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944发布日期:2018-09-07 23:1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件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专利一种环形铸件用浇注系统(申请号为201520240838.8),公开了一种环形铸件用浇注系统,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所述环形铸件用浇注系统,用于放置在环形铸件型腔的中部,包括直浇道,所述直浇道的下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内浇道,各内浇道上均设置有过滤器。本实用新型的环形铸件用浇注系统,既能够降低铸件废品率,又能够提高出品率,使得整个铸造系统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但是本实用新型每个铸型只能浇注一次,在批量生产铸件时,占地面积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多层、易分离和铸造效果好的铸件浇注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件浇注系统,以解决现有环形铸件效率低、铸造效果不理想和产品与浇注系统分离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铸件浇注系统,包括多层环形叠置层,所述浇注系统中部设有贯穿所述叠置层的直浇道,所述叠置层包括沿圆周方向设置的若干内浇道,所述内浇道上均设有冒口,所述冒口上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上连接有环形的产品型腔,所述产品型腔外侧设有产品砂模,所述过滤器与所述产品型腔之间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上设有环状V型凹槽,所述内浇道、所述冒口和所述过滤器均向所述浇注系统两侧倾斜。

优选的,所述直浇道顶部设有浇口杯,所述浇口杯内设有过滤片。

优选的,所述内浇道、所述冒口和所述过滤器均向所述浇注系统两侧倾斜10-60°。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的长度为10~200mm。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为泡沫陶瓷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孔隙密度为10~20ppi。

优选的,所述冒口为暗冒口或大气压力冒口。

优选的,每个所述叠置层上所述冒口首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实现。

2.本浇注系统包括多层环形折叠层,可同时浇注多个产品,提高生产效率。

3.金属液通过内浇道和过滤器均匀的流入产品型腔内,避免了产生渣孔、冷隔、缩松和缩孔等缺陷,提高铸造效果。

4.设有环状V型凹槽,在产品铸造好以后,可以从环状V型凹槽断裂分割。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叠置层,2.直浇道,21.浇口杯,22.过滤片,3.内浇道,4.冒口,5.过滤器,6.产品型腔,7.产品砂模,8.连接口,9.环状V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铸件浇注系统,包括多层环形叠置层1,浇注系统中部设有贯穿叠置层1的直浇道2,叠置层1包括沿圆周方向设置的若干内浇道3,内浇道3上均设有冒口4,冒口4上连接有过滤器5,过滤器5上连接有环形的产品型腔6,产品型腔6外侧设有产品砂模7,过滤器5与产品型腔6之间设有连接口8,连接口8上设有环状V型凹槽9,内浇道3、冒口4和过滤器5均向浇注系统两侧倾斜。

如图1-3所示,具体的,直浇道2顶部设有浇口杯21,浇口杯21内设有过滤片22,内浇道3、冒口4和过滤器5均向浇注系统两侧倾斜10-60°,连接口8的长度为10~200mm,过滤器5为泡沫陶瓷过滤器,过滤器5的孔隙密度为10~20ppi,冒口4为暗冒口或大气压力冒口,叠置层1上冒口4首尾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