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及其打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2427发布日期:2019-11-16 00:1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及其打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及其打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方形电池生产中,电池顶盖激光刻码中出现刻码错误、刻码不清楚、刻码歪斜等不良,由于现有的打磨方法会在电池顶盖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因此这类不良电池(或顶盖)会直接进行报废,严重地影响生产优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可以提高方形铝壳电池生产优率,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包括:

底座;

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夹具组件的上方;

尼龙轮,所述尼龙轮包括不同的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和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硬度比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硬度高且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粒度比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粒度小;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和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彼此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所述位置调节机构根据需要调节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左右、前后和上下位置;

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旋转。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工作时,将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用夹具组件固定在底座上,并使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的顶盖朝上;在位置调节机构上安装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根据第一次打磨所需的第一次打磨深度调节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对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一次打磨,打磨至无刻码痕迹为止;再更换为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根据第二次打磨抛光所需的第二次打磨深度调节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对该激光刻码区处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再进行第二次打磨,以对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直至该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呈现出平滑过渡的凹坑为止,从而消除掉了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上的打磨痕迹,使得铝壳表面光滑无痕,从而提升了方形铝壳电池生产优率,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的上下方向调节精度为0.01mm。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为硬度9p且粒度120#的尼龙轮;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为硬度5p且粒度240#的尼龙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为大理石底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立架和一个水平架,两个所述立架沿左右方向间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立架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架的两端固定,两个所述立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水平架上。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水平架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安装在所述第三调节机构上;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以及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驱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三调节机构以及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同步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驱动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驱动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调节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沿上下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丝杠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架上,所述第一滑块适配地套装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一丝杠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丝杠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适配地套装在所述第二丝杠上,所述第二丝杠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丝杠上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第三丝杠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三丝杠沿上下方向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三滑块适配地套装在所述第三丝杠上,所述第三丝杆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三滑块在所述第三丝杆上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尼龙轮和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三滑块上。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水平架上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水平架上设有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头和第一滑块平台,所述第一滑块头适配地套装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一滑块平台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头上端,所述第一滑块平台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块平台的下表面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槽,两个所述第一导轨槽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平台的上表面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第一滑块平台的顶端上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滑块包括第二滑块头和第二滑块平台,所述第二滑块头适配地套装在所述第二丝杠上,所述第二滑块平台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下面表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头上端,所述水平段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水平段的下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轨槽,两个所述第二导轨槽岩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导轨配合;所述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段的上端固定,所述竖直段上设有沿上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丝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三安装部上,所述竖直段上设有沿左右两侧间隔设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滑块上设有两个第三导轨槽,两个所述第三导轨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导轨配合。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方法,使用本发明第一方面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打磨设备进行打磨,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用所述夹具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使所述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的顶盖朝上;

选择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安装在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根据第一次打磨所需的第一次打磨深度调节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

在所述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一次打磨,打磨至无刻码痕迹为止;

退出第一次打磨,将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的所述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更换为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根据第二次打磨抛光所需的第二次打磨深度调节所述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

在所述顶盖上的所述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二次打磨抛光,直到所述顶盖上的所述激光刻码区处呈现出平滑过渡的凹坑。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方法,通过使用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对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一次打磨,打磨掉激光刻码区处的刻码刻痕,通过使用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对激光刻码区处的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得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呈现平滑过渡的凹坑,不影响电池外观,从而提升了方形电池生产优率,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次打磨深度为0.1mm,所述第二次打磨深度为0.01mm。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激光刻码区包括在前后方向上依次相连的前段区、中间段区和后段区,其中,所述前段区与所述中间段区之间以及所述中间段区与所述后段区之间均存在部分重叠区;在所述第一次打磨过程中,第一步先打磨所述中间段区和所述前段区,第二步再打磨所述中间段区和所述后段区;或者,第一步先打磨所述中间段区和所述后段区,第二步再打磨所述中间段区和所述前段区。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次打磨过程中,先打磨所述中间段区,再分别打磨所述前段区和所述后段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的一个方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的另一个方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的一侧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方法中的第一次打磨步骤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方法中的第二次打磨步骤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方法的打磨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

打磨设备1000

底座1

夹具组件2

支架3立架301水平架302第一安装部3021第一导轨3022

位置调节机构4

第一调节机构401第一丝杠4011第一滑块4012第一滑块头40121

第一滑块平台40122第一导轨槽40123第二安装部40124第二导轨40125

第二调节机构402第二丝杠4021第二滑块4022第二滑块头40221

第二滑块平台40222水平段402221竖直段402222第二导轨槽40223

第三安装部40224第三导轨40225

第三调节机构403第三丝杠4031第三滑块4032第三导轨槽40321

尼龙轮5

电机6

前段区i中间段区ii后段区i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1000及打磨方法。

如图1至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1000,包括底座1、夹具组件2、支架3、位置调节机构4、尼龙轮5和电机6。其中,夹具组件2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固定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支架3设置在底座1上;位置调节机构4设置在支架3上,且位于夹具组件2的上方;尼龙轮5包括不同的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和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硬度比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硬度高且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粒度比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粒度小;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和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彼此可替换地安装在位置调节机构4上,位置调节机构4根据需要调节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左右、前后和上下位置;电机6与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相连,以驱动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旋转。

具体地,底座1主要用于支撑和安装打磨设备1000的其它功能部件,如夹具组件2、支架3等,底座1还用于支撑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

夹具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固定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可以固定单个的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也可以同时固定多个摆放整齐的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例如如图1所示,夹具组件2同时固定了两个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需要说明一下,夹具组件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夹具组件2,其具体结构在本说明书中不作敖述。

支架3设置在底座1上,主要用于支撑和安装位置调节机构4。

位置调节机构4设置在支架3上,主要用于安装尼龙轮5并调节尼龙轮5的位置,包括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的位置;位置调节机构4位于夹具组件2的上方,可以为调节尼龙轮5的空间位置提供空间。

尼龙轮5包括不同的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和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硬度比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硬度高且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粒度比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粒度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硬度大且粒度小,其磨削力大,一次打磨深度尺寸可以大些,打磨后的表面痕迹及粗糙度相对适中,易于后续打磨抛光;而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硬度小且粒度大,磨削力小,一次打磨深度尺寸小些,可以适于铝制品表面打磨抛光处理。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和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彼此可替换地安装在位置调节机构4上,位置调节机构4根据需要调节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左右、前后和上下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当位置调节机构4上安装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时,可以根据激光刻码的刻痕深度来确定第一次打磨深度,根据第一次打磨深度调节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高度位置(即上下方向位置),对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打磨,就可以一次性地将激光刻码的刻痕打磨掉,不需要再重新调节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高度位置;当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经过第一次打磨后消除了激光刻码的刻痕后,将位置调节机构4上的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更换成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对该激光刻码区处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再进行第二次打磨,以对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消除掉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上的打磨痕迹,使得铝壳表面光滑无痕,不影响电池外观,从而提升了方形铝壳电池生产优率,降低生产成本。

电机6与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相连,以驱动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旋转。也就是说,电机6主要为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旋转提供动力源。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设备1000,工作时,将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用夹具组件2固定在底座1上,并使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的顶盖朝上;在位置调节机构4上安装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根据第一次打磨所需的第一次打磨深度调节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对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一次打磨,打磨至无刻码痕迹为止;再更换为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根据第二次打磨抛光所需的第二次打磨深度调节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对该激光刻码区处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再进行第二次打磨,以对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直至该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呈现出平滑过渡的凹坑为止(如图8所示),从而消除掉了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上的打磨痕迹,使得铝壳表面光滑无痕,从而提升了方形铝壳电池生产优率,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位置调节机构4的上下方向调节精度为0.01mm,由此,既可以满足所需第一次打磨深度对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精确调节要求,又可以满足所需第二次打磨深度对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精确调节要求。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种规格尼龙轮为硬度9p且粒度120#的尼龙轮5;第二种规格尼龙轮为硬度5p且粒度240#的尼龙轮5。由此,第一种规格尼龙轮适于打磨深度尺寸大的要求,例如,该打磨深度为0.1mm;这样,可以在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铝壳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进行第一次打磨时,将第一次打磨深度调节到位后,一次性地将激光刻码的刻痕打磨掉,提升打磨效率,同时,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痕迹及粗糙度相对适中,使得第二次打磨抛光处理更容易;第二种规格尼龙轮适于打磨深度尺寸小的要求,例如,该打磨深度为0.01mm,这样,可以对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铝壳上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得第二次打磨后的表面光滑无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底座1为大理石底座,由此,可以保证电池放置于一个光滑、稳定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支架3包括两个立架301和一个水平架302,两个立架301沿左右方向间隔相对设置,两个立架301的顶端分别与水平架302的两端固定,两个立架301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位置调节机构4设置在水平架302上。由此,可以将位置调节机构4位于夹具组件2的上方,可以为调节尼龙轮5的空间位置提供空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位置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调节机构401、第二调节机构402和第三调节机构403,第一调节机构401安装在水平架302上,第二调节机构402安装在第一调节机构401上,第三调节机构403安装在第二调节机构402上,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安装在第三调节机构403上;其中,第一调节机构401驱动第二调节机构402和第三调节机构403以及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驱动第二调节机构402和第三调节机构403以及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同步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二调节机构402驱动第三调节机构403和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驱动第三调节机构403和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三调节机构403驱动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实现了位置调节机构4对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进行左右、前后和上下位置的调节。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再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调节机构401包括第一丝杠4011、第一滑块4012,第一丝杠4011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水平架302上,第一滑块4012适配地套装在第一丝杠4011上,第一丝杠4011转动时驱动第一滑块4012在第一丝杠4011上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二调节机构402包括第二丝杠4021和第二滑块4022,第二丝杠4021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块4012上,第二滑块4022适配地套装在第二丝杠4021上,第二丝杠4021转动时驱动第二滑块4022在第二丝杠4021上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三调节机构403包括第三丝杠4031和第三滑块4032,第三丝杠4031沿上下方向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滑块4022上,第三滑块4032适配地套装在第三丝杠4031上,第三丝杆转动时驱动第三滑块4032在第三丝杆上沿上下方向移动;尼龙轮5和电机6安装在第三滑块4032上。由此,实现了位置调节机构4对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或第二种规格尼龙轮进行左右、前后和上下位置的调节。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水平架302上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部3021,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部3021上;水平架302上设有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3022,第一滑块4012包括第一滑块头40121和第一滑块平台40122,第一滑块头40121适配地套装在第一丝杠4011上,第一滑块平台40122固定在第一滑块头40121上端,第一滑块平台40122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滑块平台40122的下表面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槽40123,两个第一导轨槽40123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分别与两个第一导轨3022配合,以使第一滑块平台4012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更加平稳;第一滑块平台40122的上表面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部40124,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部40124上,第一滑块平台40122的顶端上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40125,第二滑块4022包括第二滑块头40221和第二滑块平台40222,第二滑块头40221适配地套装在第二丝杠4021上,第二滑块平台40222包括水平段402221和竖直段402222,水平段402221的下面表固定在第二滑块头40221上端,水平段402221沿前后方向延伸,水平段402221的下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轨槽40223,两个第二导轨槽40223岩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分别与两个第二导轨40125配合,以使第二滑块平台40222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更加平稳;水平段402221的一端与竖直段402222的上端固定,竖直段402222上设有沿上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安装部40224,第三丝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部40224上,竖直段402222上设有沿左右两侧间隔设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40225,第三滑块4032上设有两个第三导轨槽40321,两个第三导轨槽40321分别与两个第三导轨40225配合,以使第三滑块403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更加平稳。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方法,使用本发明第一方面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打磨设备1000进行打磨,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用夹具组件2固定在底座1上,并使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的顶盖朝上;

选择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安装在位置调节机构4上,根据第一次打磨所需的第一次打磨深度调节第一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

在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一次打磨,打磨至无刻码痕迹为止;

退出第一次打磨,将位置调节机构4上的第一种规格尼龙轮更换为第二种规格尼龙轮,根据第二次打磨抛光所需的第二次打磨深度调节第二种规格尼龙轮的位置;

在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二次打磨抛光,直到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呈现出平滑过渡的凹坑。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激光刻码的打磨方法,通过使用第一种规格尼龙轮对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一次打磨,打磨掉激光刻码区处的刻码刻痕,通过使用第二种规格尼龙轮对激光刻码区处的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得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呈现平滑过渡的凹坑,不影响电池外观,从而提升了方形电池生产优率,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次打磨深度为0.1mm,第二次打磨深度为0.01mm。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次打磨深度为0.1mm,可以在待修复方形铝壳电池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处进行第一次打磨时,将第一次打磨深度调节为0.1mm,通过第一次打磨就可以一次性地将激光刻码的刻痕打磨掉,提升了打磨效率;第二次打磨深度为0.01mm,可以对该顶盖上的激光刻码区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得第二次打磨后的表面光滑无痕,提升了打磨抛光效率和打磨抛光品质。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激光刻码区包括在前后方向上依次相连的前段区i、中间段区ii和后段区iii,其中,前段区i与中间段区ii之间、中间段区ii与后段区iii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区;在第一次打磨过程中,第一步先打磨中间段区ii和前段区i,第二步再打磨中间断区和后段区iii;或者,第一步先打磨中间段区ii和后段区iii,第二步再打磨中间段区ii和前段区i。这样,通过第一次打磨,就可以使激光刻码区处的激光刻码的刻痕能够完全打磨掉。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在第二次打磨过程中,先打磨中间段区ii,再分别打磨前段区i和后段区iii。由此,可以使激光刻码区处第一次打磨后的表面上经过第二次打磨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容易形成平滑过渡的凹坑(如图8所示),提升了方形电池生产优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