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用钢筋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2180发布日期:2020-03-27 12:5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用钢筋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具,尤其是一种土木工程用钢筋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是现今在建筑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受拉材料,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钢筋常常直接堆放在施工现场,而施工的工期大多较长,因此钢筋长时间的经历风吹雨淋表面极易生锈,而生锈的钢筋表面的铁锈如果不及时除去的话不仅会加速钢筋的锈蚀,同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也会变差,因此要对钢筋表面进行除锈。而现有的工地上大多采用人工除锈的方式,即施工人员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钢筋表面,从而达到除锈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不仅除锈效果较差、除锈不均匀、除锈效率低,同时浪费了较多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钢筋除锈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钢筋除锈装置,包括底板、放置桌、电机一、电机二、转轮一、转轮二、转轮三、转轮四、转轮五、皮带一、皮带二、洗刷箱、供料槽、回收槽、电泵、进液管、出液管、两个立板、两个滚轮、两个转轴、多个钢丝刷以及两个轴杆一,所述底板与放置桌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桌的上端与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轮四以及转轮五通过皮带二传动连接,所述转轮四和转轮五分别与对应的滚轮同轴固定套装在对应的轴杆一上,其中一个所述轴杆一的一端与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轴杆一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立板转动连接,所述洗刷箱设置在两个所述滚轮之间且下端与放置桌固定连接,洗刷箱的左右两侧对应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洗刷箱一侧板的内部设有贯穿其下表面的液体通道一,洗刷箱的下端设有出液孔,所述两个转轴水平上下并列设置在洗刷箱内且两端均与洗刷箱转动连接,每个转轴的内部均设有液体通道二且外壁均设有多个与所述液体通道二相连通的高压喷头,每个所述高压喷头的外侧均固定有钢丝刷,两个转轴的液体通道二均与洗刷箱的液体通道一连通设置,所述液体通道一与进液管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与电泵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所述电泵放置在供料槽内,所述出液孔与出液管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所述出液管的出液端放置在回收槽内,所述供料槽和回收槽均放置在底板上,供料槽内装有除锈剂;所述电机二水平设置且固定在洗刷箱的上端,电机二的输出轴与转轮一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轮一与转轮二和转轮三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所述转轮二和转轮三分别固定套装在对应的转轴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清洗箱,清洗箱内设置了带有钢丝刷的转轴,转轴内部设有液体通道二,外壁上设有高压喷头,实现了浇灌除锈剂和钢丝刷除锈的同步进行,除锈效果好、除锈均匀,提高了除锈效率,节约了劳动力,此外,设置了擦拭筒,便于擦拭残留的除锈剂和锈液,使除锈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土木工程用钢筋除锈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是洗刷箱、滚轮、转轮四、转轮五、皮带二、擦拭筒、齿圈、蜗杆、固定架、大齿轮以及小齿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钢筋除锈装置,包括底板2、放置桌3、电机一6-1、电机二6-2、转轮一7-1、转轮二7-2、转轮三7-3、转轮四7-4、转轮五7-6、皮带一8-1、皮带二8-2、洗刷箱12、供料槽14-1、回收槽14-2、电泵17、进液管18-1、出液管18-2、两个立板4、两个滚轮5、两个转轴15、多个钢丝刷16以及两个轴杆一20-1,所述底板2与放置桌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桌3的上端与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立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轮四7-4以及转轮五7-6通过皮带二8-2传动连接,所述转轮四7-4和转轮五7-6分别与对应的滚轮5同轴固定套装在对应的轴杆一20-1上,其中一个所述轴杆一20-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一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轴杆一20-1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立板4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所述洗刷箱12设置在两个所述滚轮5之间且下端与放置桌3固定连接,洗刷箱12的左右两侧对应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洗刷箱12一侧板的内部设有贯穿其下表面的液体通道一d,洗刷箱12的下端设有出液孔c,所述两个转轴15水平上下并列设置在洗刷箱12内且两端均与洗刷箱12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每个转轴15的内部均设有液体通道二a且外壁均设有多个与所述液体通道二a相连通的高压喷头b,每个所述高压喷头b的外侧均固定有钢丝刷16,两个转轴15的液体通道二a均与洗刷箱12的液体通道一d连通设置,所述液体通道一d与进液管18-1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所述进液管18-1的进液端与电泵17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所述电泵17放置在供料槽14-1内,所述出液孔c与出液管18-2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所述出液管18-2的出液端放置在回收槽14-2内,所述供料槽14-1和回收槽14-2均放置在底板2上,供料槽14-1内装有除锈剂;所述电机二6-2水平设置且固定在洗刷箱12的上端,电机二6-2的输出轴与转轮一7-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轮一7-1与转轮二7-2和转轮三7-3通过皮带一8-1传动连接,所述转轮二7-2和转轮三7-3分别固定套装在对应的转轴15的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底板2的下端固定有四个脚轮1。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四个脚轮1均为万向锁紧脚轮且呈矩形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2、3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大齿轮7-5、小齿轮7-7、擦拭筒10、齿圈11-1、蜗杆11-2、擦拭布19、轴杆二20-2、转轮六以及两个固定架9;所述转轮六设置在转轮四7-4与转轮五7-6之间且通过皮带二8-2与转轮四7-4以及转轮五7-6传动连接,转轮六与大齿轮7-5同轴固定套装在轴杆二20-2上,所述大齿轮7-5与小齿轮7-7啮合连接,所述小齿轮7-7同轴固定套装在蜗杆11-2上,所述轴杆二20-2以及蜗杆11-2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立板4通过轴承三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1-2与竖直设置的齿圈11-1啮合连接,所述齿圈11-1固定套装在擦拭筒10外侧的中部,所述擦拭筒10外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架9的一端通过轴承四转动连接,所述两个固定架9的另一端均与两个立板4固定连接,擦拭筒10的左右两侧对应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擦拭筒10的进料口与洗刷箱12的出料口对应设置,擦拭筒10的内部紧密地填充有擦拭布19,所述擦拭布19的中部设有过料口。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同时开启电泵17、电机一6-1以及电机二6-2的电源;接通电泵17的电源,使除锈剂依次通过进液管18-1、液体通道一d以及液体通道二a后,从两个转轴15的多个高压喷头b流出;电机二6-2输出轴的转动,带动转轮一7-1转动,继而通过皮带一8-1带动转轮二7-2和转轮三7-3转动,继而带动两个转轴15转动,实现一边浇灌除锈剂,一边用钢丝刷16除锈;电机一6-1的转动,带动对应的一个轴杆一20-1转动,继而带动对应的滚轮5转动,同时在皮带二8-2的作用下,带动大齿轮7-5以及两个滚轮5同时转动,大齿轮7-5带动小齿轮7-7加速转动,继而带动擦拭筒10转动。将钢筋13放置在与洗刷箱12相邻的滚轮5上,且一端伸入至洗刷箱12的进料口内,滚轮5的转动将带动钢筋13自动伸入至洗刷箱12内,钢筋13伸入至洗刷箱12内后,在除锈剂和钢丝刷16的作用下实现除锈,当钢筋13的一端伸出至洗刷箱12后,会进入至擦拭筒10内,在擦拭布19的作用下,将除锈剂以及锈液进行擦拭,使除锈更彻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