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73518发布日期:2019-10-14 20:04阅读:6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比强度高、韧性好、加工性能优良、抗腐蚀性能佳等优点,广泛地用作车体、机身的焊接构件。铝合金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在表面生成三氧化二铝氧化膜。氧化膜的存在形式通常有两种:一、铝合金在大气中形成天然氧化膜,大约为4~5nm,这层氧化膜结构疏松且耐蚀性较差;二、采用化学氧化或者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出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厚度可达数百微米,且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与基体结合牢固、强吸附能力和高耐腐蚀性等优点。但是,在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的制备过程中,经常会有残次品需要返工处理,需要清除表面旧的氧化膜而重新制备新的氧化膜。

目前,去除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一般采用酸洗脱膜法以及碱蚀法;其中,酸洗脱膜法一般使用磷酸添加铬酸酐来处理,或者用氢氟酸来处理,这两者均是高毒高害的物品,而且还存在耗时长、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若采用现有碱蚀法,处理后的产品表面暗哑、光泽度低,碱蚀还可能还会造成产品表面的过度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深层难溶的氧化膜,同时降低了产品光泽的损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铝合金工件先进行打磨,然后放入稀盐酸与马来酸的混合酸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再进行水洗,得到酸处理铝合金工件;

2)将酸处理的铝合金工件浸泡在脱膜剂中进行脱膜处理,脱膜处理温度为40~60℃;

其中,所述脱膜剂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60~90g/l的氢氧化钠、20~30g/l的葡萄糖酸盐及40~60g/l的n-月桂酰基肌氨酸盐,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混合酸溶液中的稀盐酸的浓度为8~15wt%,马来酸的浓度为4~9wt%。

优选地,超声震荡的功率为10~60千瓦,频率为160千赫兹。

优选地,葡萄糖酸盐为葡萄糖酸钠或者葡萄糖酸钾。

优选地,n-月桂酰基肌氨酸盐为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或者n-月桂酰基肌氨酸钾。

优选地,铝合金工件的氧化膜的膜厚为15μm时,超声震荡时间为25~45s;或者铝合金的氧化膜的膜厚为20μm时,超声震荡时间为50~70s。

优选地,铝合金工件的氧化膜的膜厚为15μm时,脱膜时间为20~35s;或者铝合金的氧化膜的膜厚为20μm时,脱膜时间为40~60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将超声震荡处理与酸处理同时进行,解决了传统酸处理需要使用氢氟酸才能具有高的溶解率的问题,本发明方法的步骤1)的溶解率达到了46~68%。

2、本发明的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使用脱膜剂对铝合金工件表面进行脱膜时,能够有效进行腐蚀去除;另外n-月桂酰基肌氨酸盐与葡萄糖酸盐会附着于铝合金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起到阻止腐蚀及缓释的效果,降低了产品光泽的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铝合金工件先进行打磨,然后放入稀盐酸与马来酸的混合酸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再进行水洗,得到酸处理铝合金工件;混合酸溶液中的稀盐酸的浓度为12wt%,马来酸的浓度为6wt%。超声震荡的功率为30千瓦,频率为160千赫兹。

2)将酸处理的铝合金工件浸泡在脱膜剂中进行脱膜处理,脱膜处理温度为60℃;

其中,所述脱膜剂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80g/l的氢氧化钠、26g/l的葡萄糖酸钠及50g/l的n-月桂酰基肌氨酸钾,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2

一种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铝合金工件先进行打磨,然后放入稀盐酸与马来酸的混合酸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再进行水洗,得到酸处理铝合金工件;混合酸溶液中的稀盐酸的浓度为8wt%,马来酸的浓度为9wt%。超声震荡的功率为60千瓦,频率为160千赫兹。

2)将酸处理的铝合金工件浸泡在脱膜剂中进行脱膜处理,脱膜处理温度为52℃;

其中,所述脱膜剂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60g/l的氢氧化钠、20g/l的葡萄糖酸钾及43g/l的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3

一种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铝合金工件先进行打磨,然后放入稀盐酸与马来酸的混合酸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再进行水洗,得到酸处理铝合金工件;混合酸溶液中的稀盐酸的浓度为15wt%,马来酸的浓度为4wt%。超声震荡的功率为10千瓦,频率为160千赫兹。

2)将酸处理的铝合金工件浸泡在脱膜剂中进行脱膜处理,脱膜处理温度为40℃;

其中,所述脱膜剂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70g/l的氢氧化钠、30g/l的葡萄糖酸钠及60g/l的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4

一种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铝合金工件先进行打磨,然后放入稀盐酸与马来酸的混合酸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再进行水洗,得到酸处理铝合金工件;混合酸溶液中的稀盐酸的浓度为10wt%,马来酸的浓度为5wt%。超声震荡的功率为30千瓦,频率为160千赫兹。

2)将酸处理的铝合金工件浸泡在脱膜剂中进行脱膜处理,脱膜处理温度为47℃;

其中,所述脱膜剂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90g/l的氢氧化钠、22g/l的葡萄糖酸钠及40g/l的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余量为去离子水。

试验例

将实施例1至4的方法分别用于厚度为15μm与20μm的氧化膜脱模,记录不同温度下脱膜所需时间,并与专利cn106757296a(对比例1)所记载的脱膜液在50℃条件下脱膜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合金氧化膜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处理的铝合金工件先进行打磨,然后放入稀盐酸与马来酸的混合酸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再进行水洗,得到酸处理铝合金工件;2)将酸处理的铝合金工件浸泡在脱膜剂中进行脱膜处理,脱膜处理温度为40~60℃;其中,所述脱膜剂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60~90g/L的氢氧化钠、20~30g/L的葡萄糖酸盐及40~60g/L的N‑月桂酰基肌氨酸盐,余量为去离子水。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深层难溶的氧化膜,同时降低了产品光泽的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罗秀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启明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19.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