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9588发布日期:2018-12-25 20:0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炼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炉炼铁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高炉工艺呈现出了大型化、自控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着薄壁炉衬、超微孔炭砖等一系列新的炉体设计技术应用于现阶段高炉,使得高炉无论是燃料消耗,还是冶炼强度,均较过去有较大幅度的改善,高炉冶炼经济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冶炼强度及炉容增大后,导致高炉炉缸的铁水存储量与环流速度较过去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使得铁水对于炉缸、炉底的静压力与冲刷力都呈现出较大上升趋势,这些不利因素的出现,加剧炉缸、炉底砖衬的破损现象的发生,使得炉缸、炉底的砖衬减薄速度加快,从而威胁高炉安全生产,降低高炉一代炉役的服役期限,近些年频繁发生高炉炉缸烧穿事件,就是最好例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反应容器,高炉投资巨大,而由于炉缸、炉底烧穿,导致高炉停炉大修给冶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在现有装备和原燃料条件下,尽量延长高炉的使用寿命,成为当前炼铁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各个企业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都因地制宜地选用不同方案,来实现高炉稳定生产,尤其是炉底的维护,这些技术方案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类:1)降低冶炼强度,如采用堵风口、减少富氧和风量等措施,来实现高炉冶炼强度的降低,从而减轻由铁水环流等所带来的砖衬侵蚀现象的发生;2)采用钒钛矿护炉,如采取外加含有钒钛成分的烧结矿、球团矿等炉料,通过钒钛矿在炉缸、炉底等部位炉衬表面的特殊反应机理,实现为ti(c,n)的炉衬表面沉积,从而实现砖衬的保护,延长高炉使用寿命;3)再有就是采取加大冷却强度措施,如增加冷却水量、降低冷却水温度、使用管道泵、外炉皮打水等技术,通过对炉缸、炉底衬体的强制冷却,来减缓砖衬热面受侵蚀的速度,从而实现高炉的长寿稳定生产。但上述方案均以牺牲高炉产量或燃烧消耗作为代价,使得高炉冶炼的经济性大打折扣,虽然一定程度上的维持了高炉生产,但缺乏实用价值,经济上并不划算。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鼓风参数,使用合理的原燃料,达到高炉炉役中后期高炉炉缸炉底炉缸侧壁温度安全受控,对炉缸炉底综合维护,使得高炉稳定生产,延长高炉一代炉龄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方法:方法一、铁水含钛量控制:将高炉中加入含钛炉料,以每产1吨铁计,5kg≤含钛炉料中二氧化钛加入量≤20kg,将铁水中含钛量控制在0.100~0.300%;方法二、铁水含硅量控制:正常高炉运行铁水含si量为0.3-0.5%,提高到0.5~0.7%;方法三、高炉终渣碱度的控制:正常高炉运行二元终渣碱度为1.25±0.5;降低0.15~0.25;方法四、控制炉缸圆周某区域的气流分布,降低该区域环碳温度点:将炉缸环碳温度400℃以上的区域上方堵1~2个风口;方法五、缩小送风风口总面积:调整个别区域送风风口直径,使送风总风口面积减少3~12%;方法六、全风全压操作:减少富氧量30-60%,降低产能8~20%,按照正常冶炼强度的冷风流量与热风压力的对称关系确定送风制度,全力吹足冷风流量,热风压力;方法七、调整煤气流分布:适宜疏松边缘煤气流,保证足够冷风流量,保证冷风流量和热风压力的对称;方法八、增加日出铁次数:将日出铁次数增加1~2次;所述方法一中的含钛炉料要持续加入。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鼓风参数,使用合理的原燃料,达到高炉炉役中后期高炉炉缸炉底炉缸侧壁温度安全受控,既能够创造出护炉的炉缸炉底环境,又同时全力保证原来操作参数,气流分布,运行炉型,适度降低冶炼强度。满足炉缸炉底综合维护,使得高炉稳定生产,在高炉炉缸炉底局部测温升高,达到长寿管理的警戒值时最大程度延长高炉寿命。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方法:方法一、铁水含钛量控制:将高炉中加入含钛炉料,以每产1吨铁计,5kg≤含钛炉料中二氧化钛加入量≤20kg,将铁水中含钛量控制在0.100~0.300%;方法二、铁水含硅量控制:正常高炉运行铁水含si量为0.3-0.5%,提高到0.5~0.7%;方法三、高炉终渣碱度的控制:正常高炉运行二元终渣碱度为1.25±0.5;降低0.15~0.25;方法四、控制炉缸圆周某区域的气流分布,降低该区域环碳温度点:将炉缸环碳温度400℃以上的区域上方堵1~2个风口;方法五、缩小送风风口总面积:调整个别区域送风风口直径,使送风总风口面积减少3~12%;方法六、全风全压操作:减少富氧量30-60%,降低产能8~20%,按照正常冶炼强度的冷风流量与热风压力的对称关系确定送风制度,全力吹足冷风流量,热风压力;方法七、调整煤气流分布:适宜疏松边缘煤气流,保证足够冷风流量,保证冷风流量和热风压力的对称;方法八、增加日出铁次数:将日出铁次数增加1~2次;所述方法一中的含钛炉料要持续加入。本发明既能够创造出护炉的炉缸炉底环境,同时全力保证原来操作参数,气流分布,运行炉型,适度降低冶炼强度。在高炉炉缸炉底局部测温升高,达到长寿管理的警戒值时,为最大程度延长高炉寿命,合理操作提供必要保证。实施例1:钛负荷控制范围在5kg/t,铁水中含钛量控制在0.100%,以建立炉缸护炉环境,提高运行炉温到0.5%,降低终渣炉渣碱度0.15,确保顺行。.环碳温度高的位置堵1个风口,以控制区域气流分布,降低温度点。均匀扩充其他区域风口面积,使总面积减少3%。适度降低产能8%,出铁次数要增加1次,必须全力吹足冷风流量,热风压力,减少富氧量,按照正常强度的风量、风压的对称关系来确定送风制度,也就是“全风全压”操作。高炉应用取得效果详见表1。表1高炉应用取得效果项目燃料比,kg/t生铁产量,t/d高炉服役时间,年使用前54547007.5使用后54047508.5效果-5+50+1.0按此方法,在有效炉容2580m3高炉采用此技术后,既能够创造出护炉的炉缸炉底环境,又能保证原来操作参数,气流分布,运行炉型,在高炉炉缸炉底局部测温升高后,为合理操作提供必要保证,取得了降低燃料比5kg/t,生铁产量增加50t/d,延长高炉服役时间一年的良好效果。实施例2:钛负荷控制范围在10kg/t,铁水中含钛量控制在0.200%,以建立炉缸护炉环境,提高运行炉温到0.6%,降低终渣炉渣碱度0.15,确保顺行。.环碳温度高的位置堵2个风口,以控制区域气流分布,降低温度点。均匀扩充其他区域风口面积,使总面积减少4%。适度降低产能9%,出铁次数要增加2次,必须全力吹足冷风流量,热风压力,减少富氧量,按照正常强度的风量、风压的对称关系来确定送风制度,也就是“全风全压”操作。高炉应用取得效果详见表2。表2高炉应用取得效果项目燃料比,kg/t生铁产量,t/d高炉服役时间,年使用前53563007.5使用后53064008.5效果-5+100+1.0按此方法,在有效炉容3200m3高炉采用此技术后,既能够创造出护炉的炉缸炉底环境,又能保证原来操作参数,气流分布,运行炉型,在高炉炉缸炉底局部测温升高后,为合理操作提供必要保证,取得了降低燃料比5kg/t,生铁产量增加100t/d,延长高炉服役时间一年的良好效果。实施例3:钛负荷控制范围在20kg/t,铁水中含钛量控制在0.300%,以建立炉缸护炉环境,提高运行炉温到0.7%,降低终渣炉渣碱度0.15,确保顺行。.环碳温度高的位置堵2个风口,以控制区域气流分布,降低温度点。均匀扩充其他区域风口面积,使总面积减少5%。适度降低产能10%,出铁次数要增加2次,必须全力吹足冷风流量,热风压力,减少富氧量,按照正常强度的风量、风压的对称关系来确定送风制度,也就是“全风全压”操作。高炉应用取得效果详见表3。表3高炉应用取得效果项目燃料比,kg/t生铁产量,t/d高炉服役时间,年使用前53071008.5使用后525730010效果-5+200+1.5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鼓风参数,使用合理的原燃料,达到高炉炉役中后期高炉炉缸炉底炉缸侧壁温度安全受控,既能够创造出护炉的炉缸炉底环境,又同时全力保证原来操作参数,气流分布,运行炉型,适度降低冶炼强度。对炉缸炉底综合维护,使得高炉稳定生产,在高炉炉缸炉底局部测温升高,达到长寿管理的警戒值时最大程度延长高炉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