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极耳用铝带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4585发布日期:2019-02-15 23:27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极耳用铝带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极耳用铝带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目前电池的正极使用铝(al)材料,电池厂商客户出于对新能源电池使用安全角度的考虑,要求极耳铝带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360度折弯次数高等。目前国内极耳厂家的铝带主要从日韩国家进口,价格成本极高,日韩国家极耳材料采用熔炼-铣面-均匀化处理-热轧-冷轧流程,工序繁多,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极耳用铝带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极耳材料国产化进程,避免国内极耳生产厂家过渡依赖从日韩国家进口昂贵的极耳铝带,极大地降低了极耳铝带的生产成本。本发明采用铸轧-冷轧工艺流程,代替常规的热轧-冷轧工艺流程,省去了热轧铣面和多次热轧等工序,减少生产流程,提高成品率和降低了能耗,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通过工艺管控,可以得到力学性能和折弯性能优异等高品质的极耳铝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极耳用铝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铸轧卷制备:将0.14-0.25%的fe、含量大于o且不大于0.12%的si、0.01-0.025%的ti与重熔铝锭,加入熔炼炉中,在温度720-740℃进行熔炼,经在线搅拌和通入打渣剂和精炼剂处理熔体得到合格的熔体质量;再经过在线钛丝加入装置以增加熔体的异质形核数量,进入通氩气除气装置消除熔体中存在的氢,在铸轧区控制铸轧初始厚度在50-60mm、铸轧速度控制在800-1000mm/min,得到板面酸洗晶粒为1级、其板厚在6.0-7.5mm的铸轧卷;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fe、si、ti、重熔铝锭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均匀化处理;

(3)精整和精轧;

(4)拉矫清洗;

(5)成品退火。

步骤(2)均匀化处理具体为:将步骤(1)得到的铸轧卷在冷轧机开坯轧制至2.0-5.0mm厚度,外圈焊接,板面打紧钢带;在高温退火炉中进行均匀化退火,2-4h内升温到目标加热温度400-580℃,达到目标加热温度后保温18-28h,出炉后风冷,得到铝卷的半成品。

步骤(3)精整和精轧具体为:将铝卷的半成品轧制成0.5-1.0mm厚度,由纵剪机进行切边精整工序,精整过程中检查板面质量;精整完成后,料转至成品轧机进行精轧,工作辊粗糙度ra0.18-0.3μm,轧制速度300-450m/min。

步骤(4)拉矫清洗具体为:通过步骤(3)轧制成品后,料卷经过拉矫、脱脂剂清洗,保证达因值>50,使铝卷宽度方向上达因值均匀;拉矫后,板形平整,板面整洁。

步骤(5)成品退火具体为:上分切机,按要求宽度,分切成成品规格,上架退火:在低温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2-4h升温到目标加热温度240-300℃,达到目标加热温度后保温12-20h,出炉冷却,得到极耳铝带成品。

最终得到的新能源动力电池极耳用铝带材料的成品抗拉强度70-90mpa,延伸率>30%,360度折弯无裂纹次数>7次。

相对于现有热轧-冷轧技术,本发明采用铸轧-冷轧工艺流程,省去了热轧铣面和多次热轧等工序,减少生产流程,提高成品率和降低了能耗,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工艺管控,可以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等高品质的极耳铝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极耳铝带的生产制备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实施例1:

1、按照合金配比fe:0.14-0.25,si≤0.12,ti:0.01-0.025(重量百分比)与重熔铝锭,加入熔炼炉中,在温度720-740℃进行熔炼,经在线搅拌和通入打渣剂和精炼剂处理熔体得到合格的熔体质量,再经过在线钛丝加入装置,增加熔体的异质形核数量和通氩气除气装置消除熔体存在氢,在铸轧区长度控制在58mm,铸轧速度控制在960-970mm/min的铸轧工艺下,得到板面酸洗晶粒为1级、其板厚在6.5-6.6mm的铸轧卷;

2、将得到的铸轧卷开坯轧制2.8mm,外圈焊接良好,板面打紧钢带,在高温退火炉中进行均匀化退火,4h升温到500℃,保温26h,出炉后风冷,得到铝卷的半成品。

3、将近退火处理的铝卷继续轧制0.7mm,在纵剪机进行切边精整工序。精整完成后,料转至成品轧机进行精轧,工作辊粗糙度0.2μm,轧制速度330m/min,得到成品0.2mm的铝卷。

4、将0.2mm厚度的料卷过拉矫脱脂剂清洗,达因值为52,铝卷宽度方向上达因值均匀。将料卷转至分切机,分切成0.2*245mm宽度,外径1000-1100mm的铝卷。

5、上架退火,在低温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按照4h升到285℃,保温13h,出炉冷却,得到极耳铝带成品。得到成品抗拉强度75-77mpa,延伸率35-37%,360度折弯8次。

实施例2:

1、按照合金配比fe:0.14-0.25,si≤0.12,ti:0.01-0.025(重量百分比)与重熔铝锭,加入熔炼炉中,在温度720-740℃进行熔炼,经在线搅拌和通入打渣剂和精炼剂处理熔体得到合格的熔体质量,再经过在线钛丝加入装置,增加熔体的异质形核数量和通氩气除气装置消除熔体存在氢,在铸轧区长度控制在53mm,铸轧速度控制在850-860mm/min的铸轧工艺下,得到板面酸洗晶粒为1级、其板厚在6.7-6.8mm的铸轧卷,;

2、将得到的铸轧卷开坯轧制4.0mm,外圈焊接良好,板面打紧钢带,在高温退火炉中进行均匀化退火,4h升温到560℃,保温22h,出炉后风冷,得到铝卷的半成品。

3、将近退火处理的铝卷继续轧制0.7mm,在纵剪机进行切边精整工序。精整完成后,料转至成品轧机进行精轧,工作辊粗糙度0.25μm,轧制速度410m/min,得到成品0.2mm的铝卷。

4、将0.2mm厚度的料卷过拉矫脱脂剂清洗,达因值为52,铝卷宽度方向上达因值均匀。将料卷转至分切机,分切成0.2*245mm宽度,外径1000-1100mm的铝卷。

5、上架退火,在低温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按照3h升到260℃,保温20h,出炉冷却,得到极耳铝带成品。得到成品抗拉强度80-83mpa,延伸率37-39%,360度折弯9次。

折弯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

具体检验方法:如图a,找一个固定装置(固定端1)夹持住铝箔2,按照图b所示,先向上折90度,然后在返回水平方向(图c),再向下折90度(图d),再返回水平位置,这一流程记为折弯次数为1次。如果铝箔在折弯次数达到客户要求次数,检查折弯处表面无裂纹,判定折弯性能合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