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插头壳薄壁压铸件进行变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9143发布日期:2019-05-28 20:4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改善插头壳薄壁压铸件进行变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压铸模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插头壳薄壁压铸件进行变形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80059050.7;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低高度化成为可能且同时将充分的机械强度提供至插头壳体的将电线和电路基板连接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电连接器组装体中的插头壳体具有薄壁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插头接触件具备插入成形于平板状部并增强平板状部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增强部、从增强部以沿着平板状部的表面的方式延伸的焊接有电线的平板状的电线连接部以及插座接触件所接触的接触部。插座接触件具备从基部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接触臂和从基部延伸并焊接于电路基板上的基板连接部。

上述申请为一种具有薄壁结构的插头壳,在薄壁的压铸制造中,经常发生气泡填充在薄壁内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形。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改善插头壳薄壁压铸件进行变形的模具,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改善插头壳薄壁压铸件进行变形的模具。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改善插头壳薄壁压铸件进行变形的模具,其中,包括

模座,其内部设有填充压铸料形成插头壳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

进料口,其沿着模座向内部延伸、用于接纳压铸料进入空腔中;

成型槽,其设置在模座内部、槽的形状与插头壳的形状类似,用于接入进料口中压铸料形成插头壳轮廓;

延伸槽,其沿着成型槽向模座外侧壁延伸呈长槽状;

容料槽,沿着成型槽向模座边缘延伸形成容纳成型槽中扩散出的压铸料。

所述模座空腔形成的插头壳包括

头壳,用于形成插头壳的主体;头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其的两耳即第一耳与第二耳;

薄壁,其沿着头壳向外部延伸形成;

延伸壁,其沿着薄壁向延伸槽边缘延伸形成长条形。

所述

头壳设在模座中部;

头壳两侧的第一耳与第二耳分别向模座中延伸有第一耳料槽与第二耳料槽;

头壳中部向模座中延伸有头壳料槽;

薄壁沿着延伸槽向模座的外侧延伸分别形成两个薄壁槽和一延伸壁。

所述模座为内部设有空腔、各端部设有定模口的模板。

所述延伸壁的长度值大于或等于薄壁的长度值。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沿着薄壁的末端设置延伸槽,做出一段产品延伸的结构区,充分容纳压铸料的气泡及杂质,再将切割延伸的结构区得到高质量薄壁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插头壳的立体状态图。

图3为本申请的延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改善插头壳200薄壁压铸件进行变形的模具100,其中,包括模座11,其内部设有填充压铸料形成插头壳200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进料口12,其沿着模座11向内部延伸、用于接纳压铸料进入空腔中;成型槽13,其设置在模座11内部、槽的形状与插头壳200的形状类似,用于接入进料口12中压铸料形成插头壳200轮廓;延伸槽14,其沿着成型槽13向模座11外侧壁延伸呈长槽状;容料槽15,沿着成型槽13向模座11边缘延伸形成容纳成型槽13中扩散出的压铸料;形成薄壁24的末端设置延伸槽14,做出一段产品延伸的结构区,充分容纳压铸料的气泡及杂质,切割延伸的结构区得到高质量薄壁24的效果。

依照客户需求的插头壳200结构,沿着薄壁24的末端形成位置做延伸的结构区,该延伸的结构区在应用中为一段无效的产品结构区,在压铸料将填充后,通过延伸的结构区即延伸槽14,将不良的压铸料赶到此无效结构区即延伸槽14,成型后再通过机加工将即延伸槽14延伸的结构区切除,进而充分保证模具100能够保证插头壳200产品特征的品质稳定性。

参见图1至图3中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1中,

一种改善插头壳200薄壁压铸件进行变形的模具100,其中,包括模座11,其内部设有填充压铸料形成插头壳200的空腔;模座11内设置槽或空腔用于对插头壳200进行成型。

空腔的结构与插头壳200的结构对应或类似,进而实现插头壳200的压铸成型。

进料口12,其沿着模座11向内部延伸、用于接纳压铸料进入空腔中;所述空腔包括通过进料口12沿着模座11向其内部输送插头壳200成型的压铸料,且在图3中,进料口12的底部成圆球状,向内部的通道呈y形,便于进行双向送料更加均匀。

成型槽13,其设置在模座11内部、槽的形状与插头壳200的形状类似,主要用于实现插头壳200的成型,再沿着插头壳200端部设置加长型的延伸槽14,从而充分将压铸料中的余料、杂质、气泡等容纳至延伸部中。

成型槽13沿着进料口12位置接入压铸料进而形成插头壳200的轮廓。

延伸槽14,其沿着成型槽13向模座11外侧壁延伸呈长槽状,通过长条形的槽形成薄壁24的延伸区域,延伸槽14的横截面与薄壁24的横截面对应呈椭圆、矩形、方形或其他类似形状。

容料槽15,容料槽15沿着插头壳200成型的成型槽13外侧呈辐射状排列,沿着插头壳200外部充分的分布保证对压铸料的填充。

沿着成型槽13向模座11边缘延伸形成容纳成型槽13中扩散出的压铸料。

通过容料槽15对成型槽13侧部扩散出的物料进行充分结构,不仅保证薄壁24的延伸处吸收杂质与气泡,沿着插头壳200的外侧边也同样的吸收杂质与气泡,充分保证模具100中部位置成型槽13处杂质与气泡极少,极大提高产品本体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2中,

所述模座11空腔形成的插头壳200包括

头壳21,用于形成插头壳200的主体;头壳21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其的两耳即第一耳22与第二耳23;

利用模座11成型插头壳200的同时,充分的保证插头壳200的整体结构一次成型,因此其固定结构两耳也一次性加工出。

薄壁24,其也沿着头壳21向外部延伸形成一体化压铸成型结构。

延伸壁25,其沿着薄壁24向延伸槽14边缘延伸形成长条形,沿着出的长条形结构,充分吸收杂质与气泡,其越长、杂质与气泡越远离薄壁24。

本申请实施例3中,

所述

头壳21设在模座11中部;将主体部件设置在模座11中间位置,沿着中间位置向外部扩散形成保证头壳21的稳定成型,质量较高。

头壳21两侧的第一耳22与第二耳23分别向模座11中延伸有第一耳料槽151与第二耳料槽152;分别用于容纳两耳部位扩出的压铸料及杂质、气泡。

头壳21中部向模座11中延伸有头壳料槽153;利用头壳料槽153的容纳与填充结构,保证物料的压铸料吸收的质量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4中,

薄壁24沿着延伸槽14向模座11的外侧延伸分别形成两个薄壁槽和一延伸壁25。不仅沿着薄壁24延伸设置同截面形状的槽,同时也设置容纳更多压铸料的槽,利用薄壁槽保证薄壁处本身的杂质较少。

本申请实施例5中,

所述模座11为内部设有空腔、各端部设有定模口111的模板。沿着模座11的端部设置固定结构,固定结构设置为定模口111,通过定模口111中插接螺栓保证其固定。

所述延伸壁25的长度值a大于或等于薄壁24的长度值b,为充分保证薄壁24在切割后能够保证内壁中的杂质与气泡较少,充分的提高延伸壁25的长度尽可能的将杂质与气泡引导至薄壁24,因此设置a≥b。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