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58930发布日期:2021-01-05 22:3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阀体作为控制流体介质的流动或停止,并控制流量的物体,其制造是以自动泵阀体为固定模型的压铸模具,通过向其内部进行注塑,使铸造出完整的阀体成品。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存在以下不足:

从浇筑口向内部模型进行注塑热熔塑性流体过程中,由于流体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小气泡,就会造成流动速度减缓,其流速减慢,导致气泡不易被压实,使成型后的阀体成品会有小气孔。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其结构设有顶板、动模板、定模板、垫底板,所述顶板与动模板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顶板的上方位置,所述定模板活动卡合在动模板的下方,所述顶板与定模板贯通连接,所述垫底板活动卡合在定模板的下方位置。

所述定模板设有阀体模型、托架、透气孔,所述阀体模型固定安装在托架的上方,所述透气孔位于托架两侧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设有实板体、浇道、卡合柱,所述实板体与顶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浇道设在顶板的中间段位置,所述卡合柱贯穿过实板体的两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浇道设有灌浇端口、多流区、注浇道,所述多流区贯通连接于灌浇端口的外侧,所述注浇道位于灌浇端口的下方,所述多流区与注浇道相贯通,所述多流区设有两个,关于注浇道呈对称结构,所述多流区呈台阶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流区设有侧流口、侧流腔、导流弧块、底撑块、滑流台,所述侧流口与多流区为一体化结构且位于多流区的内侧边缘端,所述侧流腔与侧流口相贯通,所述导流弧块嵌入安装在侧流腔中,所述底撑块固定安装在滑流台的下方位置,所述滑流台嵌入安装在侧流腔内部,所述滑流台位于导流弧块下方且活动配合,所述侧流口、侧流腔均设有三个,所述导流弧块设有两个,为弧状硅胶材质,其柔软度较弱并且可耐高温,所述滑流台为波浪形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流台设有辅滑块、弧扣块、滚珠、弹簧、密封片、硬滑道,所述辅滑块的顶端与弧扣块活动连接,所述滚珠活动于辅滑块、弧扣块内侧,所述弹簧连接在弧扣块的底部位置,所述辅滑块与弧扣块通过滚珠、弹簧活动配合,所述辅滑块的中下端与密封片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硬滑道与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辅滑块设有一个且设在滑流台的顶端位置,所述辅滑块呈勾状,以上顶端为支点做摆动,所述密封片为可伸展折叠的百叶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浇道设有侧腔、气囊体、软扯带、穿梭体,所述气囊体嵌入安装在侧腔的内部,所述软扯带连接在气囊体之间,所述穿梭体活动卡合于气囊体前端且活动配合,所述穿梭体与侧腔活动配合,所述气囊体、穿梭体均设有六个,每个所述侧腔内部设有三个气囊体,所述气囊体为塑性弹性体,具有高弹性性质,所述软扯带为软橡胶,具有较高的拉扯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梭体设有梭头、密封瓣、连接底盘、转轮,所述密封瓣连接在梭头的两端,所述梭头与转轮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连接底盘连接在梭头的末端位置,所述梭头与连接底盘通过转轮活动配合,所述梭头呈梭子头状态,所述密封瓣为软橡胶材质,具有高柔软性,可被拉伸和压缩,且在梭头活动时对其有密封性,所述连接底盘呈半圆状底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部分流体从侧流口流进,顺着导流弧块滑到滑流台上,上顶端的滚珠受压不断做摆动活动,使流体在流落后,其内部气泡会有所位置变化,并作为辅助流体的滑动力,使流体可以迅速再顺着滑流台滑流,同时,通过滑流台的三段波纹状设计,流体在流动时,流速不同,流体之间会有堆流段和散流段,使得流体内携带的小气泡不断位移而较为容易破灭。

2.通过部分流体从多流区流出,对穿梭体冲流,产生冲压力,使得其向侧腔内部凹挤,连接底盘对气囊体挤压,气囊体之间由软扯带而相贯通,使得气囊体之间不断起伏,带动穿梭体不断做凹进凸出活动,从而使梭头对流体不断进行穿插活动,对流体内的气泡进行击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压铸模具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顶板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浇道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多流区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滑流台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注浇道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穿梭体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垫底板-4、阀体模型-31、托架-32、透气孔-33、实板体-11、浇道-12、卡合柱-13、灌浇端口-121、多流区-122、注浇道-123、侧流口-221、侧流腔-222、导流弧块-223、底撑块-224、滑流台-225、辅滑块-251、弧扣块-252、滚珠-253、弹簧-254、密封片-255、硬滑道-256、侧腔-231、气囊体-232、软扯带-233、穿梭体-234、梭头-341、密封瓣-342、连接底盘-343、转轮-34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其结构设有顶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垫底板4,所述顶板1与动模板2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顶板1的上方位置,所述定模板3活动卡合在动模板2的下方,所述顶板1与定模板3贯通连接,所述垫底板4活动卡合在定模板3的下方位置。

所述定模板3设有阀体模型31、托架32、透气孔33,所述阀体模型31固定安装在托架32的上方,所述透气孔33位于托架32两侧位置。

其中,所述顶板1设有实板体11、浇道12、卡合柱13,所述实板体11与顶板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浇道12设在顶板1的中间段位置,所述卡合柱13贯穿过实板体11的两端。

其中,所述浇道12设有灌浇端口121、多流区122、注浇道123,所述多流区122贯通连接于灌浇端口121的外侧,所述注浇道123位于灌浇端口121的下方,所述多流区122与注浇道123相贯通,所述多流区122设有两个,关于注浇道123呈对称结构,所述多流区122呈台阶状,增加流体的流进口,多方位改变流体内的气泡位置,利于在流动中气泡的消失。

其中,所述多流区122设有侧流口221、侧流腔222、导流弧块223、底撑块224、滑流台225,所述侧流口221与多流区122为一体化结构且位于多流区122的内侧边缘端,所述侧流腔222与侧流口221相贯通,所述导流弧块223嵌入安装在侧流腔222中,所述底撑块224固定安装在滑流台225的下方位置,所述滑流台225嵌入安装在侧流腔222内部,所述滑流台225位于导流弧块223下方且活动配合,所述侧流口221、侧流腔222均设有三个,所述导流弧块223设有两个,为弧状硅胶材质,其柔软度较弱并且可耐高温,所述滑流台225为波浪形态,所述导流弧块223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避免流体直接的下落力过大,造成气泡产生,滑流台225便于流体滑流的同时,控制流体分段区流速,使气泡位置变化而较容易消失。

其中,所述滑流台225设有辅滑块251、弧扣块252、滚珠253、弹簧254、密封片255、硬滑道256,所述辅滑块251的顶端与弧扣块252活动连接,所述滚珠253活动于辅滑块251、弧扣块252内侧,所述弹簧254连接在弧扣块252的底部位置,所述辅滑块251与弧扣块252通过滚珠253、弹簧254活动配合,所述辅滑块251的中下端与密封片255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硬滑道256与22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辅滑块251设有一个且设在滑流台225的顶端位置,所述辅滑块251呈勾状,以上顶端为支点做摆动,所述密封片255为可伸展折叠的百叶片,所述辅滑块251作为流体滑流的第一辅助力,使最先下落的流体不会堆流在顶部,密封片255为辅滑块251起到与硬滑道256之间密封连接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人员通过将动模板2卡合在定模板3上方,而后向灌浇端口121浇筑热熔流体材料,由于部分流体从侧流口221流进,顺着导流弧块223滑到滑流台225上,上顶端的滚珠253受压,以上端为支点,与弧扣块252配合转动,而使弧扣块252不断做弧向摆动活动,使流体在流落后,其内部气泡会有所位置变化,并作为辅助流体的滑动力,使流体可以迅速再顺着滑流台225滑流,同时,通过滑流台225的三段波纹状设计,流体在流动时,流速不同,流体之间会有堆流段和散流段,使得流体内携带的小气泡不断位移而较为容易消失。

实施例2:

如附图7至附图8所示:

其中,所述注浇道123设有侧腔231、气囊体232、软扯带233、穿梭体234,所述气囊体232嵌入安装在侧腔231的内部,所述软扯带233连接在气囊体232之间,所述穿梭体234活动卡合于气囊体232前端且活动配合,所述穿梭体234与侧腔231活动配合,所述气囊体232、穿梭体234均设有六个,每个所述侧腔231内部设有三个气囊体232,所述气囊体232为塑性弹性体,具有高弹性性质,所述软扯带233为软橡胶,具有较高的拉扯性,所述气囊体232受压,通过软扯带233将气传导到另一个气囊体232,由于相贯通连接配合,使得气囊体232受挤压时不断做起伏活动。

其中,所述穿梭体234设有梭头341、密封瓣342、连接底盘343、转轮344,所述密封瓣342连接在梭头341的两端,所述梭头341与转轮344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连接底盘343连接在梭头341的末端位置,所述梭头341与连接底盘343通过转轮344活动配合,所述梭头341呈梭子头状态,所述密封瓣342为软橡胶材质,具有高柔软性,可被拉伸和压缩,且在梭头341活动时对其有密封性,所述连接底盘343呈半圆状底盘,所述梭头341的梭子头设计减小穿插流体过程中的阻力,便于在流体中快速将气泡击破。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通过部分流体从多流区122流出,对穿梭体234冲流,两侧产生冲压力,使得穿梭体234向侧腔231内部凹挤,连接底盘343带动整体对气囊体232挤压,密封瓣342始终连接在梭头341外端做伸展压缩活动,使梭头341不受阻碍的做来回活动,气囊体232之间由软扯带233而相贯通,使得气囊体232之间不断起伏,而带动穿梭体234不断做凹进凸出活动,从而使梭头341对流体不断进行穿插活动,对流体内的气泡进行搅动的同时将气泡击破。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