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4207发布日期:2021-01-12 07:3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镁的冶炼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硅热还原法,另一是电解法,目前国内的镁冶炼厂家大都采用硅热还原法中的皮江法,此法相对比较成熟,原有的镁冶炼过程中,结晶器需要通过水循环进行降温处理,且由于水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由于没有利用设备,会造成对水的热量浪费,这样降低了回收装置的功能性,不能为工作人员带来更多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具有可方便工作人员利用回收装置内部水产生热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安装有吸热箱,所述吸热箱的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第二输送管与所述吸热箱连接,所述水泵的一侧安装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与所述水泵通过第一输送管连接,所述吸热箱的外侧壁安装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和所述吸热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框靠近所述吸热箱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定位架,所述支撑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定位架,所述第一定位架和所述第二定位架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支撑框转动连接,所述冷水箱的外侧壁上方安装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冷水箱的内部,所述转杆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定位架和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合页与所述第二定位架和所述第一定位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架横截面为半圆形,且所述第一定位架的截面半径与所述吸热箱的截面半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安装有握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吸热箱的外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热箱的外侧壁下方安装有防护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和所述冷水箱的连接处安装有封闭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工作人员可以把待干燥的物品放置在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的内部,再使支撑框在转轴的配合下往吸热箱的外侧壁旋转,使第一定位架表面的物品紧贴吸热箱,通过吸热箱的热量可以加速物品的水分蒸发,使物品快速干燥,当第一定位架表面的物品干燥后,可以使轴承座旋转一百八十度,把第二定位架面向吸热箱的外侧壁,使吸热箱的热量对第二定位架表面的物品进行干燥,通过这样可以利用循环水的热能,方便工作人员对物品进行干燥;

2、在冷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搅拌叶,在吸热箱的热水输送到冷水箱进行冷却时,可以转动操作手柄,使操作手柄带动转杆外侧壁的搅拌叶进行旋转,使冷水箱的热水与冷水快速融合。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撑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撑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冷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水泵;3、冷水箱;4、操作手柄;5、转杆;6、第一输送管;7、吸热箱;8、第一定位架;9、支撑框;10、第二定位架;11、转轴;12、防护罩;13、第二输送管;14、搅拌叶;15、封闭垫;16、合页;17、握把;18、轴承座;19、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吸热箱7,吸热箱7的一侧有水泵2,水泵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水泵2通过第二输送管13与吸热箱7连接,水泵2的一侧连接有冷水箱3,冷水箱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冷水箱3与水泵2通过第一输送管6连接,吸热箱7的外侧壁连接有支撑框9,支撑框9和吸热箱7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支撑框9靠近吸热箱7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定位架8,支撑框9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定位架10,第一定位架8和第二定位架10均通过轴承座18与支撑框9转动连接,冷水箱3的外侧壁上方连接有操作手柄4,操作手柄4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转杆5,转杆5的另一端位于冷水箱3的内部,转杆5的外侧壁焊接有搅拌叶14,水泵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冷水箱3和水泵2在申请号cn201820261666.6公开的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公告号cn208121170u,公告日2018年11月20日)中已经公开,把结晶器通过两个外部管道与冷水箱3和吸热箱7连接,需要使用回收装置对结晶器降温时,冷水箱3内部的水经外部管道输送到结晶器的内部,通过冷水对结晶器进行降温,当结晶器的冷水升高后在外部管道的配合下把热水输送到吸热箱7的内部,同时再打开水泵2的电源,使吸热箱7内部的水经第一输送管6和第二输送管13的配合下输送到冷水箱3内进行冷却,由此保证水的循环利用。

本实施方案中,在热水输送到吸热箱7的内部时,会使吸热箱7表面温度升高,工作人员可以把待干燥的物品放置在第一定位架8和第二定位架10的内部,再使支撑框9在转轴11的配合下往吸热箱7的外侧壁旋转,使第一定位架8表面的物品紧贴吸热箱7,通过吸热箱7的热量可以加速物品的水分蒸发,使物品快速干燥,当第一定位架8表面的物品干燥后,可以使轴承座18旋转一百八十度,把第二定位架10面向吸热箱7的外侧壁,使吸热箱7的热量对第二定位架10表面的物品进行干燥,在吸热箱7的热水输送到冷水箱3进行冷却时,可以转动操作手柄4,使操作手柄4带动转杆5外侧壁的搅拌叶14进行旋转,使冷水箱3的热水与冷水快速融合。

具体的,第二定位架10和第一定位架8的一端均连接有固定架19,固定架19通过合页16与第二定位架10和第一定位架8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把带干燥的物品放置在第二定位架10和第一定位架8时,把物品放置在第二定位架10和第一定位架8的表面,然后把固定架19在合页16的配合下往物品一侧旋转,使固定架19对物品进行夹持,通过这样可以把物品放置在第二定位架10和第一定位架8表面。

具体的,第一定位架8横截面为半圆形,且第一定位架8的截面半径与吸热箱7的截面半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使第一定位架8的截面半径与吸热箱7的截面半径相同,通过这样可以使第一定位架8能够包裹吸热箱7,使第一定位架8固定的物品充分与吸热箱7接触。

具体的,支撑框9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握把17。

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框9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握把17,工作人员可以手持握把17,操作支撑框9进行旋转,避免工作人员接触支撑框9。

具体的,支撑框9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吸热箱7的外侧壁。

本实施例中,使支撑框9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这样可以把多个待干燥的物品放置在支撑框9内部的第二定位架10和第一定位架8处,通过这样可以干燥更多物品。

具体的,吸热箱7的外侧壁下方缠绕有防护罩12。

本实施例中,在吸热箱7的外侧壁下方缠绕有防护罩12,通过防护罩12的阻挡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脚步接触到吸热箱7。

具体的,转杆5和冷水箱3的连接处粘接有封闭垫15。

本实施例中,在转杆5和冷水箱3的连接处粘接有封闭垫15,通过这样可以避免冷水箱3内部的水从转杆5和冷水箱3之间的间隙处流出,增加冷水箱3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把结晶器通过两个外部管道与冷水箱3和吸热箱7连接,需要使用回收装置对结晶器降温时,冷水箱3内部的水经外部管道输送到结晶器的内部,通过冷水对结晶器进行降温,当结晶器的冷水升高后在外部管道的配合下把热水输送到吸热箱7的内部,同时再打开水泵2的电源,使吸热箱7内部的水经第一输送管6和第二输送管13的配合下输送到冷水箱3内进行冷却,由此保证水的循环利用,在热水输送到吸热箱7的内部时,会使吸热箱7表面温度升高,工作人员可以把待干燥的物品放置在第一定位架8和第二定位架10的内部,再使支撑框9在转轴11的配合下往吸热箱7的外侧壁旋转,使第一定位架8表面的物品紧贴吸热箱7,通过吸热箱7的热量可以加速物品的水分蒸发,使物品快速干燥,当第一定位架8表面的物品干燥后,可以使轴承座18旋转一百八十度,把第二定位架10面向吸热箱7的外侧壁,使吸热箱7的热量对第二定位架10表面的物品进行干燥,通过这样可以利用循环水的热能,方便工作人员对物品进行干燥,在冷水箱3的内部安装有搅拌叶14,在吸热箱7的热水输送到冷水箱3进行冷却时,可以转动操作手柄4,使操作手柄4带动转杆5外侧壁的搅拌叶14进行旋转,使冷水箱3的热水与冷水快速融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