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铸造用钢液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8293发布日期:2019-06-29 02:1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铸造用钢液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铸造配套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离心铸造用钢液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使金属液做离心运动充满铸型和形成铸件的技术和方法。液体金属钢液通过浇包倒入模具内时,需要采用转移装置来对钢液进行缓存和汇流,避免钢液流速过大造成溅洒和冲击,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锥形体上开个孔,这种结构的转移装置只能够起到简单的导流作用,而无法满足转移装置与离心铸造机对接时出液口的对接准确,及转移装置安装位置的准确,从而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遇到不同型号的离心铸造机,锥形体上的开孔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长时间使用的钢液转移装置的出液口容易产生堵塞,后期的清理的维护过程繁琐,增加了工人的操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铸造用钢液转移装置,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铸造用钢液转移装置,包括密封设置的锥形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泥状镁砂层;所述锥形主体的上端口处对称设置有吊耳;所述锥形主体的下部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下端面的水平高度大于锥形主体下端面的水平高度;所述锥形主体右侧的下部、在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右端密封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泥状镁砂层的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锥形主体左侧壁面的倾斜角大于锥形主体右侧壁面的倾斜。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锥形主体的下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底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包括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左端密封设置在锥形主体的侧壁上;所述出液通道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法兰A;所述连接法兰A的右端面设置有定位凹坑;所述连接法兰A的下部设置为避让平面A。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包括导流瓷管;所述导流瓷管的左端布置在出液通道内;所述导流瓷管左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法兰B;所述连接法兰B的左端面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连接法兰B的下部设置为避让平面B;所述定位凸台与定位凹坑相匹配;所述避让平面B与避让平面A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离心铸造用钢液转移装置,与传统结构相比:利用吊耳将整个钢液转移装置进行搬运,通过底板对整个锥形主体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将出液管与相应的离心铸造机进行对接,使得钢液在浇包时加注的稳定,准确地与离心铸造机对接,满足生产要求;遇到不同规格的离心铸造机,仅需更换出液管即可,安装方便且连接稳定;锥形主体及出液口设置的泥状镁砂层能够避免钢液的粘连,易于后期的清理,而且出液管的可替换性强,更加有利于提高钢液转移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液口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液口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液管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液管的左视图;

在图中:1. 锥形主体;2. 泥状镁砂层;3. 吊耳;4. 底板;5. 出液口;51. 出液通道;52. 连接法兰A;53. 定位凹坑;54. 避让平面A;6. 出液管;61. 导流瓷管;62. 连接法兰B;63. 定位凸台;64. 避让平面B;7. 安装孔;8. 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一种离心铸造用钢液转移装置,包括密封设置的锥形主体1;所述锥形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泥状镁砂层2;所述锥形主体1的上端口处对称设置有吊耳3;所述锥形主体1的下部设置在底板4上;所述底板4下端面的水平高度大于锥形主体1下端面的水平高度;所述锥形主体1右侧的下部、在底板4的上方设置有出液口5;所述出液口5的右端密封连接有出液管6;所述出液管6与泥状镁砂层2的内部相通;利用吊耳3将整个钢液转移装置进行搬运,通过底板4对整个锥形主体1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将出液管6与相应的离心铸造机进行对接,使得钢液在浇包时加注的稳定,准确地与离心铸造机对接,满足生产要求;遇到不同规格的离心铸造机,仅需更换出液管6即可,安装方便且连接稳定;锥形主体1及出液口5设置的泥状镁砂层2能够避免钢液的粘连,易于后期的清理,而且出液管6的可替换性强,更加有利于提高钢液转移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锥形主体1左侧壁面的倾斜角大于锥形主体1右侧壁面的倾斜;如图1,锥形主体1及其内部设置的泥状镁砂层2更加有利于钢液往右侧聚集并流出。

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7;所述锥形主体1的下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孔7内;所述底板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孔8;锥形主体1固定在底板的安装孔内,使得底板4距离底平面有一定的间隙,便于小范围挪移时,进行搬动;并在底板4上的固定孔8内安装螺栓或其他简易升降装置,便于调节高度,快速的对准离心铸造模具的浇注口。

所述出液口5包括出液通道51;所述出液通道51的左端密封设置在锥形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出液通道51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法兰A52;所述连接法兰A52的右端面设置有定位凹坑53;所述连接法兰A52的下部设置为避让平面A54;结合图2和图3,避让平面A54的设置,有利于锥形主体1更好地倾斜。

所述出液管6包括导流瓷管61;所述导流瓷管61的左端布置在出液通道51内;所述导流瓷管61左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法兰B62;所述连接法兰B62的左端面设置有定位凸台63;所述连接法兰B62的下部设置为避让平面B64;所述定位凸台63与定位凹坑53相匹配;所述避让平面B64与避让平面A54相匹配;结合图4和图5,避让平面B64的设置,有利于锥形主体1更好地倾斜;且相互匹配的定位凸台63与定位凹坑53及相互匹配的连接法兰A52与连接法兰B62能够使得出液口5与出液管6之间连接稳定,且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在出液口5与出液管6连接后,应当在出液通道51与导流瓷管61之间填充泥状镁砂层2并烘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