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6083发布日期:2019-05-17 21:3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抛光机一般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固定治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夹持工件稳固,一次校对好基准面即可长时间抛光,无需在校对基准,但是需要人工或者外部设备先取出加工好的工件,才能连续放置下一个带加工工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另一种是利用传送带的方式进行输送并固定工件,可以实现连续上料和下料,劳动强度小,效率高。

但是也有个问题,利用皮带输送并固定工件的方式,由于皮带挠度的作用,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抛光轮磨损或者是整个夹持工位的不水平,最后导致了工件抛光后的平面出现部分未抛光,需要多次往复抛光才能完整抛光;不然需要经常更换抛光轮,成本高,而且加工精度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精度高,工作效率高且能连续上下料的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用于输送工件的传送组以及用于抛光传送组上工件的抛光组,所述抛光组设置在传送组的正上方,且输出端向下,所述传送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传送构件、用于驱动传送构件运动的驱动构件以及用于调节传送构件平面度的调节构件,所述调节构件设置在传送构件下方,且可配合抛光组抛光工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支架、竖直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撑板、一端铰接在支撑板上端的调平板以及一端铰接在调平板另一端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与支架连接,所述调平板与传送构件的底部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送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两端的驱动轮以及设置在两端驱动轮上的皮带,所述驱动构件的输出端择一与驱动轮转动中心连接,所述调节构件设置在两端驱动轮之间,且位于皮带上下层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轮为齿轮,所述皮带的内圈设置有配合驱动轮的内齿;所述皮带的外圈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工件的凹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的变速器以及设置在变速器输出端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驱动轮转动中心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抛光组包括抛光动力机构以及与抛光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的抛光轮,所述抛光动力机构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抛光轮向下设置,且可配合传送构件抛光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抛光机在传送构件的下方设置有调平构件,利用调平构件配合抛光组进行加工工件,既保证了抛光组在抛光工件传送构件的挠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有避免出现传送构件与抛光组配合不平导致工件抛光效果下降的问题。本申请中调平构件可以调节传送构件的平面度,根据抛光组的磨损度进行调整,使得工件的带抛光面始终与抛光组的工作端相契合,使得工件的抛光精度得到保证。本抛光机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利用传送构件可以实现连续上下料,利用调平构件可以保证工件的抛光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1、用于输送工件的传送组2以及用于抛光传送组2上工件的抛光组3,所述抛光组3设置在传送组2的正上方,且输出端向下,所述传送组2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传送构件21、用于驱动传送构件21运动的驱动构件22以及用于调节传送构件21平面度的调节构件23,所述调节构件23设置在传送构件21下方,且可配合抛光组3抛光工件。其中,所述抛光组3包括抛光动力机构31以及与抛光动力机构31输出端连接的抛光轮32,所述抛光动力机构31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抛光轮32向下设置,且可配合传送构件21抛光工件,在本实施例中,抛光动力机构31为外部动力源,在图中只是简单画出,这不是本申请的重点,因此不详诉。

其中,所述传送构件21包括设置在机架1两端的驱动轮211以及设置在两端驱动轮211上的皮带212,所述驱动构件22的输出端择一与驱动轮211转动中心连接,所述调节构件23设置在两端驱动轮211之间,且位于皮带212上下层之间。所述驱动轮211为齿轮,所述皮带212的内圈设置有配合驱动轮211的内齿;所述皮带212的外圈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工件的凹环213。驱动轮211为齿轮和皮带212内圈设有内齿,这样使得整个皮带212与驱动轮211的传动更加稳固,方便皮带212上的工件能被有效传动,使得工件不会与抛光组3相对滑移,保证抛光效果。

参见图1和图2,所述驱动构件22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221、安装在机架1上的变速器222以及设置在变速器222输出端的传动轴223,所述传动轴223的另一端与驱动轮211转动中心连接,所述变速器222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221的输入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利用皮带212的摩擦力进行固定工件的,因此为了增加传动力,利用变速器222进行变速是实现动力的需求。

参见图3,所述调节构件23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支架231、竖直设置在支架231上的支撑板232、一端铰接在支撑板232上端的调平板233以及一端铰接在调平板233另一端的调节螺杆234,所述调节螺杆234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支架231上,所述调节螺杆234通过螺纹与支架231连接,所述调平板233与传送构件21的底部抵接。可以理解为,皮带212倾斜或者是抛光轮32磨损时,可以通过调节调节螺杆234与支架231的位置,进而调节了调平板233与皮带212底部的位置关系,当抛光轮32抛光工件的时候,将工件联通皮带212压迫在调平板233,即可调节整个皮带212的水平度,使得在抛光轮32磨削工件的时候,工件的待磨削面均与抛光轮32想契合,保证磨削的精确度。

本抛光机在传送构件21的下方设置有调平构件,利用调平构件配合抛光组3进行加工工件,既保证了抛光组3在抛光工件传送构件21的挠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有避免出现传送构件21与抛光组3配合不平导致工件抛光效果下降的问题。本申请中调平构件可以调节传送构件21的平面度,根据抛光组3的磨损度进行调整,使得工件的带抛光面始终与抛光组3的工作端相契合,使得工件的抛光精度得到保证。本抛光机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利用传送构件21可以实现连续上下料,利用调平构件可以保证工件的抛光精度。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