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石材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8542发布日期:2019-04-05 21:2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用石材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工地用石材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石材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设计、幕墙装饰和公共设施建设,传统的石材打磨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打磨不精确,影响美观度。

一般的石材打磨装置,例如专利号为201720773172.1,专利名称为一种石材的表面自动打磨装置的专利,其主要通过由传送带将石材移动,并将其位置固定后,使用较大的打磨盘进行打磨。

但是其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其无法确打磨到何处为止,可能会超出打磨范围,对石材造成损坏,并且打磨盘相对石材表面的毛刺来说,相对较大,造成浪费,并且其无法对毛刺进行定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建筑工地用石材打磨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工地用石材打磨装置,包括盛放台,所述盛放台上表面一侧设有进料固定机构,盛放台上表面一侧设有检测机构,盛放台上设有打磨机构,盛放台上表面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此装置中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工作人员将原料通过进料固定机构将其移动位置病毒,使用检测机构通过红外线信号检测其原料上表面是否存在毛刺、毛尖等杂质,并精确定位,通过打磨机构将打磨就移动到对应位置对其进行打磨。

所述进料固定机构包括位于盛放台上表面一侧的盛放凹槽,盛放凹槽一侧设有方形开口,方形开口外侧连接有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台,倾斜台上表面三个侧边设有挡板,挡板两侧表面设有多个滚动轮,倾斜台下端两侧设有多个方形缺口,盛放凹槽下表面及一侧表面、倾斜台上表面设有多个球形凹槽,球形凹槽内设有球形滚珠,盛放凹槽另一侧表面下端设有长条凹槽,长条凹槽内表面设有多个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长条凹槽内下表面设有多个导向槽,长条凹槽内设有移动块,移动块下表面设有多个导向轮,导向轮下端位于导向槽中,移动块内表面与多个第一电动伸缩杆伸缩端外侧表面固定连接,移动块上表面设有推动机构,盛放凹槽内前侧表面设有小型凹槽,小型凹槽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内设有第一信号发射器。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块上表面一侧的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旋转端设有主动轮,移动块上表面另一侧设有固定轴承,固定轴承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端设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皮带进行连接,传动皮带外侧表面设有防滑纹,移动块前侧表面下端设有多个小型电动伸缩杆,小型电动伸缩杆伸缩端前侧表面设有防滑垫。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位于盛放凹槽一侧的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下表面设有齿轮槽,固定凹槽内下端两侧设有滑道,固定凹槽内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下端两侧设有滑轮,滑轮一端位于滑道内,滑动块下表面设有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旋转端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齿轮槽互相啮合,移动块上表面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端上表面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一侧设有检测杆,检测杆下表面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内设有第二信号发射器,检测杆一侧设有红外线测距仪,红外线测距仪内设有第三信号发射器。

所述红外线测距仪的信号发射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端处于同一高度。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盛放台上表面两侧的支撑台,支撑台上表面一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下表面两端分别与支撑台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支撑板上表面设有第一调节直线电机,第一调节直线电机伸缩端连接有移动台,移动台两侧下端设有单向轮落在支撑台上,移动台下表面一侧设有第二调节直线电机,移动台下表面两侧设有滑槽,滑槽下端设有连接台,连接台一端与第二调节直线电机伸缩端连接,连接台上表面两侧设有车轮,车轮上端位于滑槽内,连接台下表面四个角设有第三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下表面设有升降台,升降台下表面设有打磨电机,打磨电机旋转端下端设有打磨棒,打磨电机一侧设有吸尘机构。

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打磨电机一侧的抽风机,抽风机出风端连接有集尘盒,抽风机进风端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进风端位于打磨棒一侧。

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用电插孔、电容显示屏、信号接收器、plc系统。

所述控制器通过蓝牙信号与第一信号发射器、第二信号发射器、第三信号发射器通过蓝牙信号连接。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建筑工地用石材打磨装置,可将石材放置在倾斜台上,方形缺口可将工人的手放下,防止被压伤,通过球形滚珠和倾斜台便于将石材移动到高处,此装置可通过推动机构将石材移动后并固定位置,并且可通过检测杆检测石材的高度,并通过红外线测距仪检测前方是否存在毛刺,通过移动打磨机构对其进行打磨,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建筑工地用石材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建筑工地用石材打磨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进料固定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检测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打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控制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盛放台;2、控制器;3、盛放凹槽;4、方形开口;5、倾斜台;6、挡板;7、滚动轮;8、方形缺口;9、球形凹槽;10、球形滚珠;11、长条凹槽;12、圆形凹槽;13、第一电动伸缩杆;14、导向槽;15、移动块;16、导向轮;17、小型凹槽;18、第一压力传感器;19、第一信号发射器;20、第一旋转电机;21、主动轮;22、固定轴承;23、转动轴;24、从动轮;25、传动皮带;26、防滑纹;27、小型电动伸缩杆;28、防滑垫;29、固定凹槽;30、齿轮槽;31、滑道;32、滑动块;33、滑轮;34、第二旋转电机;35、主动齿轮;36、第二电动伸缩杆;37、固定板;38、检测杆;39、第二压力传感器;40、第二信号发射器;41、红外线测距仪;42、第三信号发射器;43、支撑台;44、支撑板;45、第一调节直线电机;46、移动台;47、单向轮;48、第二调节直线电机;49、滑槽;50、连接台;51、车轮;52、第三电动伸缩杆;53、升降台;54、打磨电机;55、打磨棒;56、抽风机;57、集尘盒;58、进风管;59、用电插孔;60、电容显示屏;61、信号接收器;62、plc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6所示。

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步、移动石材:由工作人员将石材抬到倾斜台5下端,工作人员将手放置在方形缺口8上,防止被压伤,工作人员将石材沿着倾斜台5向上方移动,并进入盛放凹槽3中,在此过程中,保障了工作人员在搬运时不受伤,并且斜着上升,省时省力,球形滚珠10可减小摩擦力;

第二步、固定石材;由控制器2控制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13伸长,通过传动皮带25将石材移动到盛放凹槽3内的另一个侧表面,启动第一旋转电机20,带动主动轮21转动,并通过从动轮24使传动皮带25转动,通过防滑纹26的摩擦力带动石材向内侧移动,并接触到第一压力传感器18上,将信号发送到控制器2上,由控制器2控制启动小型电动伸缩杆27伸长,将石材顶住,并通过防滑垫287防止石材滑动,关闭第一旋转电机20,在此过程中,将石材位置固定,防止在打磨过程中,出现意外;

第三步、检测:由控制器2控制启动第二旋转电机34,由其带动主动齿轮35转动,并通过与齿轮槽30的啮合,将滑动块32移动到固定凹槽29一侧,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36降低,使压力传感器39接触到石材上表面,对其定位,由红外线测距仪41检测石材上表面是否存在毛刺,若存在,其距离为多少,将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器2中,在此过程中,可检测石材上表面高度和毛刺为位置,便于精确定位;

第四步、打磨:由控制器2控制启动第一调节直线电机45,由其带动移动台46在支撑台43上方移动,启动第二调节直线电机48,由其带动连接台50在移动台46下方移动,将打磨电机54移动到检测到的毛刺上方,启动第三电动伸缩杆52伸长,将打磨棒55向下方移动,启动打磨电机54,对毛刺进行打磨,与此同时,启动抽风机56,将打磨的碎屑收集到集尘盒57中,当此处位置的毛刺打磨完毕后,将升降台53升起,由红外线测距仪41检测石材上表面存在的下一个毛刺,直到将其打磨完毕为止,在此过程中,精确定位,并且打磨棒较小,不会造成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