐1内。回流管4在供油罐2上的安装高度与供油罐2内的最高液面平齐,当抽入供油罐2内的导轴油的液面高于回流管4的安装高度时,导轴油经过回流管4回流至储油罐1内。供油罐2上设有第一管口21和第二管口22,回流管4与第一管口21连接,抽油管3与第二管口22连接,在铅锤方向上,第一管口21位于第二管口22的上方,即回流管4在供油罐2上的安装高度大于抽油管3在供油罐2上的安装高度,因此,导轴油从供油罐2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这种“下进上出”的方式有效的保证了供油罐2内的液压稳定。

稳压供油装置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使得供油罐内获得稳压状态,例如储油罐的水平高度大于供油罐的水平高度,储油罐与供油罐之间通过导管连接,导管将储油罐内的导轴油不断的输入供油罐内,保持供油罐内的导轴油的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相等便可。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滴加装置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同时参见图1,导油管包括主流管6和分流管7,主流管6的一端与供油罐2连接,两根分流管7连接在主流管6上,主流管6将供油罐2内的导轴油引流至分流管7内。本实施例仅公开了在主流管6上设置两根分流管7的结构,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更多的分流管7。主流管6上在靠近供油罐2的一端设置有排液阀60,排液阀60用于控制主流管6的开闭和流量大小。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排液阀60也可以设置在靠近分流管7的一端,只要保证排液阀60位于第一支分流管(主流管6中的导轴油最先流经的分流管为第一支分流管)和供油罐2之间便可。分流管7在远离主流管6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管70,在本实施例中,分流管7为第一分流管,分流管70为第二分流管,导轴油经过分流管7第一次分流后,再经过分流管70进行第二次分流,导轴油在分流管70内分流后沿相反的方向流动。本实施例中,分流管70与主流管6平行,分流管70与分流管7垂直,分流管7的下端与分流管70的管壁的中部连接。分流管7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滴液管71和第二滴液管72,分流管70在第一滴液管71与分流管7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3,第一控制阀73控制第一滴液管71的导轴油滴加速度;分流管70在第二滴液管72与分流管7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74,第二控制阀74控制第二滴液管72的导轴油滴加速度。上油部件包括毛毡托板8和设置在毛毡托板8上的毛毡(图中未示出),每一个分流管7的下方均放置有一个毛毡托板8,第一滴液管71和第二滴液管72的管口朝向毛毡托板8上的毛毡滴加导轴油,控制第一滴液管71和第二滴液管72的滴加速度为4-8秒/滴。毛毡托板8位于收集盘9上,毛毡托板8上溢出的导轴油流入收集盘9内。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上油部件还可以采用汗衫布或其他的亲油性的材料。

在镀锡线的行进方向上,添加装置的上游端还设置有定速装置,定速装置包括电机11和定速轮12,电机11驱动定速轮12转动,电机11可以通过皮带带动定速轮12转动,也可以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带动定速轮12转动,镀锡线经过定速轮12后再从毛毡托板8上的毛毡中穿过,定速轮12对镀锡线进行定速,控制镀锡线通过毛毡的速度。

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的毛毡托板和收集盘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的毛毡托板和收集盘的结构分解图。毛毡托板8通过两根支撑柱80固定安装在收集盘9上,收集盘9为上端开口的容器,收集盘9具有自底壁90至上端开口91逐渐扩大的横截面积。毛毡托板8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位于收集盘9的上端开口91内,在毛毡托板8与收集盘9之间具有环形间隙81,当毛毡托板8上的毛毡内的导轴油溢出时,可流入收集盘9内,收集盘9内收集的导轴油可添加至储油罐1内,减少导轴油的浪费。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同时参见图1和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的工作原理:铜依次经过放线、退火、冷却、上助焊剂、镀锡和冷却步骤后,再经过本发明的导轴油添加系统进行上导轴油,其中放线、退火、冷却、上助焊剂、镀锡和冷却步骤完全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在此不再赘述。

经过冷却后的镀锡线先经过定速轮12再从毛毡托板8上的毛毡中穿过,镀锡线从浸湿有导轴油的毛毡中穿过后,镀锡线的表面涂上导轴油,可以防止镀锡线的表面氧化,最后再进行收线。在上导轴油的过程中,通过泵5持续不断地将位于低处的储油罐1内的导轴油抽至位于高处的供油罐2内,当供油罐2内的液面达到最高液面20处时,供油罐2内的导轴油通过回流管4回流至储油罐1内,可以保持供油罐2内的液面处于最高液面20的位置,从而使得供油罐2内的液压保持稳定。

在打开主流管6上的排液阀60以后,供油罐2内的导轴油通过主流管6流向分流管7,再通过分流管7流向分流管70,打开分流管70上的第一控制阀73和第二控制阀74,分流管70内的导轴油从第一滴液管71和第二滴液管72滴加至毛毡托板8上的毛毡上,通过调节第一控制阀73和第二控制阀74,使得第一滴液管71和第二滴液管72的滴加速度控制在4至8秒/滴,可以使得毛毡上的导轴油一直处于湿润的效果。由于供油罐2的液压始终保持稳定,因此第一滴液管71和第二滴液管72的滴加速度可以维持不变,可以满足镀锡线上导轴油过程中毛毡上的导轴油充足,不需要人工手动添加,能有效防止毛毡缺导轴油导致的镀锡线上导轴油不足的问题。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