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8329发布日期:2019-06-29 02:1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称3D打印,其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对原材料去除-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种“自下而上”通过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且与传统的去除材料加工及变形加工相比,逐层加工的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制造过程直接而无需工模具,不受结构复杂程度限制而为设计创新提供更自由的空间,材料利用率高,制造过程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突出,满足了工业领域单件小批量制品、医学领域定制化的植入体、文化创意展示品、个性化日用品及其他众多领域物品制作日益发展的需求。

现有的粉末基增材制造的加工方式是:在送粉缸内添加配好粉末料将其安装到位,同时通保护气体,然后平行布置成型缸和送粉缸,采用单向铺粉,烧结一层之后,成型缸下降一层烧结层厚度,供粉缸上升挤出一定量的粉末,铺粉辊或刮板将供粉缸粉末平铺到成型缸,然后开始烧结、熔融或融化,待该层横截面全部烧结后,再使成型缸下降一层烧结厚度,之后再供粉、铺粉、烧结、熔融或融化,循环往复此过程,最终完成零部件的增材制造。现有设备都采用两个缸体——成型缸和送粉缸配合使用,在产品加工完毕后,为确保产品成型,成型缸需在通保护气的过程中逐步冷却,一般冷却时间长达12-24小时,对较大尺寸的文件冷却时间甚至会超过24小时,导致现有设备生产效率较低,无法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它包括缸体放置架,在缸体放置架上设有成型缸,它还包括外罩缸,外罩缸能从上方套在成型缸上,外罩缸的下端沿位于成型缸的中段;在外罩缸的内壁设有气胀圈,在气胀圈上连接有气管,气管与供气装置连接。

前述的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是,在外罩缸上设有空气抽气管和保护气注入管。

前述的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是,在外罩缸上设有电加热装置和温度探头,电加热装置与温度探头与温控装置连接。

前述的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是,在外罩缸上设有与成型缸分开的脱离装置。

前述的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是,所述的脱离装置为设置在外罩缸外壁的把手。

前述的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是,所述的脱离装置为设置在外罩缸四角的顶起气缸;顶起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外罩缸的四角内,活塞杆的端部与缸体放置架的端面接触。

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成型缸上方套入外罩缸,外罩缸的下端沿位于成型缸的中段;在外罩缸的内壁设有气胀圈,在气胀圈上连接有气管,气管与供气装置连接,这样当成型缸打印完成后,打开柜门将外罩缸从上方套入,并向气胀圈充气,使外罩缸与成型缸形成密封区域,进而可以有效避免产品被空气的氧化。在外罩缸上设有空气抽气管和保护气注入管,这样可以在气胀圈充气密封后对外罩缸与成型缸形成密封区域进行抽空气、补充保护气,进一步提高防氧化程度;在外罩缸上设有电加热装置和温度探头,电加热装置与温度探头与温控装置连接;这可以通过温控装置模拟仓内冷却的降温速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在外罩缸上设有与成型缸分开的脱离装置,这样方便外罩缸的取出,若重量轻可以是简单的把手,若重量较大可在外罩缸四角的顶起气缸;顶起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外罩缸的四角内,活塞杆的端部与缸体放置架的端面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罩缸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或2所示,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型缸仓外冷却装置,它与在现有设备缸体放置架1和放置在缸体放置架1上的成型缸2配合使用,其主体为外罩缸3,外罩缸3形状与成型缸2形状相同,单尺寸要求为外罩缸3能从上方套在成型缸2上,且外罩缸3的下端沿位于成型缸2的中段;在外罩缸3的内壁设有气胀圈4,气胀圈4由密封胶管制成,原理与汽车内胎相同,在气胀圈4上连接有气管5,气管5与供气装置连接,当外罩缸3套接在成型缸2上后,向气管5供气,气胀圈4膨胀,就可实现外罩缸3与成型缸扣接区域的密封。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扣接密封区域内空气对产品的氧化,在外罩缸3上设有空气抽气管6和保护气注入管7,这样就可实现抽真空后通入保护气的动作。再进一步的,为了模拟成型缸在仓内的冷却环境,在外罩缸3上设有电加热装置和温度探头,电加热装置与温度探头与温控装置连接。

同时在产品冷却后,为了方便将外罩缸3取下,在外罩缸3上设有与成型缸2分开的脱离装置8;若外罩缸较轻,所述的脱离装置8为设置在外罩缸3外壁的把手。若外罩缸3较重,所述的脱离装置8为设置在外罩缸3四角的顶起气缸;顶起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外罩缸3的四角内,活塞杆的端部与缸体放置架1的端面接触,使用时顶起气缸实现外罩缸3与成型缸的平稳脱离,脱离后可以采用手抬或吊车吊的方式将外罩缸3取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