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2167发布日期:2019-01-15 23:5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辊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辊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轧辊是轧钢生产中的重要治会设备,也是主要消耗设备之一,轧辊消耗約为轧钢生产成本的5-15%:为了改善轧辊质量,降降低轧辊生产成本,现有国内外轧辊企业普遍采用离心铸造的方式进行轧辊生产。轧辊质量不仅关系到轧钢生产成本和轧机生产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影响轧材的质量:随着轧辊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轧辊的耐性、度和初性均得到了较大提高。现有的轧辊浇注装置浇注时,由于下辊颈过热度高,上下温差较大,因此下部凝固过慢,易出现缩松现象,另外,铁水在轧辊铸造模具内旋转速度较慢,易出现夹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辊浇注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铁水进入速度快,减小上下温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轧辊浇注装置,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上方两侧分别设有轧辊铸造模具和采用底注式浇注的浇注砂型,所述轧辊铸造模具包括下辊颈砂箱、位于下辊颈砂箱上方的辊身箱和位于辊身箱上方的冒口砂箱,所述冒口砂箱、辊身箱和下辊颈砂箱中间形成轧辊形空腔,所述轧辊铸造模具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为梯形结构且位于底座箱中,所述底座箱两侧外部分别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外部设有分别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水口分别连接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另一端分别伸进冷却水箱中,所述水泵出水口分别连接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从上到下穿过冒口砂箱、辊身箱和下辊颈砂箱的侧壁与轧辊形空腔之间,且从底座箱侧壁伸出并伸入冷却水箱中,所述浇注砂型包括竖浇道和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位于底座箱内部,且一端与竖浇道相连,另一端伸进进料口,所述横浇道位于进料口一端低于连接竖浇道的一端,所述竖浇道顶端设有浇注漏斗,所述竖浇道内部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长度小于竖浇道长度。

作为改进:所述水泵为压力泵。

作为改进:所述螺旋叶片位于竖浇道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底座箱两侧外部分别设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外部设有分别设有水泵,水泵进水口分别连接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另一端分别伸进冷却水箱中,水泵出水口分别连接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另一端从上到下穿过下冒口砂箱、辊身箱和下辊颈砂箱的侧壁与轧辊形空腔之间,且从底座箱侧壁伸出并伸入冷却水箱中,在浇注时,水泵将冷却水送到冒口砂箱、辊身箱和下辊颈砂箱的侧壁与轧辊形空腔之间,并循环流动,这样,可以加快冷却速度,且减小上下的温差,避免缩松现象的出现,竖浇道内设有螺旋叶片,增加从浇注漏斗下来的铁水流动速度,和进入轧辊铸造模具后的旋转速度,另外横浇道位于进料口一端低于连接竖浇道的一端,进一步增加铁水的流动和旋转速度,减少出现夹渣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轧辊浇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底座箱、2-轧辊铸造模具、21-下辊颈砂箱、22-辊身箱、23-冒口砂箱、24-轧辊形空腔、3-浇注砂型、31-竖浇道、32-横浇道、311-浇注漏斗、312-螺旋叶片、4-进料口、5-冷却水箱、6-水泵、7-进水管、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轧辊浇注装置,包括:底座箱1、所述底座箱1上方两侧分别设有轧辊铸造模具2和采用底注式浇注的浇注砂型3,所述轧辊铸造模具2包括下辊颈砂箱21、位于下辊颈砂箱21上方的辊身箱22和位于辊身箱22上方的冒口砂箱23,所述冒口砂箱23、辊身箱22和下辊颈砂箱21中间形成轧辊形空腔24,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铸造模具2底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为梯形结构且位于底座箱1中,所述底座箱1两侧外部分别设有冷却水箱5,所述冷却水箱5外部设有分别设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进水口分别连接设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另一端分别伸进冷却水箱5中,所述水泵6出水口分别连接设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另一端从上到下穿过冒口砂箱23、辊身箱22和下辊颈砂箱21的侧壁与轧辊形空腔24之间,且从底座箱1侧壁伸出并伸入冷却水箱5中,所述浇注砂型3包括竖浇道31和横浇道32,所述横浇道32位于底座箱1内部,且一端与竖浇道31相连,另一端伸进进料口4,所述横浇道32位于进料口4一端低于连接竖浇道31的一端,所述竖浇道31顶端设有浇注漏斗311,所述竖浇道31内部设有螺旋叶片312,所述螺旋叶片312长度小于竖浇道31长度。

所述水泵6为压力泵。

所述螺旋叶片312位于竖浇道31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再具体实施时,铁水从浇注漏斗311进入竖浇道31中,经过螺旋叶片312将铁水增速和增加旋转速率,然后进入到横浇道32中,由于横浇道32向下倾斜,所以进一步增加铁水的速度,然后从进料口4进入轧辊形空腔24,液面达到适当高度时,打开水泵6,将冷却水在冒口砂箱21、辊身箱22和下辊颈砂箱23的侧壁与轧辊形空腔之间,循环流动,一方面加快冷却,一方面使得轧辊形空腔24内上下温差缩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