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热炉冶炼普通硅锰合金快速转炼高硅硅锰合金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7822发布日期:2021-03-02 15:0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0001]
矿热炉冶炼普通硅锰合金快速转炼高硅硅锰合金的工艺,本发明属于铁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硅锰合金不同品种之间的转炼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硅锰合金是由锰、硅、铁及少量碳和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是一种用途较广、产量较大的铁合金。锰硅合金是炼钢常用的复合脱氧剂,又是生产中低碳锰铁和电硅热法生产金属锰的还原剂。
[0003]
高硅硅锰,也叫低碳硅锰。作为名称上区别于普通硅锰,首先在于元素成分上与普通硅锰的区别:高硅硅锰一般含硅高(si>22%),杂质fe、c、p等含量低(c<0.5%、p<0.15%)。
[0004]
普通硅锰合金的生产工艺:锰矿石、硅石、碳质还原剂(焦炭)等,在配料站按治炼工艺要求进行称量配料,混匀后,通过上料系统、布料系统及下料管加到电炉内,供电治炼。电炉为连续还原冶炼,定时间歇出铁出渣。出炉的铁水铸锭成形,经精整破碎加工后,产品散装或包装出厂,大量的炉渣需进行水淬处理。
[0005]
还原电炉是铁合金的主要治炼设备,主要原料是矿石和炭质还原剂。含硅、锰的矿石和炭质原料在电炉中靠电弧放电作用发生还原反应,加热熔炼物料及反应所需的能量为电能。原料入炉后,在电炉炉温高达摄氏2000多度的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产品。
[0006]
冶炼普通硅锰和高硅硅锰主体工艺大致相同,在正常冶炼过程中,采用常规的转炼工艺过渡期长、合金质量兑现率低、指标差。同时在冶炼过程中,随着炉温的升高,硅的还原率提升,炉渣碱度会成上升趋势,炉体及炉底温度大幅度上涨,炉眼冲刷侵蚀加剧,常常出现炉眼堵不住、炉体烧穿漏铁等事故,严重制约至矿热炉安全生产,同时对产量指标和质量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矿热炉冶炼普通硅锰合金快速转炼高硅硅锰合金的工艺,以解决普通硅锰转炼高硅硅锰过渡期长、过渡产品多的问题。
[0008]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矿热炉冶炼普通硅锰合金快速转炼高硅硅锰合金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0]
(1)配料;
[0011]
(2)转炼前准备:转炼前3天开始调整矿热炉炉况,深插电极,电极限位处于中下限位置,增加配碳量,提高矿热炉炉温,普通硅锰合金中的硅含量由17.5%提升至18.5%以上;
[0012]
(3)焦炭种类调整:转炼前1-2天按重量比配入48%-52%低磷焦进入矿热炉炉内循环,转炼前普硅合金磷含量的重量比降低38%-42%;
[0013]
(4)转炼前1天,降低锰矿原料料仓的储料量至40%以内、焦炭料仓储料量控制在
50%以内,保证高硅硅锰物料能同时入矿热炉,高硅硅锰物料投料前1.5-2.5小时开始降低矿热炉冶炼料面,将冶炼料面降到矿热炉炉壳以下200-300mm,矿热炉炉顶炉料仓普硅物料全部拉空;(5)转炼过渡期炉渣碱度为常规冶炼时碱度的1.1倍;
[0014]
(6)耗电量达到单炉耗电量70%-75%时打开炉眼出铁,出铁时间不低于40min;具体可根据矿热炉炉型大小进行微调,保证渣铁排放到位避免煮渣;
[0015]
(7)矿热炉外脱磷,矿热炉出铁过程中,当铁水包内渣铁液面达到1/3时,开始人工附加石灰粉或萤石粉,直至高硅硅锰合金中p成分达标后停止附加。
[0016]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转炼前的炉况调整,可以有效提升普通硅锰合金的硅成分,为转炼高硅硅锰创造条件;转炼前1-2天提前配加低磷焦,稀释炉内磷浓度,最大限度降低炉料磷含量,为合金磷成分快速达标奠定了基础;投入高硅硅锰料比前,将炉顶料仓拉空,同时适当降低炉内料面,有利于高硅硅锰炉料直接进入炉内进行冶炼,缩短转炼流程,加快了炉料进入冶炼环节;过渡期提高炉渣碱度可缓解增碳提硅过程中炉前出铁难度,缩短出铁时间,稳定生产组织并降低劳动轻度;增加换炉眼频次可提高炉内熔池活跃性,为合金还原创造良好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炉铁外护措施的跟进,为冶炼高硅提温提高了保障,保证了冶炼期间炉体的安全;缩短转炼过渡期至一天以内,合金质量兑现率提升20%以上,回收率升高2%左右,过渡产品少,各类消耗大幅度降低。
[0017]
优选的,步骤(1)中,配料包括锰矿配料和焦炭配料,锰矿配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低磷低铁锰矿35-45份,低磷高碱度中品锰矿45-50份,自产渣10-15份,焦炭配料,按重量份计,粒度20-40mm的低磷焦55-60份,粒度10-30mm的化工焦40-45份。
[0018]
更为优选的,步骤(1)中,配料包括锰矿配料和焦炭配料,锰矿配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低磷低铁锰矿40份,低磷高碱度中品锰矿43份,自产渣12份,焦炭配料,按重量份计,粒度30mm的低磷焦58份,粒度20mm的化工焦42份。
[0019]
优选的,低磷焦中磷含量0.01%以下。
[0020]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配料还包括焦炭10-15份,硅石8-12份。
[0021]
更为优选的,配料为前100-150批的物料。
[0022]
优选的,步骤(2)中提高矿热炉炉温具体为矿热炉内铁水温度由1520℃-1550℃提高至1570℃以上。
[0023]
优选的,常规冶炼时碱度为0.6-0.7。
[0024]
优选的,步骤(7)中,石灰粉或萤石粉的附加量为每矿热炉80-100kg。
[0025]
优选的,步骤(2)中配碳量按配料的重量比增加1.8%-2.2%。
[0026]
优选的,骤(6)中勤换炉眼,按一班一换眼或一炉一换眼更换。
[0027]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高硅硅锰合金磷含量按照质量控制标准的70%-80%进行测算,首次配料时测算,有利于快速降低合金磷成分,待磷成分达标后逐步恢复正常配料。
[0028]
150批物料以后,不再增加焦炭和硅石;
[0029]
自产渣硅锰合金冶炼的副产品,也叫硅锰干渣。
[003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1]
1、本发明中,正常生产过程中,普通硅锰转炼高硅硅锰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过渡期长、不合格品多,影响整体效益,通过转炼工艺优化后,可实现1天内达产达标的目的,合金质量兑现率提升20%以上,有效解决转炼过渡期长导致的过渡产品多的问题;
[0032]
2、本工艺实施后实现硅锰合金两种品牌之间的快速转炼,缩短过渡期,大大降低了各类消耗,回收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2%、焦耗下降50kg/t;
[0033]
3、普通硅锰转炼高硅硅锰增碳提硅过程中炉眼排碳严重,存在炉眼难开、出铁不畅以及出铁时间长等问题,通过转炼前渣型的调整,提高渣铁流动性,很好底度过了转炼过渡期,炉前出铁顺畅,职工劳动强度大幅度下降;
[0034]
4、转炼前提升炉温,提高合金硅含量至18.5%以上,为快速转炼创造了良好的炉况条件;
[0035]
5、转炼前1-2天的普硅生产中,配入高价的低磷焦进入炉内循环,稀释炉内整体磷含量,为转炼后合金磷成分快速达标创造了条件,虽然配加高价低磷焦会造成普通硅锰成本有所上升,但相比与转炼过渡期长造成的成本损失是微不足道的;
[0036]
6、普通硅锰转炼高硅硅锰过程中,随着炉温的升高,炉体整体温度呈大幅升高趋势,制约高硅硅锰冶炼的安全生产,通过在转炼前架设炉体环形冷却风管,在炉体温度局部上升时进行针对性的强制冷却,实现了炉体温度的整体稳定,保证了矿热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0037]
7、高硅硅锰冶炼过程中由于渣型和炉内温度的变化,原有普硅用炮泥无法满足高硅冶炼堵眼需求,堵眼过程中存在堵不上或者跑眼等情况,通过对高硅硅锰冶炼炮泥配比进行研究和攻关,有效杜绝了炉眼堵不上不及跑眼问题;
[0038]
8、普通硅锰冶炼一般3天1换炉眼,转炼高硅硅锰后,由于炉底碳层增厚,换眼时间长会造成炉眼区域积碳,炉内熔池不活跃,合金质量有波动,调整换眼工艺后增加了熔池的活跃性,促进合金硅的还原,稳定合金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0]
实施例1
[0041]
矿热炉冶炼普通硅锰合金快速转炼高硅硅锰合金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42]
(1)配料;配料包括锰矿配料和焦炭配料,锰矿配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低磷低铁锰矿35份,低磷高碱度中品锰矿45份,自产渣10份,焦炭配料,按重量份计,粒度20mm的低磷焦60份,粒度10mm的化工焦45份,按重量份数计,配料还包括焦炭10份,硅石8份,上述配料为前100批的物料,100批物料以后,不再增加焦炭和硅石;
[0043]
(2)转炼前3天开始调整矿热炉炉况,深插电极,电极限位处于中下限位置,增加配碳量,提高矿热炉炉温,普通硅锰合金中的硅含量由17.5%提升至18.5%以上,步骤(2)中提高矿热炉炉温具体为矿热炉内铁水温度由1520℃-1550℃提高至1570℃以上,配碳量按配料的重量比增加1.8%;
[0044]
(3)转炼前1-2天按重量比配入48%低磷焦进入矿热炉炉内循环,转炼前普硅合金磷含量的重量比降低42%;
[0045]
(4)转炼前1天,降低锰矿原料料仓的储料量至40%以内、焦炭料仓储料量控制在50%以内,保证高硅硅锰物料能同时入矿热炉,高硅硅锰物料投料前1.5-2.5小时开始降低
矿热炉冶炼料面,将冶炼料面降到矿热炉炉壳以下200mm,矿热炉炉顶炉料仓普硅物料全部拉空;
[0046]
(5)转炼过渡期炉渣碱度为常规冶炼时碱度的1.1倍,常规冶炼时碱度为0.6-0.7;
[0047]
(6)耗电量达到单炉耗电量70%时打开炉眼出铁,出铁时间不低于40min,勤换炉眼,按一班一换眼或一炉一换眼更换;
[0048]
(7)矿热炉外脱磷,矿热炉出铁过程中,当铁水包内渣铁液面达到1/3时,开始人工附加石灰粉或萤石粉,直至高硅硅锰合金中p成分达标后停止附加,石灰粉或萤石粉的附加量为每矿热炉80kg。
[0049]
本实施例中,转炼过渡期由之前的三天缩短到一天,炉前合金质量合格率由75%提升至95%以上,炉眼深度由400-500mm提高到800mm以上,实现了炉眼堵深堵实,跑眼故障由2次降低到零故障;平均日产由90t左右提升至95t,冶炼电耗由5900kwh/t降低至5600kwh/t,在快速转炼的基础上,实现了合金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
[0050]
实施例2
[0051]
矿热炉冶炼普通硅锰合金快速转炼高硅硅锰合金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52]
(1)配料;配料包括锰矿配料和焦炭配料,锰矿配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低磷低铁锰矿40份,低磷高碱度中品锰矿43份,自产渣12份,焦炭配料,按重量份计,粒度30mm的低磷焦58份,粒度20mm的化工焦42份,按重量份数计,配料还包括焦炭12份,硅石10份,上述配料为前120批的物料,120批物料以后,不再增加焦炭和硅石;
[0053]
(2)转炼前3天开始调整矿热炉炉况,深插电极,电极限位处于中下限位置,增加配碳量,提高矿热炉炉温,普通硅锰合金中的硅含量由17.5%提升至18.5%以上,步骤(2)中提高矿热炉炉温具体为矿热炉内铁水温度由1520℃-1550℃提高至1570℃以上,配碳量按配料的重量比增加2.0%;
[0054]
(3)转炼前1-2天按重量比配入50%低磷焦进入矿热炉炉内循环,转炼前普硅合金磷含量的重量比降低40%;
[0055]
(4)转炼前1天,降低锰矿原料料仓的储料量至40%以内、焦炭料仓储料量控制在50%以内,保证高硅硅锰物料能同时入矿热炉,高硅硅锰物料投料前1.5-2.5小时开始降低矿热炉冶炼料面,将冶炼料面降到矿热炉炉壳以下250mm,矿热炉炉顶炉料仓普硅物料全部拉空;
[0056]
(5)转炼过渡期炉渣碱度为常规冶炼时碱度的1.1倍,常规冶炼时碱度为0.6-0.7;
[0057]
(6)耗电量达到单炉耗电量72%时打开炉眼出铁,出铁时间不低于40min,勤换炉眼,按一班一换眼或一炉一换眼更换;
[0058]
(7)矿热炉外脱磷,矿热炉出铁过程中,当铁水包内渣铁液面达到1/3时,开始人工附加石灰粉或萤石粉,直至高硅硅锰合金中p成分达标后停止附加,石灰粉或萤石粉的附加量为每矿热炉90kg。
[0059]
本实施例中,转炼过渡期由之前的三天缩短到一天,炉前合金质量合格率由75%提升至92%以上,炉眼深度由400-500mm提高到850mm以上,实现了炉眼堵深堵实,跑眼故障由2次降低到零故障;平均日产由90t左右提升至97t,冶炼电耗由5900kwh/t降低至5700kwh/t,在快速转炼的基础上,实现了合金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
[0060]
实施例3
[0061]
矿热炉冶炼普通硅锰合金快速转炼高硅硅锰合金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62]
(1)配料;配料包括锰矿配料和焦炭配料,锰矿配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低磷低铁锰矿45份,低磷高碱度中品锰矿50份,自产渣15份,焦炭配料,按重量份计,粒度40mm的低磷焦55份,粒度30mm的化工焦40份,按重量份数计,配料还包括焦炭15份,硅石12份,上述配料为前150批的物料,150批物料以后,不再增加焦炭和硅石;
[0063]
(2)转炼前3天开始调整矿热炉炉况,深插电极,电极限位处于中下限位置,增加配碳量,提高矿热炉炉温,普通硅锰合金中的硅含量由17.5%提升至18.5%以上,步骤(2)中提高矿热炉炉温具体为矿热炉内铁水温度由1520℃-1550℃提高至1570℃以上,配碳量按配料的重量比增加2.2%;
[0064]
(3)转炼前1-2天按重量比配入52%低磷焦进入矿热炉炉内循环,转炼前普硅合金磷含量的重量比降低38%;
[0065]
(4)转炼前1天,降低锰矿原料料仓的储料量至40%以内、焦炭料仓储料量控制在50%以内,保证高硅硅锰物料能同时入矿热炉,高硅硅锰物料投料前1.5-2.5小时开始降低矿热炉冶炼料面,将冶炼料面降到矿热炉炉壳以下300mm,矿热炉炉顶炉料仓普硅物料全部拉空;
[0066]
(5)转炼过渡期炉渣碱度为常规冶炼时碱度的1.1倍,常规冶炼时碱度为0.6-0.7;
[0067]
(6)耗电量达到单炉耗电量75%时打开炉眼出铁,出铁时间不低于40min,勤换炉眼,按一班一换眼或一炉一换眼更换;
[0068]
(7)矿热炉外脱磷,矿热炉出铁过程中,当铁水包内渣铁液面达到1/3时,开始人工附加石灰粉或萤石粉,直至高硅硅锰合金中p成分达标后停止附加,石灰粉或萤石粉的附加量为每矿热炉100kg。
[0069]
本实施例中,转炼过渡期由之前的三天缩短到一天半,炉前合金质量合格率由75%提升至90%以上,炉眼深度由400-500mm提高到1000mm以上,实现了炉眼堵深堵实,跑眼故障由2次降低到零故障;平均日产由90t左右提升至100t,冶炼电耗由5900kwh/t降低至5650kwh/t,在快速转炼的基础上,实现了合金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
[00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