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锡铜带退火及冷却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5642发布日期:2018-12-11 20:3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镀锡铜带退火及冷却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锡铜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镀锡铜带退火及冷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焊带是在铜带表面涂覆锡铅焊料而成,所使用的设备为涂锡一体机。该工艺主要由铜丝轧制、退火、涂锡、收卷完成,最终包装得到成品光伏焊带。

铜丝经轧制后,内部会产生内应力,且表面硬度较高,需通过退火来消除内应力,降低屈服强度,最后完成镀锡。所选用的铜材为无氧紫铜Tu1级(Cu含量>99.97%),常规处理方法是在N2保护中退火,水冷暴露于大气中,该方法加工的铜带表面与空气接触易氧化,影响后续镀锡,严重影响了焊带的品质。改进的氮气保护冷却装置能有效降低铜带与大气中的氧的接触,减少氧化,另一方氮气吹扫也起到有效的降温措施。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024303 U公开了一种高速涂锡机用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风机、安装架、通带口,冷却箱等,装置中的八个吹风口左右各四个安装在冷却箱内部的两侧,由上到下依次排列。在冷却装置工作时,冷气从风机进入冷却管的入风口,再由冷却管的入风口流动至冷却管内的出风口,沿带材移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经出风口的出风口,沿带材移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经出风口的导气槽输出,经风刀吹匀的镀锡铜带沿着冷却管中的通带口由下而上竖直移动,使铜带表面的镀锡经多道风口后迅速冷却并保持薄锡覆层的厚度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后续铜带涂锡上锡率的镀锡铜带退火及冷却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镀锡铜带退火及冷却保护装置,包括用来输送光伏焊带的光伏焊带输送机构,所述光伏焊带输送机构通过封闭的氮气保护装置,所述氮气保护装置下端放置在冷却水箱中;所述氮气保护装置上端设置有氮气出口和氮气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焊带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氮气保护装置内的下退火轮和设置在氮气保护装置外的上退火轮、第二过轮和第一过轮,光伏焊带依次通过上退火轮、第二过轮、下退火轮和第一过轮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氮气保护装置内部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拉紧锁扣和下拉紧锁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轧制后的铜带由导轮送至该封闭状态的氮气保护装置中完成退火及冷却,有效降低铜带表面微孔氧化,提升镀锡质量;极大程度的减少铜带表面与大气中的氧的接触,降低铜带表面氧化风险,提高后续铜带涂锡的上锡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镀锡铜带退火及冷却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过轮,2为第二过轮,3为上退火轮,4为氮气出口,5为氮气入口,6为上拉紧锁扣,7为下拉紧锁扣,8为氮气保护装置,9为下退火轮,10为冷却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镀锡铜带退火及冷却保护装置,包括用来输送光伏焊带的光伏焊带输送机构,所述光伏焊带输送机构通过封闭的氮气保护装置8,所述氮气保护装置8下端放置在冷却水箱10中;所述氮气保护装置8上端设置有氮气出口4和氮气入口5。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焊带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氮气保护装置内的下退火轮9和设置在氮气保护装置外的上退火轮3、第二过轮2和第一过轮1,光伏焊带依次通过上退火轮3、第二过轮2、下退火轮9和第一过轮1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氮气保护装置8内部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拉紧锁扣6和下拉紧锁扣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将轧制后的铜带退火和冷却工序阶段放于氮气保护的密封环境中,起到减少铜带表面氧化,减少其他物理吸附物的附着。所诉退火冷却装置包含进气口、出去口及保护罩。铜带由上退火导轮送至该封闭装置中,经该装置完成退火及冷却,有效降低铜带表面微孔氧化,提升镀锡质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