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台车炉移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3632发布日期:2019-11-05 23:2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式台车炉移动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车炉的底座,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让台车炉内空气循环流动的移动底座。



背景技术:

台车炉主要用于高铬、高锰钢铸件、灰口铸铁件、球墨铸铁件、轧辊、钢球、破碎机锤头、耐磨衬板淬火、退火、时效以及各种机械零件热处理之用。

常见的台车炉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颅内不同位置温度不同的情况,而如果造成炉内的温度不同,这样就容易对物料热处理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如何在保证不占用台车炉内体积的情况下,让台车炉在工作的过程中,炉内的热空气循环从而让炉内的温度更加均匀是解决炉内温度不同的办法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台车炉移动底座,以达到在不占用台车炉内腔体积的情况下,让台车炉内的热空气实现循环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循环式台车炉移动底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安装有支脚,所述支脚的端部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循环腔,所述循环腔内安装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将所述循环腔分割为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进风腔,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出风腔,所述进风腔的顶部设置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贯通所述基座的顶面且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出风腔的顶部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贯通所述基座的顶面且与所述出风腔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座顶面的边缘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的面积与所述基座的顶面积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顶面安装有双向滑轨,所述双向滑轨上安装有遮挡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双向滑轨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之间的所述基座顶面,所述遮挡板的底面安装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所述基座的顶面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风腔与所述出风腔内的拐角均为圆角。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风腔与所述出风腔的内壁均安装有泡沫隔热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风腔内安装有除尘滤网。

本实用新型与常见的台车炉相比,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之一:通过在基座内开设进风腔和出风腔,将循环风机的电路从基座的底面或者侧面迁出,连通电源后,打开循环风机,让循环风机开始工作,这样讲出风腔内的空气输入到出风腔中,这样进风腔中的气压降低,从而将台车炉内的热空气从进风通道中抽入进风腔中,而出风腔中的气压增加,从而将出风腔内的气体从出风通道中排入台车炉的炉内,这样在循环风机持续工作的条件下,台车炉内的热空气不断的进入进风腔,再从出风腔喷出,从而让台车炉内的热空气开始运动,形成一个进出循环,同时物料还是依旧直接放置在基座的顶面,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在不占用台车炉内工作体积的条件下,让台车炉内的热空气得到循环,从而让台车炉在工作过程中,同时让内部热空气的运动让台车炉内的温度分布得更加的均匀,减少出现因炉内温度不均而造成对物料热处理影响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2-支脚、3-滚轮、4-循环腔、5-循环风机、7-进风通道、8-出风通道、9-支撑杆、10-支撑网、11-双向滑轨、12-遮挡板、13-橡胶层、14-泡沫隔热层、15-除尘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循环式台车炉移动底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1的底部焊接安装有支脚2,所述支脚2的端部转动安装有滚轮3,利用支脚2为基座1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利用滚轮3方便基座1的移动,所述基座1内设置有循环腔4,所述循环腔4内安装有循环风机5,所述循环风机5将所述循环腔4分割为进风腔41和出风腔42,所述循环风机5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进风腔41,所述循环风机5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出风腔42,所述进风腔4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通道7,所述进风通道7贯通所述基座1的顶面且与所述进风腔41连通,所述出风腔42的顶部设置有出风通道8,所述出风通道8贯通所述基座1的顶面且与所述出风腔4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基座1内开设进风腔41和出风腔42,将循环风机5的电路从基座1的底面或者侧面迁出,连通电源后,打开循环风机5,让循环风机5开始工作,这样讲出风腔42内的空气输入到出风腔42中,这样进风腔41中的气压降低,从而将台车炉内的热空气从进风通道7中抽入进风腔41中,而出风腔42中的气压增加,从而将出风腔42内的气体从出风通道8中排入台车炉的炉内,这样在循环风机5持续工作的条件下,台车炉内的热空气不断的进入进风腔41,再从出风腔42喷出,从而让台车炉内的热空气开始运动,形成一个进出循环,同时物料还是依旧直接放置在基座1的顶面,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在不占用台车炉内工作体积的条件下,让台车炉内的热空气得到循环,从而让台车炉在工作过程中,同时让内部热空气的运动让台车炉内的温度分布得更加的均匀,减少出现因炉内温度不均而造成对物料热处理影响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在基座1的顶面防止物料后,防止物料将进风通道7和出风通道8遮挡堵塞,所述基座1顶面的边缘焊接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杆9,通过所述支撑杆9安装有支撑网10,所述支撑网10的边缘通过前述支撑杆9支撑,并且支撑网10与支撑杆9焊接连接,同时所述支撑网10的面积与所述基座1的顶面积相同,这样支撑网10就能够将基座1的顶面完全覆盖,将需要热处理的物料防止在支撑网10上,让物料与基座1的顶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样就能够防止物料将进风通道7与出风通道8遮挡,从而让台车炉内空气的流通更加的顺畅,防止物料影响台车炉内空气的流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调节进风量和出风量,所述基座1的顶面安装有双向滑轨11,所述双向滑轨11上安装有遮挡板12,并且遮挡板12的一面能够遮挡部分进风通道7,与其相对的一面能够遮挡部分出风通道8,这样通过让遮挡板12在双向滑轨11上移动,从而调节贯通的进风通道7与出风通道8的数量,当贯通的进风通道7数量增加时,进风量变大,当出风通道8的数量增加时,在一定范围内的出风量增加,且当出风通道8数量减少时,从出风通道8中喷出的气体速度回变快,从而调节台车炉内空气流通的速度。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了让遮挡板12能够更好的调节出风通道8与进风通道7的贯通数量,所述双向滑轨11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7与所述出风通道8之间的所述基座1顶面,所述遮挡板12的底面安装有橡胶层13,所述橡胶层13与所述基座1的顶面接触,并且通过橡胶层13增加遮挡板12在遮挡部分进风通道7或者出风通道8时,遮挡板12的密封程度。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进风腔41与所述出风腔42内的拐角均为圆角。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在进风腔41或者出风腔42内由于拐角是支脚而出现死流影响空气流通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进风腔41与所述出风腔42的内壁均安装有泡沫隔热层14。泡沫隔热层14通过粘结或者在出风腔42以及进风腔41的内壁开设凹槽镶嵌的方式固定,这样通过泡沫隔热层14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台车炉内的热空气在经过进风腔41与出风腔42时发生的热损失,从而让进风腔41与出风腔42的保温效果更好。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进风腔41内安装有除尘滤网15,同时在进风腔41中向前安装除尘过滤网15,除尘过滤网15时安装在设置在前述泡沫隔热层14上的凹槽中的,这样利用除尘过滤网15能够让台车炉内的热空气在循环的过程中得到一次过滤除尘,从而让台车炉内的空气更加洁净,防止对物料热处理造成影响。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