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0825发布日期:2020-07-17 15:3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截止阀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



背景技术:

截止阀又称截门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所以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瓣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漏。当介质由阀瓣下方进入阀门时,操作力所需要克服的阻力,是阀杆和填料的摩擦力与由介质的压力所产生的推力,关阀门的力比开阀门的力大,所以阀杆的直径要大,否则会发生阀杆顶弯的故障。截止阀在温差较大的地方使用时,对截止阀的性能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截止阀进行专项研发。

但是现有的针对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基本没有,大都采用普通的模具进行试验,铸造上模和铸造下模的安装和拆卸不便,影响模具的修改作业过程,进而影响研发效率,同时,在铸造过程中,不能对成型的截止阀的适用温差进行测试,使得研发过程较为被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解决了现有的针对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基本没有,大都采用普通的模具进行试验,铸造上模和铸造下模的安装和拆卸不便,影响模具的修改作业过程,进而影响研发效率,以及在铸造过程中,不能对成型的截止阀的适用温差进行测试,使得研发过程较为被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包括固定底座板、上模固定座和下模固定座,所述固定底座板上方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下模固定座,所述下模固定座外围成型有固定孔,所述下模固定座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铸造下模,所述下模固定座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模固定座,所述上模固定座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铸造上模,所述上模固定座上方设置有浇铸杯,所述浇铸杯与所述铸造上模连通,所述浇铸杯一侧焊接有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所述铸造上模和所述铸造下模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方便对所述铸造上模和所述铸造下模的更换改造,为研发提供便利,节约实验时长,提高研发效率,所述吊环可以方便对所述上模固定座以及所述铸造上模的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固定座和所述下模固定座侧壁上均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上模固定座和所述下模固定座通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连接板配合,将所述上模固定座和所述下模固定座固定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固定座一侧壁上插接有下模冷却进水管,所述下模冷却进水管上方插接有下模冷却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冷却进水管与外部的冷却水源输送管路连接,所述下模冷却出水管与外部的冷却水源收集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固定座内部所述铸造下模外围镶嵌有下模冷却循环管,所述下模冷却循环管与所述下模冷却进水管和下模冷却出水管均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冷却循环管内部的冷却水源循环流动,可以对所述铸造下模快速冷却,进而提高所述铸造下模的冷却速率,有助于对铸造的截止阀的适用温差进行预先测试,提前对研发产品进行检测,为研发作业提供支持。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固定座一侧壁上插接有上模冷却进水管,所述上模冷却进水管上方插接有上模冷却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冷却进水管与外部的冷却水源输送管路连接,所述上模冷却出水管与外部的冷却水源收集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固定座内部所述铸造上模外围镶嵌有上模冷却循环管,所述上模冷却循环管与所述上模冷却进水管和上模冷却出水管均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铸造上模冷却循环管内部的冷却水源循环流动,可以对所述铸造上模快速冷却,进而提高所述铸造上模的冷却速率,有助于对铸造的截止阀的适用温差进行预先测试,提前对研发产品进行检测,为研发作业提供支持。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固定座上房外围过盈连接有定位柱,所述上模固定座下方外围成型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配合,为所述铸造上模和所述铸造下模的合模提供定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针对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基本没有,大都采用普通的模具进行试验,铸造上模和铸造下模的安装和拆卸不便,影响模具的修改作业过程,进而影响研发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铸造上模和铸造下模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方便对铸造上模和铸造下模的更换改造,为研发提供便利,节约实验时长,提高研发效率;

2、为解决现有的针对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在铸造过程中,不能对成型的截止阀的适用温差进行测试,使得研发过程较为被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模冷却循环管和上模冷却循环管,可以对铸造上模和铸造下模进行快速冷却,有助于对铸造的截止阀的适用温差进行预先测试,提前对研发产品进行检测,为研发作业提供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中铸造下模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中铸造上模的主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固定底座板;2、固定孔;3、下模固定座;4、上模固定座;5、连接板;6、连接螺栓;7、浇铸杯;8、下模冷却进水管;9、下模冷却出水管;10、下模冷却循环管;11、上模冷却进水管;12、上模冷却出水管;13、上模冷却循环管;14、铸造下模;15、铸造上模;16、定位孔;17、定位柱;18、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适用温差大的截止阀研发用模具,包括固定底座板1、上模固定座4和下模固定座3,固定底座板1上方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固定座3,下模固定座3外围成型有固定孔2,下模固定座3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铸造下模14,下模固定座3上方设置有上模固定座4,上模固定座4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铸造上模15,上模固定座4上方设置有浇铸杯7,浇铸杯7与铸造上模15连通,浇铸杯7一侧焊接有吊环18,可以实现对铸造上模15和铸造下模14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方便对铸造上模15和铸造下模14的更换改造,为研发提供便利,节约实验时长,提高研发效率,吊环18可以方便对上模固定座4以及铸造上模15的拆卸。

上模固定座4和下模固定座3侧壁上均焊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6,上模固定座4和下模固定座3通过连接板5和连接螺栓6连接,可以通过连接螺栓6与连接板5配合,将上模固定座4和下模固定座3固定牢固。

下模固定座3一侧壁上插接有下模冷却进水管8,下模冷却进水管8上方插接有下模冷却出水管9,下模冷却进水管8与外部的冷却水源输送管路连接,下模冷却出水管9与外部的冷却水源收集管路连接。

下模固定座3内部铸造下模14外围镶嵌有下模冷却循环管10,下模冷却循环管10与下模冷却进水管8和下模冷却出水管9均通过螺纹连接,下模冷却循环管10内部的冷却水源循环流动,可以对铸造下模14快速冷却,进而提高铸造下模14的冷却速率,有助于对铸造的截止阀的适用温差进行预先测试,提前对研发产品进行检测,为研发作业提供支持。

上模固定座4一侧壁上插接有上模冷却进水管11,上模冷却进水管11上方插接有上模冷却出水管12,上模冷却进水管11与外部的冷却水源输送管路连接,上模冷却出水管12与外部的冷却水源收集管路连接。

上模固定座4内部铸造上模15外围镶嵌有上模冷却循环管13,上模冷却循环管13与上模冷却进水管11和上模冷却出水管12均通过螺纹连接,铸造上模15冷却循环管13内部的冷却水源循环流动,可以对铸造上模15快速冷却,进而提高铸造上模15的冷却速率,有助于对铸造的截止阀的适用温差进行预先测试,提前对研发产品进行检测,为研发作业提供支持。

下模固定座3上房外围过盈连接有定位柱17,上模固定座4下方外围成型有定位孔16,定位柱17与定位孔16滑动连接,定位孔16和定位柱17配合,为铸造上模15和铸造下模14的合模提供定位。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此截止阀研发用模具时,先将铸造上模15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模固定座4内部,将铸造下模14通过螺钉固定在下模固定座3内部,然后在定位孔16和定位柱17的导向作用下,进行合模,通过连接螺栓6将铸造上模15和铸造下模14压紧,然后,将下模冷却进水管8上方插接有下模冷却出水管9,下模冷却进水管8与外部的冷却水源输送管路连接,下模冷却出水管9与外部的冷却水源收集管路连接,上模冷却进水管11与外部的冷却水源输送管路连接,上模冷却出水管12与外部的冷却水源收集管路连接,通过浇铸杯7向此模具内部浇铸原料,浇铸完毕后,下模冷却循环管10内部的冷却水源循环流动,可以对铸造下模14快速冷却,铸造上模15冷却循环管13内部的冷却水源循环流动,可以对铸造上模15快速冷却,进而提高铸造上模15的冷却速率,有助于对铸造的截止阀的适用温差进行预先测试,提前对研发产品进行检测,为研发作业提供支持,实验完毕需要改进模具时,可以实现对铸造上模15和铸造下模14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方便对铸造上模15和铸造下模14的更换改造,为研发提供便利,节约实验时长,提高研发效率。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