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磨机的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4645发布日期:2018-10-12 23:4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磨机的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很多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产品送入到粗磨机中进行加工。现有技术中,产品在粗磨机中生产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取料,以将产品放入到工具箱内,导致人工成本较大,以及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磨机的出料机构,节省了人工成本,方便了对产品的收集,提高了出料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粗磨机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传送带、导向轨和储料盘;所述储料盘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储料仓,多个所述的储料仓绕储料盘的中心呈圆周均匀排列,所述储料盘的下表面连接有转台;所述导向轨架设于出料传送带和储料盘之间,并且导向轨的两端分别与出料传送带的出料端和储料仓对接。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的储料仓均由三个垂直于储料盘的限位杆围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导向轨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的宽度至出料端的宽度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出料端上具有水平导料板。

优选的,所述转台包括转环、固定座和伺服电机,所述转环转动安装于固定座内,所述伺服电机连接于固定座,并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环连接,驱动转环转动。

优选的,所述储料盘的下表面具有插柱,所述转环的上表面具有供插柱插接的插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产品从粗磨机出来后落入出料传送带上,出料传送带通过导向轨将产品送至储料盘的储料仓内进行堆叠,当产品叠满一个储料仓时,转台驱动储料盘转动,以将未堆叠有产品的储料仓替换满仓的储料仓,实现产品的继续出料以及存储,该过程中,既节省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产品的出料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粗磨机的出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粗磨机的出料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粗磨机的出料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粗磨机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传送带1、导向轨2和储料盘3;所述储料盘3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储料仓4,多个所述的储料仓4绕储料盘3的中心呈圆周均匀排列,所述储料盘3的下表面连接有转台5,通过转台5能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各种部件上,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所述导向轨2架设于出料传送带1和储料盘3之间,并且导向轨2的两端分别与出料传送带1的出料端和储料仓4对接,导向轨2对应出料传送带1的一端高于导向轨2对应储料仓4的一端,该设置能够实现产品在导向轨2上的自然下落,结构简单,且实用。

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的储料仓4均由三个垂直于储料盘3的限位杆围合而成,本实施例中,产品为圆形,因此产品在进入到储料仓4时,三根限位杆能对产品进行三面限位,而与导向轨2对应的一面可供产品进入,以将产品有效的送入到储料仓内4。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轨2具有进料端22和出料端23,所述进料端的宽度至出料端的宽度逐渐变小,该设置既能方便出料传送带1上的产品传入到导向轨2上,又能方便导向轨2内的产品进入到储料仓4内。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端上具有水平导料板21,当产品滑出导向轨2后,在导料板21的作用下,产品能够保持水平的状态落入储料仓4内,方便产品在储料仓4内的有效堆叠。

进一步的,所述转台5包括转环51、固定座52和伺服电机53,所述转环51转动安装于固定座52内,固定座52为环形结构,且固定座52的内壁上具有环形台阶,环形台阶上具有滚珠槽,滚珠槽内具有滚珠,因此转环51支撑于该滚珠上;所述伺服电机53连接于固定座52,并且伺服电机53的输出轴上具有齿槽一,转环51的内壁上具有齿槽二,齿槽一和齿槽二啮合,从而实现伺服电机53驱动转环51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盘3的下表面具有插柱,所述转环的上表面具有供插柱插接的插槽,该设置能够方便储料盘3与转台5之间的拆装,即当各个储料仓4内堆满产品时,将储料盘3卸下,以替换上未储产品的储料盘3,实现粗磨机的持续出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