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收铜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3887发布日期:2018-12-07 23:1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回收铜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资源回收利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回收铜的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和电子产品销量的大幅增加,报废量也逐年上升,这些淘汰的产品中含有大量的ABS塑料电镀件,相对于普通塑料,这些电镀件中还含有大量的金属,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对资料也较为浪费。因此,实现对ABS塑料电镀件的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现有技术中,ABS塑料电镀件通常通过以盐酸与过氧化氢配合构成的退镀复合液进行退镀回收ABS塑料,进而通过将退镀液进行电解以回收铜,而目前通常是通过压滤机以压滤的方式将铜与退镀液进行分离,最后实现对铜的回收。

由于铜的重量较大,在液体中比较容易发生沉降,通过管道将混合液导入压滤机内的过程中,管道容易被沉降的铜所堵塞,在管道的转弯处尤为明显,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回收铜的固液分离装置,该固液分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使管道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回收铜的固液分离装置,依次包括料桶、抽滤槽、与抽滤槽管道连接的废液桶和对废液桶提供负压的真空机组,所述料桶设有出口管,所述出口管的出口位于抽滤槽的上方,所述抽滤槽内铺设有滤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铜颗粒的反应液从料桶中通过重力由出口管流入抽滤槽中的滤布中,真空机组对废液桶提供负压,从而将抽滤槽中的液体抽入废液桶中,铜颗粒则留在抽滤槽中的滤布内从而实现铜颗粒的分离以便于回收,与压滤的方式相比,该技术方案大大缩短了铜颗粒在管道内的流动距离,有效解决了管道易被铜颗粒所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口管呈倾斜设置,与料桶相连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设置的出口管,易使铜颗粒沉积在管道中,即便不会堵塞也容易导致出液量下降;倾斜设置的出口管具有导流的作用,使得通颗粒通过重量随液体流至抽滤槽内,从而不易沉积在管道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滤槽的槽口边缘设有槽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布边缘可挂于槽沿上,便于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滤槽下方设有防溢槽,所述防溢槽的侧壁连通有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抽滤槽中的液体溢出时,防溢槽可防止液体流至地面并通过排水管对溢出的液体进行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滤槽通过抽滤管与废液桶顶端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与废液桶侧面相连,所述抽滤槽通过抽滤管与废液桶顶端相连,提高了桶内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液桶外侧设有与废液桶内部相连通的水位管,所述水位管使用透明材料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废液桶体积大且内部负压较大,为保证废液桶的强度并考虑到成本,废液桶采用较厚的塑料制作,因此工作人员难以直接观察到废液桶内的水量,水位管的设置则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非常直观地观察废液桶中的水位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液桶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所述废液桶顶端设有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上设有平衡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排水时,打开平衡阀,使废液桶中的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平衡,再打开排液阀,即可快速排出废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液管呈倾斜设置,与废液桶相近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排液管垂直设置,废液流出速度过快而易溅出,而倾斜设置的出口管可使废液流速适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含铜颗粒的反应液从料桶中通过重力由出口管流入抽滤槽中的滤布中,真空机组对废液桶提供负压,从而将抽滤槽中的液体抽入废液桶中,铜颗粒则留在抽滤槽中的滤布内从而实现铜颗粒的分离以便于回收,与压滤的方式相比,该技术方案大大缩短了铜颗粒在管道内的流动距离,有效解决了管道易被铜颗粒所堵塞的问题;

2. 当抽滤槽中的液体溢出时,防溢槽可防止液体流至地面并通过排水管对溢出的液体进行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去除滤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废液桶和真空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料桶;11、出口管;111、出口阀;2、抽滤槽;21、槽沿;22、抽滤管;221、抽滤阀;23、防溢槽;231、排水管;3、废液桶;31、支撑柱;311、支撑筋;32、排液管;321、排液阀;33、水位管;34、真空管;341、真空阀;35、气压平衡管; 351、平衡阀;4、真空机组;41、水喷射真空泵;42、缓冲罐;43、水箱;44、离心泵;45、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回收铜的固液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依次包括料桶1、抽滤槽2、与抽滤槽2管道连接的废液桶3和对废液桶3提供负压的真空机组4。

料桶1固定连接于具有一定高度的平台上,料桶1的侧壁下端连通有呈倾斜设置的出口管11,该出口管11与料桶1相连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出口管11上设有出口阀111。抽滤槽2位于出口管11的出口下方,出口阀111开启后,含铜颗粒的反应液从料桶1中通过重力由出口管11流入抽滤槽2中。

抽滤槽2的槽口边缘设有槽沿21,开始抽滤前,技术人员先在抽滤槽2中铺设滤布,滤布边缘可挂于槽沿21上,便于固定。该滤布可供液体通过,而铜颗粒无法通过滤布。抽滤槽2的一侧连通有抽滤管22,抽滤管22将抽滤槽2与废液桶3连通。抽滤槽2下方设有防溢槽23,抽滤槽2放置于防溢槽23内,防溢槽23的高度低于抽滤槽2的高度,当抽滤槽2中的废液溢出时,防溢槽23可防止废液流至地面并进行收集,防溢槽23的一侧设有排水管231,可将废液集中收集排放。

结合图1、图2,废液桶3底部设有若干高度相同的支撑柱31,支撑柱31两侧设有提高其支撑强度的支撑筋311,废液桶3底部还设有呈倾斜设置的排液管32,排液管32与废液桶3相连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排液管32上设有排液阀321。支撑柱31抬高废液桶3,为排液管32的设置提供空间,便于废液全部排空。

由于废液桶3体积大,内部负压高,为保证桶壁具有一定的强度,废液桶3采用较厚的塑料制作,因此不便观察废液桶3内部水位高度,难以判断排水时间。废液桶3侧壁外设有竖直的水位管33,水位管33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水位管33的下端与废液桶3侧壁下端相连通,上端与废液桶3的圆顶部下端相连通,水位管33上端与废液桶3内部上方气压相同,因此水位管33中液面的高度也会与废液桶3中的液面高度相同,技术人员通过观察水位管33中的水位高度即可得知废液桶3中水位高度,便于及时排出废液。

废液桶3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真空机组4相连的真空管34以及用于平衡废液桶3内气压的气压平衡管35。抽滤管22上设有抽滤阀221,真空泵上设有真空阀341,气压平衡管35上设有平衡阀351。当技术人员观察到水位过高,需要排水时,首先关闭真空阀341和抽滤阀221,再打开平衡阀351,使废液桶3中的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平衡,再打开排液阀321,此时废液才可排出。

真空机组4主要包括水喷射真空泵41、缓冲罐42、水箱43、离心泵44和止回阀45。水箱43上设有开口,便于添加水以及观察水量。缓冲罐42固定于水箱43一侧,缓冲罐42上设有与废液桶3相连的真空管34,缓冲罐42用于缓冲真空机组4中的压力波动,使真空机组4工作更为平稳。水箱43一侧于缓冲罐42下方固定有离心泵44,离心泵44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水箱43上方设有水喷射真空泵41,水喷射真空泵41的两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水箱43和离心泵44连接,水喷射真空泵41侧面还通过管道连接有止回阀45,止回阀45的另一端与缓冲罐42通过管道相连,止回阀45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于防止介质倒流。该真空机组4通过水喷射真空泵41的高速射流来抽除缓冲罐42中的气体以获得真空。

使用过程:

开始抽滤前,先在抽滤槽2中放置滤布,将真空机组4中的水箱43灌满水,保证平衡阀351与排液阀321处于关闭状态,真空阀341、抽滤阀221和出口阀111处于开启状态,再开启离心泵44。含铜颗粒的反应液从料桶1中由出口管11流入抽滤槽2中的滤布中,真空机组4通过水喷射真空泵41的高速射流来抽除缓冲罐42中的气体以获得真空,此时与缓冲罐42相连的废液桶3内部上方处于真空状态,与抽滤槽2上方的大气压产生压力差,从而将抽滤槽2中的水抽入废液桶3中,铜颗粒则留在抽滤槽2中的滤布内,可直接回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