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规格淬火机辊道的单传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7350发布日期:2019-05-24 20:4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薄规格淬火机辊道的单传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淬火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薄规格淬火机辊道的单传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国内热处理线上,热处理淬火机主要适用于厚规格钢板淬火(厚度5mm以上),淬火板形平直度控制难度相对较小,对淬火钢板传动稳定性要求不是特别高。

淬火机辊道传动方式如图1所示,采用集中传动,即由一个电机1通过皮带2带动蜗轮蜗杆3,蜗轮蜗杆3通过联轴器4带动其中一根淬火机辊道5,该淬火机辊道5又通过链条6来带动其它淬火机辊道5,从而实现所有淬火机辊道5的转动。

对于薄规格钢板(厚度5mm以下)淬火来说,技术难点在于淬火板形控制,钢板在连续通过淬火机时,淬火机辊道传动稳定性对淬火板形的控制非常重要。现有淬火机辊道采用集中传动,最终通过链条及齿轮传到每根淬火机辊道,由于链条传动输送的每根淬火机辊道转速受到链条松紧度影响,使得转速存在不均匀性,淬火时淬火机辊道之间转速差异在0~100%之间波动,因此钢板在通过淬火机时,随着淬火机辊道转速差异,钢板不同部分冷却差异大,导致钢板冷却不均匀,淬火钢板可能出现卡钢或板形极差,淬火钢板浪高一般都超过50mm,很难满足下工序对来料的板形要求,或最终板形达不到用户要求,无法实现薄规格淬火工艺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薄规格淬火机辊道的单传动控制结构,能够实现厚度5mm以下薄规格钢板热处理淬火后得到合格的淬火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薄规格淬火机辊道的单传动控制结构,淬火机辊道包括上部辊道和下部辊道,上部辊道和下部辊道均包括数根辊筒,所述数根辊筒上均连有一个电机,每个电机上均还连有编码器。

所述的每个电机均通过联轴器与相应的辊筒相连。

所述的电机均采用变频式电机。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薄规格淬火机辊道的单传动控制结构,使钢板淬火冷却速度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改善,薄规格钢板淬火后能获得较好的淬火板形,热处理线能生产的品种规格范围和产品附加值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了热处理线市场竞争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淬火机辊道集中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薄规格淬火机辊道的单传动控制结构,淬火机辊道包括上部辊道7和下部辊道8,上部辊道7和下部辊道8均包括数根辊筒9,上述为现有技术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数根辊筒9上均连有一个电机10,每个电机10上均还连有编码器11,使得淬火机辊道上部辊道7和下部辊道8的每个辊筒9都采用单机单独传动。

较佳的,所述的每个电机10均通过联轴器12与相应的辊筒9相连。

较佳的,所述的电机10均采用变频式电机。

本实用新型是将淬火机上每根辊筒9都采用电机10单独传动(带有编码器11),电机10通过联轴器12直接连接辊筒9,所有的电机10都采用变频控制。当钢板准备淬火冷却时,淬火机上淬火机辊道根据生产工艺下发的淬火速度,提前达到转速要求并稳定,辊筒9之间的转速差异控制在0~2%之间,然后钢板连续通过淬火机冷却,可得到相对稳定淬火冷却速度,淬火板形可以稳定受控(板形浪高一般控制在3~25mm),满足下工序对来料板形需求。

因为薄规格淬火板形对冷却速度的影响非常敏感,只有在稳定的冷却速度情况下,才能得到较好的淬火板形。钢板连续通过淬火机冷却时,只有当淬火机辊道速度稳定时,冷却速度才能相对稳定均匀,薄规格淬火板形才可以受控。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