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53038发布日期:2019-05-24 21:06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管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锈钢管件大多为热轧无缝管,表面质量较差,在装卸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磕碰会对管材表面造成划伤,从而使得管材表面损坏,这样就会对管材后期的使用造成影响。

因此,发明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利用高温渗蜡的方式寻找出管材表面所有划伤以及破损的部位,并通过局部加温使得石蜡融化流出,然后以不锈钢粉末为原材料,使用贴片机对石蜡熔化流出部位进行贴片处理的方式完成修补,可以较为清晰的寻找出管材表面所有的划伤部位,从而依次完成修补,避免有部分划伤以及破损部位残留而导致影响管材性能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管材后续的正常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石蜡染色:将固体石蜡原料加入密封反应釜中,同时向密封反应釜内部加入红曲色素,然后加热10-15分钟,加热温度为150-170摄氏度,加热过程中持续搅拌,使得红曲色素与固体石蜡有效混合,加热完成后进行放置冷却,制得红色石蜡;

步骤二、管件除锈:使用布轮抛光机对不锈钢管材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处理时间设置为7-9分钟,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5um;

步骤三、管件去油: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管材放入清洗池中,在清洗池内加入丙酮溶液,使得丙酮溶液没过管材,然后使用超声波清洗设备去除管材表面油污;

步骤四、一次抛光:再次使用布轮抛光机对经过步骤三处理的不锈钢管材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3um;

步骤五、管件清洗:将经过步骤四处理的管材放入清洗池中,在清洗池中加入去离子水,使用超声波设备对管材进行清洗;

步骤六、管件烘干:对经过步骤五处理的管材进行烘干处理;

步骤七、高温渗蜡:将步骤一制得的红色石蜡加入为液体状,然后将液体状石蜡均匀涂抹在步骤六中的管材表面,涂抹完成后立即进行加热,从而完成渗蜡;

步骤八、管件打磨:对经过步骤七处理的管材再次进行打磨处理,从而去除管材表面多余的石蜡,使得管材表面恢复光泽,同时使得被红色石蜡所填充的位置凸显;

步骤九、局部贴片:使用加热设备依次对红色石蜡填充的位置进行局部加热,使得石蜡熔化流出,同时以不锈钢粉末为原材料,使用贴片机对石蜡熔化流出的部位进行贴片处理,依次完成所有位置的贴片;

步骤十、二次抛光:贴片完成后,使用布轮抛光设备对经过步骤九处理的管材再次进行抛光,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3um。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红曲色素与固体石蜡质量百分比为0.3-0.5%。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管材烘干结束后使管材冷却至80-9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加热温度为120-130摄氏度,加热时间设置为5-7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九中加热温度设置为200-300摄氏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利用高温渗蜡的方式寻找出管材表面所有划伤以及破损的部位,并通过局部加温使得石蜡融化流出,然后以不锈钢粉末为原材料,使用贴片机对石蜡熔化流出部位进行贴片处理的方式完成修补,可以较为清晰的寻找出管材表面所有的划伤部位,从而依次完成修补,避免有部分划伤以及破损部位残留而导致影响管材性能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管材后续的正常使用;

2、本发明通过向固体石蜡原料中加入红曲色素,以便于使得原本白色的石蜡原料变为红色,以便于在后续的高温渗蜡并打磨后,使得管件表面呈现出金属的银白色以及划伤出内部石蜡所展现出的红色,方便检修人员可以较为清晰的发现需要修补的位置,降低修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石蜡染色:将固体石蜡原料加入密封反应釜中,同时向密封反应釜内部加入红曲色素,红曲色素与固体石蜡质量百分比为0.3%,然后加热10分钟,加热温度为150摄氏度,加热过程中持续搅拌,使得红曲色素与固体石蜡有效混合,加热完成后进行放置冷却,制得红色石蜡;

步骤二、管件除锈:使用布轮抛光机对不锈钢管材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处理时间设置为7分钟,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5um;

步骤三、管件去油: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管材放入清洗池中,在清洗池内加入丙酮溶液,使得丙酮溶液没过管材,然后使用超声波清洗设备去除管材表面油污;

步骤四、一次抛光:再次使用布轮抛光机对经过步骤三处理的不锈钢管材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3um;

步骤五、管件清洗:将经过步骤四处理的管材放入清洗池中,在清洗池中加入去离子水,使用超声波设备对管材进行清洗;

步骤六、管件烘干:对经过步骤五处理的管材进行烘干处理,烘干结束后使管材冷却至80摄氏度;

步骤七、高温渗蜡:将步骤一制得的红色石蜡加入为液体状,然后将液体状石蜡均匀涂抹在步骤六中的管材表面,涂抹完成后立即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20摄氏度,加热时间设置为5分钟,从而完成渗蜡;

步骤八、管件打磨:对经过步骤七处理的管材再次进行打磨处理,从而去除管材表面多余的石蜡,使得管材表面恢复光泽,同时使得被红色石蜡所填充的位置凸显;

步骤九、局部贴片:使用加热设备依次对红色石蜡填充的位置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设置为200摄氏度,使得石蜡熔化流出,同时以不锈钢粉末为原材料,使用贴片机对石蜡熔化流出的部位进行贴片处理,依次完成所有位置的贴片;

步骤十、二次抛光:贴片完成后,使用布轮抛光设备对经过步骤九处理的管材再次进行抛光,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3um。

选取50根管材作为实验目标,见过上述步骤处理后,管材表面损坏完全消失,贴片总时间为210000s,单根管材贴片平均完成时间为4200s。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石蜡染色:将固体石蜡原料加入密封反应釜中,同时向密封反应釜内部加入红曲色素,红曲色素与固体石蜡质量百分比为0.4%,然后加热13分钟,加热温度为160摄氏度,加热过程中持续搅拌,使得红曲色素与固体石蜡有效混合,加热完成后进行放置冷却,制得红色石蜡;

步骤二、管件除锈:使用布轮抛光机对不锈钢管材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处理时间设置为8分钟,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5um;

步骤三、管件去油: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管材放入清洗池中,在清洗池内加入丙酮溶液,使得丙酮溶液没过管材,然后使用超声波清洗设备去除管材表面油污;

步骤四、一次抛光:再次使用布轮抛光机对经过步骤三处理的不锈钢管材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3um;

步骤五、管件清洗:将经过步骤四处理的管材放入清洗池中,在清洗池中加入去离子水,使用超声波设备对管材进行清洗;

步骤六、管件烘干:对经过步骤五处理的管材进行烘干处理,烘干结束后使管材冷却至85摄氏度;

步骤七、高温渗蜡:将步骤一制得的红色石蜡加入为液体状,然后将液体状石蜡均匀涂抹在步骤六中的管材表面,涂抹完成后立即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25摄氏度,加热时间设置为6分钟,从而完成渗蜡;

步骤八、管件打磨:对经过步骤七处理的管材再次进行打磨处理,从而去除管材表面多余的石蜡,使得管材表面恢复光泽,同时使得被红色石蜡所填充的位置凸显;

步骤九、局部贴片:使用加热设备依次对红色石蜡填充的位置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设置为250摄氏度,使得石蜡熔化流出,同时以不锈钢粉末为原材料,使用贴片机对石蜡熔化流出的部位进行贴片处理,依次完成所有位置的贴片;

步骤十、二次抛光:贴片完成后,使用布轮抛光设备对经过步骤九处理的管材再次进行抛光,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3um。

选取50根管材作为实验目标,见过上述步骤处理后,管材表面损坏完全消失,贴片总时间为195000s,单根管材贴片平均完成时间为3900s。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石蜡染色:将固体石蜡原料加入密封反应釜中,同时向密封反应釜内部加入红曲色素,红曲色素与固体石蜡质量百分比为0.5%,然后加热15分钟,加热温度为170摄氏度,加热过程中持续搅拌,使得红曲色素与固体石蜡有效混合,加热完成后进行放置冷却,制得红色石蜡;

步骤二、管件除锈:使用布轮抛光机对不锈钢管材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处理时间设置为9分钟,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5um;

步骤三、管件去油: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管材放入清洗池中,在清洗池内加入丙酮溶液,使得丙酮溶液没过管材,然后使用超声波清洗设备去除管材表面油污;

步骤四、一次抛光:再次使用布轮抛光机对经过步骤三处理的不锈钢管材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3um;

步骤五、管件清洗:将经过步骤四处理的管材放入清洗池中,在清洗池中加入去离子水,使用超声波设备对管材进行清洗;

步骤六、管件烘干:对经过步骤五处理的管材进行烘干处理,烘干结束后使管材冷却至90摄氏度;

步骤七、高温渗蜡:将步骤一制得的红色石蜡加入为液体状,然后将液体状石蜡均匀涂抹在步骤六中的管材表面,涂抹完成后立即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30摄氏度,加热时间设置为7分钟,从而完成渗蜡;

步骤八、管件打磨:对经过步骤七处理的管材再次进行打磨处理,从而去除管材表面多余的石蜡,使得管材表面恢复光泽,同时使得被红色石蜡所填充的位置凸显;

步骤九、局部贴片:使用加热设备依次对红色石蜡填充的位置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设置为300摄氏度,使得石蜡熔化流出,同时以不锈钢粉末为原材料,使用贴片机对石蜡熔化流出的部位进行贴片处理,依次完成所有位置的贴片;

步骤十、二次抛光:贴片完成后,使用布轮抛光设备对经过步骤九处理的管材再次进行抛光,使得管材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3um。

选取50根管材作为实验目标,见过上述步骤处理后,管材表面损坏完全消失,贴片总时间为200000s,单根管材贴片平均完成时间为4000s。

由上述实施例1-3可得出下表:

由上表可知,根据上述实施例1-3中各项数据完成对管材的处理均可以对管材表面的划伤进行有效修补,避免影响管材后续的正常使用,同时依据实施例2中各项数据完成的板材的修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最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