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流道芯和旁通阀芯固定的砂芯组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6385发布日期:2019-06-22 01:1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流道芯和旁通阀芯固定的砂芯组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铸造时避免砂芯碰撞的砂芯组合工装。



背景技术:

流道芯和旁通阀芯的结构复杂,如图1所示,流道芯10包括流道基座01、流道管02和对接端03;如图2所示,旁通阀芯9包括阀芯基座91、流道接口92和连接部93;其中,流道管02管道较长、连接部93与流道接口92的连接部分弯折且壁薄,在现有生产过程中,常有发生碰撞所造成的砂芯缺陷、破损甚至断裂的现象,影响了铸造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定位稳定,稳定性较强,保证砂芯完整无磕碰的一种适用于流道芯和旁通阀芯固定的砂芯组合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流道芯和旁通阀芯固定的砂芯组合工装,其中,流道芯10包括流道基座01、流道管02和对接端03;旁通阀芯9包括阀芯基座91、流道接口92和连接部93。本实用新型包括砂芯本体,所述砂芯本体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上设有旁通阀固定槽和流道固定槽,所述旁通阀固定槽和所述流道固定槽之间设有可支撑流道管的滑道;所述旁通阀固定槽的槽内还设有配合流道接口的定位槽;所述旁通阀固定槽远离所述流道固定槽一侧设有流道接口槽,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可支撑连接部的支撑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连接处设有组装区。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区贯穿所述第二座体。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接口槽与所述组装区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砂芯本体底部设有防滑波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由于设有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可将旁通阀芯和流道芯组合到一幅砂芯组合工装,并设有有效的支撑、固定结构,包括旁通阀固定槽、流道固定槽、滑道和支撑座等,可对旁通阀芯和流道芯中的狭长部件形成有效支撑。设有的滑道,可在旁通阀芯完成固定后,将流道芯的对接端与流道接口完成对接后,对流道管起支撑引导作用;综上所述,本工装可完成对旁通阀芯和流道芯稳定且有效的定位,避免砂芯缺陷,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旁通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流道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补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形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3-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流道芯和旁通阀芯固定的砂芯组合工装的实施方式,包括砂芯本体1,砂芯本体1包括第一座体2和第二座体3;第一座体2上设有旁通阀固定槽4和流道固定槽5,旁通阀固定槽4和流道固定槽5之间设有可支撑流道管02的滑道 6;旁通阀固定槽4的槽内还设有配合流道接口92的定位槽41;旁通阀固定槽4远离流道固定槽5一侧设有流道接口槽42,第二座体3上设有可支撑连接部93的支撑座31;第一座体 2和第二座体3连接处设有组装区32;组装区32贯穿第二座体3;流道接口槽42与组装区 3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工作时,先将旁通阀芯9的阀芯基座91对齐旁通阀固定槽4,流道接口92沿流道接口槽42下滑,将阀芯基座91固定在旁通阀固定槽4内,其中连接部 93放置在支撑座31上;然后将流道芯10的对接端03与流道接口92配合,然后将流道基座 01放入流道固定槽5内,完成对流道芯的固定。其中,滑道6对流道管02起支撑和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稳定,稳定性较强,保证砂芯完整无磕碰的特点,由于设有第一座体2和第二座体3,可将旁通阀芯9和流道芯10组合到一幅砂芯组合工装,并设有有效的支撑、固定结构,包括旁通阀固定槽4、流道固定槽5、滑道6和支撑座31等,可对旁通阀芯 9和流道芯10中的狭长部件形成有效支撑。设有的滑道6,可在旁通阀芯9完成固定后,将流道芯10的对接端03与流道接口92完成对接后,对流道管02起支撑引导作用;综上所述,本工装可完成对旁通阀芯9和流道芯10提供稳定且有效的定位,避免砂芯磕碰引起的缺陷,提高成品率。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