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火炉的挡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0716发布日期:2019-04-20 02:3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火炉的挡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火炉的挡烟装置。



背景技术:

回火炉供一般金属机件在空气中进行回火以及铝合金压铸件、活塞、铝板等轻合金机件淬火、退火、时效热处理之用;经过油介质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粘附有大量的淬火油,在随后进行回火时,因回火炉内的加热温度不足以达到淬火油的燃烧温度,所以工件进入炉膛加热时,表面粘附的淬火油受热快速汽化,产生大量的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并危害工人健康。

授权公告号为CN2052756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敞开式淬火废气收集装置,包括置于地基上的或基础设施上的支架,与支架连接的驱动部件,所述护罩通过铰轴与支架连接,驱动机构与护罩铰接,压缩空气管道的一端安装于护罩上。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述装置简单地将工件回火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聚拢收集,再经过烟气净化装置收集烟气,烟气上含有的热量在收集过程中溢散在空气中,烟气上含有的余热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火炉的挡烟装置,其解决了烟气含有的余热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具有节约烟气上的热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回火炉的挡烟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运输工件的运输带,所述机架上沿运输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外壁的定位杆、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导流罩,所述炉体靠近所述导流罩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定位杆上沿长度方向并排转动连接有多个挡烟板,所述挡烟板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运输带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运输带将工件经所述出料口及所述挡烟板输送出所述炉体。

采用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件在回火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被挡烟板阻挡在炉体内,对炉体内部进行保温,运输带上的工件迫使挡烟板转动,工件被运输带经出料口运输出炉体,工件上残余的烟气以及挡烟板转动时溢散的烟气被导流至导流罩上收集;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保证炉体内回火温度的同时,直接将回火操作中产生的烟气回收再利用,可以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节能、安全可靠的优点。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流罩远离出料口一侧的开口处固定有回烟板,所述导流罩上设置有集烟管,所述炉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集烟管的回收管。

采用上述方案,回烟板迫使沿运输带运输方向流动的烟气回流至导流罩内,使得溢散的烟气只能流向导流罩处,而炉体内的烟气通过回收管收集,最终导流罩内的烟气以及回收管内的烟气均流至集烟管处。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流罩与所述炉体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为防火棉。

采用上述方案,用防火棉将导流罩与炉体之间的间隙填满,避免烟气从间隙处溢散,减少烟气的排放。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炉体的外壁相对并排设置有锁座,所述锁座上螺纹连接有紧固件,所述定位杆的轴向端面均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锁座上。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紧固件将定位杆轴向固定在锁座上,在保证定位杆与锁座的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定位杆的相对转动,以此保证挡烟板的挡烟性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定位杆上沿长度方向套接有多个轴套,所述轴套的轴向端面之间相互抵接,所述挡烟板固定于所述轴套上。

采用上述方案,挡烟板相对定位杆的转动通过轴套实现,只需要依次将轴套套接于定位杆上即可实现挡烟板的组装,操作简便快捷,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烟板与所述轴套的轴向端面平齐,所述挡烟板的底部与所述运输带的端面平齐。

采用上述方案,挡烟板静止时,轴套、挡烟板与运输带之间保持相对密封的状态,减少炉体内烟气的溢散,以此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对回火中的工件进行保温,减少热量的损耗。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烟板沿所述定位杆的轴向均匀分布。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工件在出料口通过时,工件需要借助工件与运输带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运输带传递至工件的动力、以此迫使挡烟板转动,从而得到供工件运输出的空间,通过将挡烟板均匀分布,使工件从各个方位远离炉体时所受的力相近,避免受力过大引起的工件不能被及时输送出的问题。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料口的内壁固定有挡板,所述轴套的周向外壁均抵接于所述挡板的径向端面。

采用上述方案,同时在出料过程中会引起挡烟板转动,因此挡烟板在动能作用下势必会向炉体一侧转动,避免挡烟板撞击炉体内的工件。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壁,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定位杆的轴心线平行。

采用上述方案,挡板的三个端面与出料口固定,同时挡板与轴套抵接形成密封结构,进一步减少炉体内的烟气的溢散。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轴套靠近所述挡板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轴套沿所述开口脱离所述定位杆。

采用上述方案,轴套嵌接于定位杆外,同时设置有开口的轴套外壁与挡板抵接,以此保证轴套与定位杆的连接强度;另外轴套可以沿着径向移动并沿着开口脱离定位杆,可以直接取下对应的挡烟板,不需要将其他挡烟板从定位杆上取下,操作简易快捷,便于挡烟板的检修保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挡烟板限制烟气从炉体内溢散,直接将回火操作中产生的烟气回收再利用,可以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对炉体内进行保温;

2.工件上残余的烟气以及挡烟板转动时溢散的烟气被导流至导流罩上收集,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3.将轴套与定位杆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便于挡烟板的检修保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挡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挡烟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运输带;3、炉体;31、出料口;32、回收管;4、挡烟组件;41、挡烟板;42、锁座;43、定位杆;44、轴套;45、挡板;46、开口;47、紧固件;5、集烟组件;51、导流罩;52、回烟板;53、集烟管;6、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回火炉的挡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运输工件的运输带2,机架1上沿运输带2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炉体3、用于限制烟气从炉体3内溢散的挡烟组件4以及用于收集溢散的烟气的集烟组件5;炉体3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31(参照图2),挡烟组件4包括多个转动连接于炉体3的出料口31的外壁的挡烟板41,集烟组件5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导流罩51。

运输带2上的工件先经过炉体3内部进行回火操作,工件在回火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被挡烟板41阻挡在炉体3内,运输带2上的工件迫使挡烟板41转动,工件被运输带2经出料口31运输出炉体3,工件上残余的烟气以及挡烟板41转动时溢散的烟气被导流至导流罩51上收集。

集烟组件5包括固定于导流罩51远离出料口31一侧的回烟板52,设置于导流罩51上端的集烟管53;炉体3上设置有回收管32,回收管32一端连通炉体3内、另一端连通集烟管53,导流罩51的端面与炉体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填充层6,填充层6为防火棉。

用防火棉将导流罩51与炉体3之间的间隙填满,避免烟气从间隙处溢散,同时回烟板52迫使沿运输带2运输方向流动的烟气回流至导流罩51内,使得溢散的烟气只能流向导流罩51处,而炉体3内的烟气通过回收管32收集,最终导流罩51内的烟气以及回收管32内的烟气均流至集烟管53处。

参照图2,挡烟组件4包括两个相对并排固定炉体3的出料口31的外壁的锁座42、水平固定于锁座42之间的定位杆43、沿多个长度方向套设于定位杆43上的供挡烟板41固定的轴套44、固定于出料口31的内壁的挡板45;定位杆43的轴向与运输带2的运输方向垂直,定位杆43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47固定于锁座42上,紧固件47为螺栓,定位杆43和锁座42上沿轴向设置有内设螺纹的孔位,紧固件47以螺纹连接于定位杆43和锁座42上的孔位的方式锁紧固定。

通过紧固件47将定位杆43轴向锁紧固定在锁座42上,在保证定位杆43与锁座42的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定位杆43的相对转动;挡烟板41静止时,轴套44、挡烟板41与运输带2的抵接面之间保持压紧密封的状态,减少炉体3内烟气的溢散,以此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对回火中的工件进行保温,减少热量的损耗。

挡板45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杆43的轴向平行,挡板45的上端面和左、右端面均与出料口31的内壁固定,挡板45的左端面抵接于轴套44的轴向外壁;轴套44的轴向端面之间相互抵接,挡烟板41与轴套44的轴向端面平齐,挡烟板41的下端面与运输带2的上端面平齐(参照图1),轴套44与挡板45的抵接处设置有开口46,开口46沿轴向贯穿轴套44,轴套44可以通过开口46脱离定位杆43。

轴套44嵌接于定位杆43外,同时设置有开口46的轴套44外壁与挡板45抵接,以此保证轴套44与定位杆43的连接强度;另外轴套44可以沿着开口46脱离定位杆43,可以直接取下对应的挡烟板41,不需要将其他挡烟板41从定位杆43上取下,操作简易快捷,便于挡烟板41的检修保养。

工作原理:工件在炉体3内进行回火操作,工件表面由于淬火油的存在而产生烟气,轴套44、挡烟板41与运输带2的抵接面之间保持压紧密封的状态,烟气被阻挡在炉体3内,并对回火中的工件进行保温;回火结束后,部分烟气经过回收管32排出炉体3,同时运输带2上的工件迫使挡烟板41转动,工件被运输带2经出料口31运输出炉体3,工件上残余的烟气以及挡烟板41转动时溢散的烟气被导流至导流罩51上收集,最终导流罩51内的烟气以及回收管32内的烟气均流至集烟管53处回收再利用,节约了烟气带有的热能资源,减少废气的排放。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