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及放残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792发布日期:2019-02-01 19:55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及放残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及放残铁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高炉均采用储铁式主沟,在储铁式主沟通铁量达到一定铁量时,需要放净主沟内残铁对主沟进行修理、维护,一般情况下都会设计浇筑固定式残铁沟,使铁水顺利流入鱼雷罐内或经过摆动流嘴进入鱼雷罐内。在以往高炉放残铁的过程中,因为出铁场场地限制,残铁沟角度及长度已固定,放残铁时,存在铁水不能全部进入鱼雷罐内,对出铁场、铁道及鱼雷罐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及放残铁装置,使储铁式主沟内残铁完全进入鱼雷罐内,避免残铁对出铁场和铁道及鱼雷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残铁溜嘴呈筒状,包括:一体成型的铁水入口段、漏斗段和铁水出口段;所述铁水入口段的上端开设有与残铁沟沟头对接的对接口,铁水入口段的下端与所述漏斗段的大端相连接,漏斗段的小端与所述铁水出口段的上端相连接,铁水出口段的下端正对鱼雷罐罐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中,所述铁水入口段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吊装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中,残铁溜嘴采用双层钢板制成,两层钢板间浇筑耐火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中,所述铁水出口段的下端离鱼雷罐罐口300mm-50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装置,包括:天车、钢丝绳和残铁溜嘴;所述残铁溜嘴呈筒状,包括:一体成型的铁水入口段、漏斗段和铁水出口段;所述铁水入口段的上端开设有与残铁沟沟头对接的对接口,铁水入口段的下端与所述漏斗段的大端相连接,漏斗段的小端与所述铁水出口段的上端相连接,铁水出口段的下端正对鱼雷罐罐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高炉主沟放残铁装置中,所述铁水入口段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吊装环,钢丝绳一端悬挂在天车上另一端连接吊装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高炉主沟放残铁装置中,残铁溜嘴采用双层钢板制成,两层钢板间浇筑耐火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高炉主沟放残铁装置中,所述铁水出口段的下端离鱼雷罐罐口300mm-50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可移动式的残铁溜嘴及放残铁装置,利用漏斗原理将主沟内残铁铁水顺利流入鱼雷罐,解决了在放残铁的过程中铁水溢流,对出铁场、铁道及鱼雷罐造成的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溜嘴,其呈筒状,包括:一体成型的铁水入口段11、漏斗段12和铁水出口段13;所述铁水入口段11的上端开设有与残铁沟沟头4对接的对接口14,铁水入口段11的下端与所述漏斗段12的大端相连接,漏斗段12的小端与所述铁水出口段13的上端相连接,铁水出口段13的下端正对鱼雷罐5的罐口。

所述铁水入口段11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吊装环15。使用时铁水出口段13的下端离鱼雷罐5的罐口300mm-500mm。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主沟放残铁装置,包括:天车2、钢丝绳3和残铁溜嘴1。所述残铁溜嘴1呈筒状,包括:一体成型的铁水入口段11、漏斗段12和铁水出口段13。所述铁水入口段11的上端开设有与残铁沟沟头对接的对接口14,铁水入口段11的下端与所述漏斗段12的大端相连接,漏斗段12的小端与所述铁水出口段13的上端相连接,铁水出口段13的下端正对鱼雷罐5的罐口。

所述铁水入口段11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吊装环15,钢丝绳3一端悬挂在天车2上另一端连接吊装环15。

在放主沟残铁时,将残铁溜嘴1通过钢丝绳3悬挂在天车2上,调整好残铁溜嘴1摆放的高度及平面位置,使残铁溜嘴1的对接口14位置正对残铁沟沟头4,对接口14之外的三面的钢板必须高于出铁场平台。残铁溜嘴1的铁水出口段13的下端离鱼雷罐5的罐口300mm-500mm。利用漏斗原理将主沟内残铁铁水顺利流入鱼雷罐。其残铁溜嘴1采用双层钢板及两层钢板间浇筑耐火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