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布料溜槽及高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0504发布日期:2019-01-15 23:3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布料溜槽及高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布料溜槽及高炉。



背景技术:

炼铁高炉生产时,炼铁产生的高温气体向上冲击高炉布料溜槽更换孔盖,造成其灌注的材料损坏。当材料损坏后,热量传导到高炉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引起高炉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因热量不均产生变形,进而造成高炉煤气泄漏。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出现泄漏后粉尘冲涮泄漏点迅速扩大,泄漏会越来越严重,煤气泄漏会影响高炉生产,对泄漏进行封堵也非常危险。

现有技术中的布料溜槽更换孔盖产生热形变后,造成高炉煤气泄漏,严重影响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布料溜槽及高炉,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布料溜槽更换孔盖产生热形变后,造成高炉煤气泄漏,严重影响生产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包括:更换孔盖本体,设置在所述更换孔盖本体外表面的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更换孔盖本体之间形成封闭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壳体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进口管与出口管。

作为优选,所述进口管设置在所述散热壳体的水平位置较低的端部,所述出口管设置在所述散热壳体的水平位置较高的另一端部;

所述进口管向所述散热通道送入冷却介质,所述出口管将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所述散热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介质为水。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壳体包括:槽钢及两块堵板,其中:

所述槽钢反扣焊接固定在所述更换孔盖本体的外表面;

所述两块堵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槽钢的两端敞口上;

所述槽钢、所述堵板及所述更换孔盖本体合围的封闭空间为所述散热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槽钢在水平位置较低的端部开设进口孔,所述进口孔靠近水平位置较低的端部的所述堵板;

所述进口管为钢管,焊接固定在所述进口孔上;

所述槽钢在水平位置较高的端部开设出口孔,所述出口孔靠近水平位置较高的端部的所述堵板;

所述出口管为钢管,焊接固定在所述出口孔上。

作为优选,所述槽钢为冷弯等边槽钢或热轧等边槽钢;

所述散热壳体设置成弯折形状结构或回环形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半圆钢管及两块端板,其中:

所述半圆钢管反扣焊接固定在所述更换孔盖本体的外表面;

所述两块端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半圆钢管的两端敞口上;

所述半圆钢管、所述端板及所述更换孔盖本体合围的封闭空间为所述散热通道。

作为优选,还包括:检查孔盖、若干吊耳、耐火材料及若干锚沟,其中:

所述检查孔盖固定在所述更换孔盖本体的外表面的检查孔上;

所述吊耳固定在所述更换孔盖本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锚沟固定在所述更换孔盖本体的内表面上;

所述耐火材料通过所述锚沟固定在所述更换孔盖本体的内侧的格子孔中。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布料溜槽,所述布料溜槽包括所述布料溜槽更换孔盖。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高炉,所述高炉包括:所述布料溜槽,还包括冷却水循环组件,其中:

所述冷却水循环组件中的供水部件与所述进口管连接,将冷却水送入所述散热通道;

所述冷却水循环组件中的回水部件与所述出口管连接,使所述散热通道内的热交换后的所述冷却水排出到所述回水部件中。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在更换孔盖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散热壳体,使散热壳体与更换孔盖本体之间形成封闭的散热通道,散热壳体设置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口管与出口管,通过进口管送入冷却介质,通过出口管排出冷却介质,使整个散热通道中的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介质在循环过程中带走更换孔盖本体的热量,避免更换孔盖本体产生热形变。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布料溜槽更换孔盖产生热形变后造成高炉煤气泄漏,严重影响生产安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防止布料溜槽更换孔盖产生热变形,避免煤气泄漏安全事故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料溜槽更换孔盖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料溜槽更换孔盖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进口管、槽钢、堵板与更换孔盖本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检查孔盖、2更换孔盖本体、3吊耳、4槽钢、5出口管、6进口管、7锚沟、8耐火材料、9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布料溜槽及高炉,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布料溜槽更换孔盖产生热形变后,造成高炉煤气泄漏,严重影响生产安全的技术问题,通过在更换孔盖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散热壳体,使散热壳体与更换孔盖本体之间形成封闭的散热通道,散热壳体设置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口管与出口管,通过进口管送入冷却介质,通过出口管排出冷却介质,使整个散热通道中的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介质在循环过程中带走更换孔盖本体的热量,实现了防止布料溜槽更换孔盖产生热变形,避免煤气泄漏安全事故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和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包括:更换孔盖本体2,设置在更换孔盖本体2外表面的散热壳体,散热壳体与更换孔盖本体2之间形成封闭的散热通道,散热壳体设置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口管6与出口管5。

进一步的,进口管6设置在散热壳体的水平位置较低的端部,出口管5设置在散热壳体的水平位置较高的另一端部,进口管6向散热通道送入冷却介质,出口管5将冷却介质排出散热通道,这样保证送入的冷却介质能充满整个散热通道,并在散热通道内循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冷却介质为水。

其中,冷却水在整个散热通道中的循环,能有效带走更换孔盖本体2的热量,避免更换孔盖本体2产生热形变,避免煤气泄漏安全事故。该布料溜槽更换孔盖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在工业上大量实施。

参见附图2和3,作为一种优选的散热壳体结构,散热壳体包括:槽钢4及两块堵板9,其中:槽钢4反扣焊接固定在更换孔盖本体2的外表面;两块堵板9分别焊接固定在槽钢4的两端敞口上;槽钢4、堵板9及更换孔盖本体2合围的封闭空间为散热通道。

其中,槽钢4在水平位置较低的端部开设进口孔,进口孔靠近水平位置较低的端部的堵板9;进口管6为钢管,焊接固定在进口孔上;槽钢4在水平位置较高的端部开设出口孔,出口孔靠近水平位置较高的端部的堵板9;出口管5为钢管,焊接固定在出口孔上,保证冷却水能充满整个散热通道,即保证了与更换孔盖本体2接触的换热面积尽可能多。槽钢4为冷弯等边槽钢或热轧等边槽钢;散热壳体设置成弯折形状结构或回环形状结构,上述形状能增大与更换孔盖本体2接触的换热面积。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散热壳体结构,散热壳体包括:半圆钢管及两块端板,其中:半圆钢管反扣焊接固定在更换孔盖本体2的外表面;两块端板分别焊接固定在半圆钢管的两端敞口上;半圆钢管、端板及更换孔盖本体2合围的封闭空间为散热通道。散热壳体设置成弯折形状结构或回环形状结构,保证与更换孔盖本体2接触的换热面积足够大,当散热壳体设置成弯折形状结构时,散热壳体转弯位置的两根半圆钢管通过半圆弯头连接。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和2,该布料溜槽更换孔盖还包括:检查孔盖1、若干吊耳3、耐火材料8及若干锚沟7,其中:检查孔盖1固定在更换孔盖本体2的外表面的检查孔上;吊耳3固定在更换孔盖本体2的外表面上;锚沟7固定在更换孔盖本体2的内表面上;耐火材料8填充在更换孔盖本体2的内侧的格子孔中,并通过锚沟7固定,锚沟7防止耐火材料8从内测格子孔中脱落。

实施例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布料溜槽,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布料溜槽更换孔盖,该布料溜槽更换孔盖可拆卸的连接在布料溜槽本体上,进行更换时,将钢丝绳挂在吊耳3上,用起重设备将布料溜槽更换孔盖搬运到安装位置后,先在四个定位孔中插入定位销,然后在其余开口孔塞入销轴,并用楔铁紧固或用螺栓紧固销轴。

实施例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高炉,该高炉包括:实施例二中的布料溜槽,还包括冷却水循环组件,其中:冷却水循环组件中的供水部件与进口管6连接,将冷却水送入散热通道;冷却水循环组件中的回水部件与出口管5连接,使散热通道内的热交换后的冷却水排出到回水部件中。通过供水部件与回水部件使冷却水对布料溜槽更换孔盖进行冷却,防止其产生热变并由此造成煤气泄漏事故,保障布料溜槽的气密性,保障整个高炉的生产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