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门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4639发布日期:2018-10-12 23:4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进、排气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门提升机。



背景技术:

气门提升机应用于发动机全长切断、气门盘外圆、气门锁夹槽、气门杆端面磨床和气门锥面磨床等多种气门磨床联线过程中气门提升的进料装置。但在生产发动机气门车间中,传统的气门提升机料架与提升机分离,需依靠人工挂件,费时、费力,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传统气门提升机采用一名员工全天候操作,这样企业需要很多员工,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气门提升机料架与提升机分离,需依靠人工挂件,费时、费力,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传统气门提升机采用一名员工全天候操作,这样企业需要很多员工,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气门提升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新型气门提升机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套装有同步轮;

所述机架的外侧焊接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安装有与同步轮相匹配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活动安装有气门提升组件;

所述机架的下端套接有上层限位组件,所述上层限位组件上安装有料架,所述料架的下端安装有出料口。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外侧卡装有提升机钣金件。

进一步,所述上层限位组件设置有回转气缸,所述回转气缸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背板;所述回转气缸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缓冲器。

进一步,所述气门提升组件设置有同连接板,所述同连接板的上端通过弹簧吊装有气门档杆,所述气门档杆的下端卡装有组件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通过用料架连接出料口和提升机,使加工好的气门能顺利传送到提升机,以便传输到下个磨床,进行下个工序。同时,在起始位置的提升机,需要更多的料架挂更多的气门,以减少工人频繁挂气门所需的时间;使用单双层料架,解决了上料及运料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气门提升机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气门提升机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气门提升机上层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气门提升机气门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提升机钣金件;3、料架;4、支架;5、电机;6、同步轮;7、直线导轨;8、气门提升组件;8-1、弹簧;8-2、同连接板;8-3、气门档杆;8-4、组件托架;9、同步带;10、上层限位组件;10-1、回转气缸;10-2、螺钉;10-3、缓冲器;10-4、气缸背板;1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新型气门提升机设置有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架4,所述机架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套装有同步轮6;

所述机架1的外侧焊接有直线导轨7,所述直线导轨7上安装有与同步轮6相匹配的同步带9,所述同步带9上活动安装有气门提升组件8;

所述机架1的下端套接有上层限位组件10,所述上层限位组件10上安装有料架3,所述料架3的下端安装有出料口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机架1的外侧卡装有提升机钣金件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上层限位组件10设置有回转气缸10-1,所述回转气缸10-1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背板10-4;所述回转气缸10-1的前端通过螺钉10-2固定安装有缓冲器10-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气门提升组件8设置有同连接板8-2,所述同连接板8-2的上端通过弹簧8-1吊装有气门档杆8-3,所述气门档杆8-3的下端卡装有组件托架8-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新型连接板8-2通过螺栓固定在同步带9上,所述连接板8-2前部通过弹簧8-1固定组件托架8-4上部的气门档杆8-3,通过电机5带动同步轮6转动,从而带动同步带9上的气门提升组件8运转;气门提升组件8靠近出料口11时,上层限位组件10的回转气缸10-1将气门档杆8-3带入料架3中,通过用料架3连接出料口11和提升机,使加工好的气门档杆8-3能顺利传送到提升机,以便传输到下个磨床,进行下个工序。同时,在起始位置的提升机,需要更多的料架3挂更多的气门,以减少工人频繁挂气门所需的时间;料架3采用双层架体或单层架体,解决了上料及运料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