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6614发布日期:2019-11-12 22:4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挡渣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炉内治炼产生大量熔融状态的炉渣,这些炉渣在后续过程中会随着钢水流入到钢包中,进而会造成:钢水回硫、回磷,影响钢水质量;增加铁合金的消耗,增加精炼造渣料的用量,延长精炼工序处理的时间。因此,在转炉出钢时,需采用转炉挡渣技术严格控制转炉的下渣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转炉挡渣技术也在不断成熟,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挡渣方法有:挡渣帽法、挡渣球法、挡渣塞法、挡渣镖法、气动挡渣法和滑板挡渣法。其中滑板挡渣法是在转炉出钢口末端安装滑动出钢机构,通过控制滑动框上滑板砖的流钢口与安装板上滑板砖的流钢口的相对位置,进而控制出钢机构的开启或关闭,达到控渣出钢的目的,即两流钢口相通时,转炉内部的钢水或者转炉渣能够从流钢口流出,当两孔发生错位不连通时,转炉内部的钢水或者转炉渣无法流出。

为了减少转炉出钢过程的下渣量,提高钢水的质量,对滑动出钢机构的结构设计要求严格,其中必须保证安装板和滑动框两者上的滑板砖安装以及接触的紧密性;在出钢过程中要控制滑动框在安装板上进行移动,且移动速度快,即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出钢机构的开启或者闭合,由于两块滑板砖分别安装在安装板和滑动框的内腔中,在滑动框的高速移动过程中,两块滑板砖相互摩擦,导致滑板砖在内腔中移动,造成滑板砖与安装板内壁(或滑动框内壁)相碰撞,进而导致滑板砖发生裂纹,影响出钢挡渣操作,进而影响钢水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其滑板砖1设计成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滑板砖1在安装板或者滑动框的内腔中移动,在滑板砖1的顶端上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通过拧动螺栓2,使得螺栓2带动螺栓2底端的压块3在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腔中移动,对滑板砖1进行压紧,并通过压块3两端的顶紧块4对滑板砖进行左右固定,使得滑板砖1固定在安装板或者滑动框的内腔中。但该压紧机构是通过拧动螺栓2对滑板砖1进行固定,由于螺栓2也位于安装板或者滑动框的内腔中移动,操作人员在对螺栓2进行转动时,安装板或者滑动框的内腔限制了转动的范围,操作人员必须对螺栓2进行反复转动操作,其整个操作过程繁琐,此外,在滑动框的高速移动过程中,由于两块滑板砖1相对移动,其摩擦力较大,易使螺栓2产生滑丝,造成滑板砖1固定不牢,影响出钢挡渣操作,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滑板砖压紧机构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调节单元,操作人员转动调节单元的螺纹杆,使转轴在螺纹杆上移动,带动与该转轴铰接的支撑杆转动,进而调节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的距离,对滑板砖压紧固定。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包括上压块、调节单元、下压块和活动楔块,其中,调节单元设置在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该调节单元包括螺纹杆、上支撑杆、第一转轴和下支撑杆,所述螺纹杆贯穿第一转轴且螺纹杆与第一转轴螺纹连接;所述上支撑杆的一端与上压块铰接,该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所述下支撑杆的一端与下压块铰接,该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所述下压块的两端分别对应铰接有一活动楔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限位块,所述螺纹杆一端嵌入所述限位块上开设的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安装于一滑行槽内,该滑行槽的长度方向与上压块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转轴分别位于螺纹杆的两端,且当螺纹杆自转时,两个第一转轴在螺纹杆上同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每个上支撑杆与上压块分别通过一第二转轴相连;每个下支撑杆与下压块分别通过一第三转轴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轮齿,两个第二转轴之间通过轮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轮齿,两个第三转轴之间通过轮齿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供第四转轴穿过的通孔,且第四转轴穿过对应侧的活动楔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压块上分别开设有定位孔,该定位孔与对应侧第四转轴所穿过的通孔连通,紧定件穿过对应定位孔后与第四转轴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活动楔块的外侧面为弧形面。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通过在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设有调节单元,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调节单元的螺纹杆,使螺纹杆上的第一转轴移动,带动与第一转轴铰接的上下支撑杆转动,进而改变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下压块在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腔中对滑板砖进行压紧操作;该结构设计简单,易于操作;此外,通过活动楔块对滑板砖的两侧进行限位固定,保证滑板砖在内腔中固定的更加牢。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转轴在螺纹杆上移动时其螺纹杆不发生左右移动,在螺纹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块,该螺纹杆一端嵌入限位块上开设的限位槽内,便于螺纹杆转动,此外,由于限位块的限制,使得螺纹杆无法进行左右移动,有利于第一转轴的移动。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由于第一转轴在螺纹杆上移动,其上下支撑杆在铰接的作用下转动,下压块相对于上压块的位置发生改变,即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由于移动过程中其螺纹杆也进行上下移动,为了保证螺纹杆进行上下移动,其限位块安装于一滑行槽内,该滑行槽位于安装板内壁(或滑动框内壁)上,且该滑行槽的长度方向与上压块相垂直,限位块沿滑行槽运动,即限位块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螺纹杆上下移动,保证螺纹杆转动的同时进行上下移动。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为了使整个装置运行的更加稳定,其第一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转轴分别位于螺纹杆的两端,且第一转轴上的上支撑杆与对边的下支撑杆相平行,四个支撑杆组成的形状为菱形,当螺纹杆转动时,两个第一转轴在螺纹杆上同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增大或者缩小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的距离,由于两个第一转轴运动方向相反,在滑动框的移动过程中,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不会影响滑板砖的固定,即不会影响出钢挡渣操作。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为了便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转动,上支撑杆通过第二转轴与上连接板铰接相连,下支撑杆通过第三转轴与下连接板铰接相连;此外,两第二转轴通过设有轮齿进行啮合,两第三转轴也通过设有轮齿进行啮合,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转动过程中,保证了两个上支撑杆、两个下支撑杆运行的同步性。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为了减小下压块在移动过程中,活动楔块与安装板内壁(或滑动框内壁)的摩擦力,其活动楔块的外侧面设计成弧形面,使得两者接触方式为线接触,便于活动楔块移动,对滑板砖进行压紧;此外,活动楔块活动连接在第四转轴上,便于夹持侧面倾角不同的滑板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滑板砖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螺纹杆与限位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压块的俯视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滑板砖;2、螺栓;3、压块;4、顶紧块;

100、上压块;101、固定孔;200、上连接板;300、调节单元;301、螺纹杆;302、第一转轴;303、上支撑杆;304、第二转轴;305、下支撑杆;306、第三转轴;307、限位块;400、下连接板;500、下压块;501、安装孔;502、凹槽;503、定位孔;600、第四转轴;700、活动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包括上压块100、调节单元300、下压块500和活动楔块700,其中,上压块100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固定孔101,固定螺栓穿过该固定孔101并与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壁相连,将上压块100固定在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腔中。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孔101可以沿上压块100的宽度方向上开设,也可以沿上压块100的高度方向上开设,其中当固定孔101沿上压块100的高度方向上开设时,固定螺栓穿过该固定孔101并与安装板(或滑动框)的顶部相连;作为一种优选,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孔101沿上压块100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本实施例中的调节单元300设置在上压块100与下压块500之间,用于调节上压块100与下压块500之间的距离。下压块500与上压块100平行设置,该下压块500的底部两端分别对应铰接有一活动楔块700,用于夹持滑板砖。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单元300包括螺纹杆301、上支撑杆303、第一转轴302和下支撑杆305,其中,第一转轴302沿其径向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301穿过第一转轴302上的螺纹孔,同时第一转轴302上的螺纹孔与螺纹杆301螺纹相配合。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上支撑杆303的一端与上压块100铰接,上支撑杆303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302铰接;同样的,本实施例中下支撑杆305的一端与下压块500铰接,该下支撑杆305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302铰接,从而当螺纹杆301自转时,第一转轴302在螺纹杆301上进行移动。上支撑杆303和下支撑杆305通过铰接分别与上压块100和下压块500相连,有利于上支撑杆303和下支撑杆305的转动。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压块100、螺纹杆301和下压块500三者相互平行,且上支撑杆303与螺纹杆301呈一定夹角,下支撑杆305也与螺纹杆301呈一定夹角。

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其装置在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螺纹杆301,使螺纹杆自转,第一转轴302在螺纹杆301上移动,由于第一转轴302与上支撑杆303和下支撑杆305分别铰接,当第一转轴302移动时,上支撑杆303和下支撑杆305即转动,使得上压块100与下压块50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即下压块500在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腔中上、下移动,工作时,下压块500向下移动对滑板砖进行压紧;此外,下压块500两端的活动楔块700对滑板砖的两侧进行限位固定,进一步保证了滑板砖在内腔中固定的更加牢。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实施例2

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基本同实施例1,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转轴302在螺纹杆301上移动时,螺纹杆301不发生左右移动,本实施例中在螺纹杆301的一端设有限位块307,且螺纹杆301一端嵌入限位块307上开设的限位槽内,限位块307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其限位槽的横截面为T形,且T形的顶端位于限位块307的内部,并在螺纹杆301与限位块307相连的一端设有与T形限位槽的顶端相配合的延伸块,由于延伸块与限位槽的限制,使得螺纹杆301只能进行转动,无法进行左右移动,便于第一转轴302在螺纹杆301上移动,进而改变上压块100与下压块500之间的距离。(即限位块307内开设有环形空腔,该环形空腔内设有可自由旋转的圆盘,该圆盘的中心点向外延伸并与螺纹杆301端部连接,由于环形空腔的限制,圆盘仅可自转而无法左右移动,从而确保螺纹杆301不发生左右移动。)

实施例3

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基本同实施例2,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由于上压块100固定在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壁上,螺纹杆301转动使得上压块100与下压块50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整个运动过程中,螺纹杆301和下压块500在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腔中上下移动,为了保证移动轨迹的准确性,其限位块307安装于一滑行槽内,该滑行槽位于安装板内壁或滑动框内壁上,且该滑行槽的长度方向与上压块100相垂直,限位块307被限制在滑行槽内运动,保证螺纹杆301在转动的同时进行上下移动。

实施例4

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基本同实施例3,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整个装置运行的更加稳定,其第一转轴3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转轴302分别位于螺纹杆301的两端,且第一转轴302上的上支撑杆303与对边的下支撑杆305相平行,四个支撑杆组成的形状为菱形,当螺纹杆301转动时,两个第一转轴302在螺纹杆301上同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增大或者缩小上压块100与下压块500之间的距离,由于两个第一转轴302运动方向相反,使得在滑动框移动过程中,四个支撑杆组成的菱形结构被锁死,不易导致上压块100与下压块500之间的距离再改变,从而不会影响滑板砖的固定,即不会影响出钢挡渣操作。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位于螺纹杆301两端运动方向相反,其螺纹杆301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一转轴302上的螺纹孔中的螺纹旋向相同,螺纹杆301转动时,在螺纹的作用下,两第一转轴302的移动方向相反,使得上支撑杆303和下支撑杆305运动,增大或者减小上压块100与下压块500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加工成本,将两个第一转轴302上的螺纹孔中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杆301的旋向只朝着一个方向。当螺纹杆301转动时,位于两端的第一转轴302运动,使得与同一个第一转轴302铰接的上支撑杆303和下支撑杆305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结合图2,当位于螺纹杆301左侧的第一转轴302向左侧移动时,与之铰接的上支撑杆303顺时针转动,与之铰接的下支撑杆305逆时针转动;与此同时,位于螺纹杆301右侧第一转轴302向右侧移动,与之铰接的上支撑杆303逆时针转动,与之铰接的下支撑杆305顺时针转动,导致下压块500在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腔中向上移动。同理,位于螺纹杆301左侧的第一转轴302向右侧移动时,与之铰接的上支撑杆303逆时针转动,与之铰接的下支撑杆305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位于螺纹杆301右侧第一转轴302向左侧移动,与之铰接的上支撑杆303顺时针转动,与之铰接的下支撑杆305逆时针转动,导致下压块500在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腔中向下移动,对滑板砖进行压紧。

实施例5

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基本同实施例4,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上支撑杆303和下支撑杆305转动,每个上支撑杆303与上压块100分别通过一第二转轴304铰接相连;每个下支撑杆305与下压块500分别通过一第三转轴306铰接相连。

此外,为了保证了两个上支撑杆303、两个下支撑杆305运行的同步性,在两个第二转轴304上设有轮齿,两个第二转轴304之间通过轮齿相互啮合;同理,两个第三转轴306上也设有轮齿,两个第三转轴306之间通过轮齿相互啮合。当上支撑杆303、下支撑杆305转动时,在轮齿的作用下,共同进行转动,保证下压块500移动过程中,始终与上压块100相平行,有利于滑板砖的夹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杆303的一端通过上连接板200与上压块100相连,该上连接板20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压块100上,且本实施例中的上连接板200的横截面为U形,并在上连接板200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孔,第二转轴304插入到该孔中,且穿过上支撑杆303,使得上支撑杆303能够以第二转轴304为中心进行转动。

同样的,结合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下支撑杆305的一端通过下连接板400与下压块500相连,该下连接板400通过螺栓穿过下连接板400上的孔和下压块500上表面开设的安装孔501中,将下连接板400固定在下压块500上;且本实施例中的下连接板400的横截面也为U形,并在下连接板400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孔,第三转轴306插入到该孔中,且穿过下支撑杆305,使得下支撑杆305能够以第三转轴306为中心进行转动。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杆303与第二转轴304固定相连,上支撑杆303转动的同时,第二转轴304也进行转动,在第二转轴304上的轮齿作用下,两个第二转轴304进行同步转动;同理,下支撑杆305与第三转轴306固定相连,下支撑杆305转动的同时,第三转轴306也进行转动,在第三转轴306上的轮齿作用下,两个第三转轴306进行同步转动。

实施例6

结合图2和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基本同实施例5,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下压块500高度方向上开设有凹槽502,并在下压块500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与凹槽502相连通,活动楔块700的上端位于凹槽502中,第四转轴600穿过该通孔以及活动楔块700的上端,使得活动楔块700能够以第四转轴600为中心进行转动,便于夹持侧面倾角不同的滑板砖。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本装置设置在安装板或者滑动框的内腔中,由于内壁的作用使得活动楔块700能够对滑板砖进行夹紧。

实施例7

结合图2和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基本同实施例6,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活动楔块700在转动的过程中第四转轴600也跟着转动,在下压块500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503,该定位孔503与对应侧的第四转轴600所穿过的通孔相连通,紧定件如紧定螺钉或者销穿过该定位孔503与第四转轴600接触,使得第四转轴600固定在下压块500上。

本实施例中的接触为第四转轴600上开设有一凹槽,紧定件插入到该凹槽内,由于凹槽的限制使得第四转轴600无法转动。

实施例8

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砖压下装置,基本同实施例5,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活动楔块700的外侧面设计成弧形面,即背离夹持滑板砖的一侧面设计成弧形面,使得活动楔块700与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壁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下压块500在内腔中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面接触而言,其活动楔块700与安装板内壁(或滑动框内壁)的摩擦力小,便于活动楔块700移动,对滑板砖进行压紧。此外,由于活动楔块700活动连接在第四转轴600上,在夹持侧面倾角不同的滑板砖时,始终保证弧形侧面始终与安装板(或滑动框)的内壁呈线接触。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