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4006发布日期:2021-02-09 21:4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打磨行业中,有金属和非金属行业之分,特别是金属打磨行业打磨出来的烟尘对车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危害。在我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很多打磨行业都纷纷购置了除尘设备,车间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人身健康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然而在一些特殊场合,打磨出来的烟尘含有金属火花和高温空气,一般的除尘设备很难满足,往往会出现除尘设备内部滤芯自燃和失火现象,严重威胁人身和财产安全。
[0003]
在镁铝合金打磨行业,有些采用水槽降温除尘方法,但上述方法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打磨后的高温铝镁合金粉末遇见水会起化学反应,在水中产生大量的热,同时产生大量的氢气,这些氢气如果在通风不好的厂房内易燃易爆,另一方面耗费很多水资源,另外沉淀在水槽里的铝镁沉淀杂物像泥巴一样会造成二次污染和人工清理,再者此类降温除尘方法会产生很多湿气,削弱了滤芯过滤效果,缩短了滤芯保养周期,缩短了滤芯寿命,运行成本较高。由此可见,亟需一种在除尘工序之前的预先让高温尘埃空气冷却降温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该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可以将高温打磨尘埃和热空气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尘埃和热空气符合后续设备除尘的要求,不会导致后续除尘设备滤芯自燃。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
[0006]
包括箱体、水箱、吸热组件、冷却组件和循环水泵;
[0007]
水箱、吸热组件、冷却组件和循环水泵都布置在箱体内,所述吸热组件包括第一吸热缓冲室、第二吸热缓冲室和若干吸热管,第一吸热缓冲室和第二吸热缓冲室内设有冷却介质流过的空腔,第一吸热缓冲室和第二吸热缓冲室间隔布置,第一吸热缓冲室的空腔和第二吸热缓冲室的空腔之间通过若干吸热管连通,第一吸热缓冲室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进水口,第二吸热缓冲室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水口;
[0008]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冷却缓冲室、第二冷却缓冲室和若干冷却管,第一冷却缓冲室和第二冷却缓冲室内设有冷却介质流过的空腔,第一冷却缓冲室和第二冷却缓冲室间隔布置,第一冷却缓冲室的空腔和第二冷却缓冲室的空腔之间通过若干冷却管连通,第一冷却缓冲室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进水口,第二冷却缓冲室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水口;
[0009]
水箱内部设有存储冷却介质的储液腔,水箱的上部侧壁设有进水口,水箱的下部侧壁设有出水口;
[0010]
冷却组件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吸热
组件的进水孔连接,吸热组件的出水孔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冷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
[0011]
箱体两侧侧壁分别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界打磨后的高温尘埃空气依次经过进风口、吸热组件的若干吸热管之间的间隙及出风口构成对高温尘埃空气降温的吸热通道。
[0012]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对打磨后的烟尘进行冷却,由于采用闭路水循环和热交换组件,水资源运行成本很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和二次清理劳动,合理的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让用户合理搭配打磨工件台的并联数量,杜绝后道除尘设备滤芯发生自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打磨行业自燃与爆炸方面的安全性,相关部件寿命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0013]
本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热交换过程为:高温尘埃空气通过箱体的进风口进入,再通过吸热组件吸热,同时吸热后的热量又被内部循环水吸热,被降温后的高温尘埃空气通过箱体的出风口排出,送入下级除尘设备除尘;循环水泵将吸热组件发生热交换的循环水送入冷却组件散热,通过冷却组件将冷却管内的介质与外部空气发生热交换,实现降温。
[0014]
本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采用以水为媒介的内循环热交换方式,节省大量水资源,一般半年加一次水,每次加水约5公斤即可。
[0015]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简称为本冷却装置。
[0016]
本冷却装置中吸热组件的若干吸热管外壁设有螺旋翘片;所述冷却组件的若干冷却管外壁设有螺旋翘片;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螺旋翘片可以提升吸热管及螺旋翘片的热交换面积,提升热交换效率。
[0017]
本冷却装置中水箱侧壁延伸有与储液腔相通的加水管,加水管端口处设有端盖;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方便本冷却装置后续向水箱内加水。
[0018]
本冷却装置中储液腔内安装有双浮球开关和水温传感器,双浮球开关的低水位开关水平高度高于水箱的出水口水平高度,水温传感器伸入储液腔的冷却介质内;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水温传感器可以监测冷却后的水温,双浮球开关可以监测水箱内水位是否足够,水位过低触发报警,避免水位过低,闭路水循环系统中会进入空气,严重影响热交换效果,以及会烧坏循环水泵。
[0019]
本冷却装置中箱体内进风温度传感器和出风温度传感器,进风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箱体的进风口位置,出风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箱体的出风口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进风温度传感器和出风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高温尘埃空气冷却前后的温度信息,让用户合理搭配打磨工件台的并联数量,确保本装置与后级除尘设备的安全运行。
[0020]
本冷却装置中箱体上盖还开有冷却出风口,冷却出风口对准冷却组件的若干冷却管,箱体在冷却出风口处安装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将箱体内热交换后的热空气通过冷却出风口排出箱体外;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冷却风扇将室温空气通过箱体的若干缝隙或通孔进入,经过吸热组件及冷却组件之后排出本冷却装置外。同时循环水泵工作时候产生的热量与吸热管的螺旋翘片自内而外部分热辐射热量也同时得到冷却,有效的延长循环水泵的寿命。
[0021]
本冷却装置中箱体外壁对应进风口位置固定连接有法兰进风口,箱体外壁对应出风口位置固定连接有法兰出风口。
[0022]
本冷却装置还包括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从上至下依次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组件的第一冷却缓冲室和第二冷却缓冲室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上,第一隔板与若干冷却管之间具有间隔,第一隔板上开有直槽孔,直槽孔对准若干冷却管,水箱固定连接在第二隔板上,吸热组件的第一吸热缓冲室和第二吸热缓冲室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隔板上。
[0023]
本冷却装置的箱体下部前、后两侧分别开有通气孔,箱体的通气孔与箱体上盖冷却出风口形成外界空气流通的气流通道。
[0024]
本冷却装置的吸热组件还包括导流板,导流板固定在吸热组件的若干吸热管与箱体的进风口之间,导流板开有多个导流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导流板可以使热空气与吸热管的均匀接触,而且打磨空气中含有高温颗粒物,减少温颗粒物直接撞击吸热组件的吸热管,导流板起到撞击与摩擦接触熄火降温目的。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冷却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6]
图2是本冷却装置实施例的右视图。
[0027]
图3是图2沿m-m向剖视图。
[0028]
图4是本冷却装置实施例的后视图。
[0029]
图5是图4沿n-n向剖视图。
[0030]
图6是本冷却装置实施例的左视图。
[0031]
图7是图6沿p-p向剖视图。
[0032]
图8是本冷却装置实施例冷却组件的立体图。
[0033]
图9是本冷却装置实施例循环回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如图1至9所示
[0035]
本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水箱b、吸热组件、隔板组件、冷却组件和循环水泵g。
[0036]
箱体大体为直立的长方体状,箱体包括箱体上柜板d1、箱体下柜板d2、箱体左柜板d12、箱体右柜板d10、前上门d3、前下门d5、后上门d7、后下门d8,前上门d3、前下门d5分别通过合页d15与箱体左柜板d12连接,后上门d7、后下门d8分别通过合页d15与箱体左柜板d12连接,搭扣d14旋转扣件与箱体右柜板d10螺栓连接,搭扣d14静止扣件分别与前上门d3、前下门d5、后上门d7、后下门d8螺栓连接。
[0037]
箱体上柜板d1还开有冷却出风口,冷却出风口对准冷却组件的若干冷却管a3,箱体在冷却出风口处安装有冷却风扇d6,冷却风扇d6将箱体内热交换后的热空气通过冷却出风口排出箱体外。
[0038]
在前上门d3安装有操控面板d4,在前下门d5和后下门d8分别开有通气孔d9,在箱体左柜板d12安装有法兰进风口d13,在箱体右柜板d10安装有法兰出风口d11。
[0039]
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e1、第二隔板e2和第三隔板e3,第一隔板e1、第二隔板e2和第三隔板e3从上至下依次与箱体左柜板d12通过螺栓固定。
[0040]
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冷却缓冲室a1、第二冷却缓冲室a2和若干冷却管a3,第一冷却
缓冲室a1和第二冷却缓冲室a2内设有冷却介质流过的空腔,第一冷却缓冲室a1和第二冷却缓冲室a2左、右间隔布置,第一冷却缓冲室a1的空腔和第二冷却缓冲室a2的空腔之间通过若干冷却管a3连通,冷却管a3水平布置,每个冷却管a3外壁都设有螺旋翘片,第一冷却缓冲室a1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进水口,第二冷却缓冲室a2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水口。
[0041]
冷却组件的第一冷却缓冲室a1和第二冷却缓冲室a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隔板e1上,第一隔板e1与若干冷却管a3之间具有间隔,第一隔板e1 上开有直槽孔,直槽孔对准若干冷却管a3,第一隔板e1下侧的打磨尘埃空气可以通过该直槽孔和冷却组件及箱体上柜板d1的冷却风扇d6强制排出本冷却装置外,温度传感器a4安装在第一冷却缓冲室a1内,温度传感器a4正对着进水口,温度传感器a4可以实时监测从进水口进来的被吸热后的热水温度。
[0042]
吸热组件包括导流板c4、第一吸热缓冲室c1、第二吸热缓冲室c2和若干吸热管c3,第一吸热缓冲室c1和第二吸热缓冲室c2内设有冷却介质流过的空腔,第一吸热缓冲室c1和第二吸热缓冲室c2上、下间隔布置,第一吸热缓冲室c1的空腔和第二吸热缓冲室c2的空腔之间通过若干吸热管c3连通,每个吸热管c3外壁都设有螺旋翘片;第一吸热缓冲室c1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进水口,第二吸热缓冲室c2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水口。
[0043]
吸热组件的第一吸热缓冲室c1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隔板e2下侧,第二吸热缓冲室c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隔板e3上。
[0044]
导流板c4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吸热缓冲室c1、第二吸热缓冲室c2通过螺栓连接,导流板c4处于吸热管c3与箱体的进风口之间,导流板开有多个导流孔。
[0045]
水箱b内部设有存储冷却介质的储液腔b1,水箱b的上部侧壁设有进水口,水箱b的下部侧壁设有出水口,水箱b焊接固定在第二隔板e2上,水箱 b侧壁延伸有与储液腔b1相通的加水管b4,加水管b4端口处设有端盖b5,端盖b5上带有小孔,小孔是为了热胀冷缩等因素排气而设计。
[0046]
储液腔b1内安装有双浮球开关b2和水温传感器b3,双浮球开关b2的低水位开关水平高度高于水箱b的出水口水平高度,水温传感器b3伸入储液腔 b1的冷却介质(水)内。
[0047]
水温传感器b3是监测冷却后的水温,水箱b的进水口相对水箱b的出水口位置相对高一些,目的是保证出水口流出的水不含空气。双浮球开关b2是监测水箱b内水位是否足够,水位过低,低水位报警指示灯点亮,加水时只要高水位报警指示灯点亮即可,如果水位过低,闭路水循环系统中会进入空气,严重影响热交换效果,以及会烧坏循环水泵g。
[0048]
循环水泵g通过支架固定在箱体下柜板d2上。
[0049]
冷却组件的出水口与水箱b的进水口通过管路j3连接,冷却组件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二吸热缓冲室c2的下部侧壁上,吸热组件的进水孔设置在第一吸热缓冲室c1的上部侧壁上,吸热组件的出水孔设置在第二吸热缓冲室c2 的下部侧壁上,水箱b的出水口通过管路j2与吸热组件的进水孔连接,吸热组件的出水孔与循环水泵g的进水口通过管路j1连接,循环水泵g的出水口与冷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管路j4连接,冷却组件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吸热缓冲室c1的上部侧壁上。
[0050]
外界打磨后的高温尘埃空气依次经过法兰进风口d13、吸热组件的若干吸热管c3之间的间隙及法兰出风口d11构成对高温尘埃空气降温的吸热通道。外界打磨后的高温尘
埃空气自法兰进风口d13进入吸热通道,经过吸热组件时候被吸热降温,降温后的打磨尘埃空气从法兰出风口d11排出,送至除尘设备,吸热组件吸热后传递给自身内部的循环水。
[0051]
箱体左柜板d12焊接有温度传感器支架f1,在该传感器支架上安装有进风温度传感器f2,进风温度传感器f2与操控面板d4上进风温度温控表头电气相连;箱体左柜板d12焊接有温度传感器支架f1,该传感器支架上安装有出风温度传感器f3,出风温度传感器f3与操控面板d4上出风温度温控表头电气相连。从进出风温控表头温度显示可以让用户合理搭配打磨工件台的并联数量,确保本装置与后级除尘设备的安全运行。
[0052]
本实施中操控面板d4上左为进风温度温控表头,上右为出风温度温控表头,进风温度温控表头下面是出水温控表头,出风温度温控表头下面是进水温控表头,出水温控表头下是高水位报警指示灯,高水位报警指示灯下是工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下是风泵启动按钮,进水温控表头下是低水位报警指示灯,低水位报警指示灯下是停止指示灯,停止指示灯下是风泵停止按钮,在工作指示灯和停止指示灯中间上是(进风温度)超温报警指示灯,超温报警指示灯下是电源指示灯。
[005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