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2598发布日期:2019-07-27 10:36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抛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机器换人的政策导向,很多传统手工业都面临着产业的升级,特别是操作强度大、存在职业病危害、抛光专业人员短缺的抛光打磨领域,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打磨抛光的应用势在必行。

目前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多数从抛光轮的后方、上方或者下方采用直线的方式供蜡,这样的缺点是需要专用的定制的抛光蜡。但由于目前行业内使用的抛光蜡大小不相同,且抛光轮的宽度也不相同;若使用宽的抛光轮抛光蜡无法整个面打蜡,若使用窄的抛光轮抛光蜡的两边又利用不上十分浪费。而且抛光轮在使用过程中是会不断磨损,这样在机器人进行抛光的时候原有设定路径将无法正常使用,会出现工件碰不到抛光轮的情况,这样也为自动化抛光打磨造成了困扰。因此亟需一种能根据抛光蜡的实际大小和抛光轮的实际宽度进行调整的自动打蜡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以解决现有打蜡机无法自动根据实际抛光蜡大小和抛光轮实际宽度进行调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包括机体、送蜡机构、控制模块、抛光轮、抛光蜡和接触传感器,所述送蜡机构和所述抛光轮设置在所述机体;所述送蜡机构包括上蜡端和移动装置,所述抛光蜡和所述接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蜡端,并通过所述移动装置进行移动;

所述接触传感器用于触碰所述抛光轮外周,检测所述抛光轮的实际轮径;当所述接触传感器触碰到所述抛光轮外周时,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抛光蜡对所述抛光轮外周进行打蜡;所述移动装置和所述接触传感器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横向移动装置和纵向移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横向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抛光轮的轴向平行;所述抛光蜡通过横向移动装置在所述抛光轮外周反复移动进行打蜡,保证所述抛光轮打蜡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纵向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抛光轮的水平径向平行;所述纵向移动装置用于调整所述抛光蜡与所述抛光轮的水平径向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电机、传送带和导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气缸和导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抛光蜡通过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上蜡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接触传感器和所述抛光蜡设置在同一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接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蜡端靠近所述抛光轮的一端;所述抛光蜡设置在所述上蜡端远离所述抛光轮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自动抛光机设有2~4个打蜡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触传感器,能快速精确检测出抛光轮的实际轮径,解决了现有自动抛光机无法根据抛光轮实际轮径进行补偿调整的问题;提高了自动抛光机打蜡结构的精准度,提高了打蜡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抛光机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抛光机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的A区域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区域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送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送蜡机构;21-上蜡端;22-移动装置;221-横向移动装置;2211-电机;2212-传送带;2213-导轨;222-纵向移动装置;2221-气缸;2222-导杆;3-抛光轮;4-抛光蜡;5-接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7所示,一种自动抛光机的打蜡结构,包括机体1、送蜡机构2、控制模块、抛光轮3、抛光蜡4和接触传感器5,接触传感器5可以为能检测到压力变化的电流传感器;送蜡机构2和抛光轮3设置在机体1;送蜡机构2包括上蜡端21和移动装置22,抛光蜡4和接触传感器5设置在上蜡端21,并通过移动装置22进行移动;

接触传感器5用于触碰抛光轮3外周,检测抛光轮3的实际轮径;当接触传感器5触碰到抛光轮3外周时,移动装置22带动抛光蜡4对抛光轮3外周进行打蜡;移动装置22和接触传感器5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首先,将上蜡端21通过移动装置22移动到抛光轮3外周,并通过接触传感器5检测抛光轮3的实际轮径;然后,当接触传感器5触碰到抛光轮3外周时,移动装置22带动抛光蜡4对抛光轮3外周进行打蜡;最后,打蜡完成后,将上蜡端21通过移动装置22移动回初始位置。

优选地,移动装置22包括横向移动装置221和纵向移动装置222。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要求设置相对应的移动装置22以及设备和结构。

优选地,横向移动装置221包括电机2211、传送带2212和导轨2213,其中电机2211为伺服电机,保证其运作的精确度。通过电机2211驱动传送带2212,使横向移动装置221能沿导轨2213移动运作。

纵向移动装置222包括气缸2221和导杆2222。通过气缸2221驱动,使纵向移动装置221能沿导杆2222移动运作。

优选地,横向移动装置221的移动方向与抛光轮3的轴向平行;抛光蜡4通过横向移动装置221在抛光轮3外周反复移动进行打蜡,保证抛光轮3打蜡均匀。通过上述设置,使抛光轮3打蜡均匀,打蜡结构不再需要使用特定大小的抛光蜡4对抛光轮3进行打蜡,降低了自动抛光机的使用成本和改装成本。

优选地,纵向移动装置222的移动方向与抛光轮3的水平径向平行;纵向移动装置222用于调整抛光蜡4与抛光轮3的水平径向距离。通过上述设置,能调整抛光蜡4与抛光轮3的水平径向距离,且用于配合接触传感器5检测抛光轮3的实际轮径。

优选地,抛光蜡4通过弹性件设置在上蜡端21。通过设置弹性件,使抛光蜡4能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抛光蜡4与抛光轮3外径的位置,使抛光蜡4总能与抛光轮3配合打蜡。

优选地,接触传感器5和抛光蜡4设置在同一直线;接触传感器5设置在上蜡端21靠近抛光轮3的一端;抛光蜡4设置在上蜡端21远离抛光轮3的另一端。通过上述设置,移动装置22会先将接触传感器5移动到抛光轮3外周进行实际轮径的检测,再通过抛光蜡4对抛光轮3进行打蜡。

优选地,自动抛光机设有2~4个打蜡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要求,设置合适数量的打蜡结构以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