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铁硼废料回收过程原料焙烧高效率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6017发布日期:2018-11-13 19:3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钕铁硼废料回收过程原料焙烧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钕铁硼废料回收过程原料焙烧高效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元素被广泛用于功能材料的制造,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有人认为随着稀土元素的不断开发利用,将会在全球范围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早期由于稀土元素分离提纯生产和应用水平低下,稀土元素只被作为工业“味精”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稀土元素已被大量用来制造高技术材料,如“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储氢合金粉”等等。由于稀土元素被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不可再生的宝贵稀土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就成为稀土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对钕铁硼废料的回收过程中,要进行焙烧的工艺过程,焙烧的目的是将钕铁硼废料中的铁和稀土元素氧化成Fe2O3和稀土氧化物,减少在其后的优溶工序中铁的浸出。

焙烧过程是将钕铁硼废料按一定时间间隔投入内热式自燃焙烧窑内进行焙烧。现有焙烧过程存在需要人工加入钕铁硼废料,不能实现自动化,效率低下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焙烧过程中需要人工加料、不能实现自动化、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完成加料、避免污染周围环境、效率高的钕铁硼废料回收过程原料焙烧高效率上料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钕铁硼废料回收过程原料焙烧高效率上料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料斗、电机Ⅰ、主动轮、压力传感器板、废料槽、电机Ⅱ、传送带、从动轮、焙烧窑、入料口、风扇、出料管、螺旋叶片、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的一端连接有电机Ⅰ,所述输送轨道的另一端下方连接有出料管,在靠近电机Ⅰ一侧的输送轨道上连接有料斗,所述输送轨道内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一端与电机Ⅰ连接,所述出料管下方靠近电机Ⅰ的一侧设有主动轮,所述出料管下方的另一侧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一侧设有电机Ⅱ,所述传送带绕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所述传送带设有废料槽,所述废料槽的槽底设有压力传感器板,所述从动轮一侧的下方设有焙烧窑,所述焙烧窑靠近从动轮一侧的上方连接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正上方设有风扇。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设有2-10个废料槽。

优选地,所述电机Ⅱ为步进电机。

优选地,所述电机Ⅰ为伺服电机。

工作原理:料斗内放有钕铁硼废料,控制系统控制电机Ⅰ工作,电机Ⅰ带动螺旋叶片旋转,从而料斗落入输送轨道的钕铁硼废料被输送到出料管,钕铁硼废料从出料管落入废料槽中,废料槽中压力传感器板检测其中的废料重量,当压力传感器板检测的重量到达预设的重量,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机Ⅰ停止工作,钕铁硼废料不再从出料管落下。然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机Ⅱ工作,传送带开始转动,从而废料槽中的钕铁硼废料落入入料口,最后进入焙烧窑,传送带上的另一个废料槽运动到出料管的正下方时,传送带停止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再次对废料槽加料。在钕铁硼废料落入入料口的过程,控制系统控制风扇工作,将被扬起的颗粒灰尘吹进入料口,防止污染周围环境。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两次加料的时间间隔。

所述传送带设有2-10个废料槽,可以减小电机Ⅱ的工作周期,避免电力的浪费。

所述电机Ⅱ为步进电机,更适合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传送带工作方式。

所述电机Ⅰ为伺服电机,可以精确控制螺旋叶片的工作,从而可以精确控制加入废料槽的钕铁硼废料的量。

所述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板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再做详细解释。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焙烧过程中需要人工加料、不能实现自动化、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可以自动完成加料、避免污染周围环境、效率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料斗,2-电机Ⅰ,3-主动轮,4-压力传感器板,5-废料槽,6-电机Ⅱ,7-传送带,8-从动轮,9-焙烧窑,10-入料口,11-风扇,12-出料管,13-螺旋叶片,14-输送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钕铁硼废料回收过程原料焙烧高效率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系统、料斗1、电机Ⅰ2、主动轮3、压力传感器板4、废料槽5、电机Ⅱ6、传送带7、从动轮8、焙烧窑9、入料口10、风扇11、出料管12、螺旋叶片13、输送轨道14,所述输送轨道14的一端连接有电机Ⅰ2,所述输送轨道14的另一端下方连接有出料管12,在靠近电机Ⅰ2一侧的输送轨道14上连接有料斗1,所述输送轨道14内设有螺旋叶片13,所述螺旋叶片13一端与电机Ⅰ2连接,所述出料管12下方靠近电机Ⅰ2的一侧设有主动轮3,所述出料管12下方的另一侧设有从动轮8,所述主动轮3的一侧设有电机Ⅱ6,所述传送带7绕在主动轮3与从动轮8上,所述传送带7设有废料槽5,所述废料槽5的槽底设有压力传感器板4,所述从动轮8一侧的下方设有焙烧窑9,所述焙烧窑9靠近从动轮8一侧的上方连接有入料口10,所述入料口10的正上方设有风扇11。

所述传送带7设有2个废料槽5。

所述电机Ⅱ6为步进电机。

料斗1内放有钕铁硼废料,控制系统控制电机Ⅰ2工作,电机Ⅰ2带动螺旋叶片13旋转,从而料斗1落入输送轨道14的钕铁硼废料被输送到出料管12,钕铁硼废料从出料管12落入废料槽5中,废料槽5中压力传感器板4检测其中的废料重量,当压力传感器板4检测的重量到达预设的重量,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机Ⅰ2停止工作,钕铁硼废料不再从出料管12落下。然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机Ⅱ6工作,传送带7开始转动,从而废料槽5中的钕铁硼废料落入入料口10,最后进入焙烧窑9,传送带7上的另一个废料槽5运动到出料管12的正下方时,传送带7停止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再次对废料槽5加料。在钕铁硼废料落入入料口10的过程,控制系统控制风扇11工作,将被扬起的颗粒灰尘吹进入料口10,防止污染周围环境。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两次加料的时间间隔。

所述传送带7设有2个废料槽5,可以减小电机Ⅱ6的工作周期,避免电力的浪费。

所述电机Ⅱ6为步进电机,更适合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传送带7工作方式。

实施例2

一种钕铁硼废料回收过程原料焙烧高效率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系统、料斗1、电机Ⅰ2、主动轮3、压力传感器板4、废料槽5、电机Ⅱ6、传送带7、从动轮8、焙烧窑9、入料口10、风扇11、出料管12、螺旋叶片13、输送轨道14,所述输送轨道14的一端连接有电机Ⅰ2,所述输送轨道14的另一端下方连接有出料管12,在靠近电机Ⅰ2一侧的输送轨道14上连接有料斗1,所述输送轨道14内设有螺旋叶片13,所述螺旋叶片13一端与电机Ⅰ2连接,所述出料管12下方靠近电机Ⅰ2的一侧设有主动轮3,所述出料管12下方的另一侧设有从动轮8,所述主动轮3的一侧设有电机Ⅱ6,所述传送带7绕在主动轮3与从动轮8上,所述传送带7设有废料槽5,所述废料槽5的槽底设有压力传感器板4,所述从动轮8一侧的下方设有焙烧窑9,所述焙烧窑9靠近从动轮8一侧的上方连接有入料口10,所述入料口10的正上方设有风扇11。

所述传送带7设有10个废料槽5。

所述电机Ⅰ2为伺服电机。

料斗1内放有钕铁硼废料,控制系统控制电机Ⅰ2工作,电机Ⅰ2带动螺旋叶片13旋转,从而料斗1落入输送轨道14的钕铁硼废料被输送到出料管12,钕铁硼废料从出料管12落入废料槽5中,废料槽5中压力传感器板4检测其中的废料重量,当压力传感器板4检测的重量到达预设的重量,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机Ⅰ2停止工作,钕铁硼废料不再从出料管12落下。然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机Ⅱ6工作,传送带7开始转动,从而废料槽5中的钕铁硼废料落入入料口10,最后进入焙烧窑9,传送带7上的另一个废料槽5运动到出料管12的正下方时,传送带7停止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再次对废料槽5加料。在钕铁硼废料落入入料口10的过程,控制系统控制风扇11工作,将被扬起的颗粒灰尘吹进入料口10,防止污染周围环境。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两次加料的时间间隔。

所述传送带7设有10个废料槽5,可以减小电机Ⅱ6的工作周期,避免电力的浪费。

所述电机Ⅰ2为伺服电机,可以精确控制螺旋叶片13的工作,从而可以精确控制加入废料槽5的钕铁硼废料的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