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加热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7261发布日期:2021-04-02 09:3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淬火加热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淬火加热感应线圈。



背景技术:

淬火是将含钢性的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随即快速浸入淬冷介质中进行冷却降温,而使得材料达到一定硬度的过程;对工件表面进行淬火后可使得工件表面硬化,零件的心部仍可保持原来的显微组织和性能,从而提高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并保持心部韧性的优质综合性能。现普遍被应用于金属热处理操作和金属局部瞬间加热,将金属等被加热物体放置在感应线圈内,磁束就会贯通整个被加热物体,在被加热物体的内部与加热电流相反的方向,便会产生相对应的很大涡电流。由于被加热物体内存在着电阻,所以会产生很多的焦耳热,使物体自身的温度迅速上升,达到对所有金属材料加热的目的。感应线圈加热迅速,金属快速加热,温度上升,被加热金属穿过线圈,被加热金属有时会误触碰线圈,线圈承受不了高温,受到损坏,因此获得一种防止感应线圈被工件损坏,且可以帮助工件降温的感应线圈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淬火加热感应线圈,包括感应线圈支架和缠绕在感应线圈支架上的线圈;感应线圈支架外侧上下均向外延伸有限位部,线圈缠绕在由两个限位部形成的凹槽内,感应支架中空设置,且其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开设有若干穿孔,两个限位部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其包括分别与上下两个限位部铰接的上铰接片和下铰接片,上铰接片和下铰接片通过扣合结构扣合,扣合结构包括铰接在下铰接片上的锁钩、一体成型在上铰接片与锁钩配合的限位块,锁钩和限位块卡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线圈缠绕在两个限位部之间,便于固定,且在铰接片打开的时候进行缠绕,随后合起铰接片,用于限位。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由上铰接片或下铰接片向外翻转贴合的感应线圈支架上固定有吸铁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铁石的设置便于铰接片的固定。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位于下部的穿孔斜向外,且向下设置,其与感应线圈支架的圆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部的穿孔的上述结构有助于增加冷却面积和范围。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位于中部的穿孔斜向内,且向下设置,其与感应线圈支架的圆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部的穿孔的上述结构有助于增加冷却面积和范围。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上铰接片和下铰接片上均开设有用于感应线圈穿过的固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孔的设置有助于感应线圈中进线和出现的限位,防止线杂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线圈缠绕在两个限位部之间,便于固定,且在铰接片打开的时候进行缠绕,随后合起铰接片,用于限位;吸铁石的设置便于铰接片的固定;下部的穿孔的上述结构有助于增加冷却面积和范围,其中若采用穿孔在下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圈的时候,上述斜率可以自内而外越来越小;下部的穿孔的上述结构有助于增加冷却面积和范围;固定孔的设置有助于感应线圈中进线和出现的限位,防止线杂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锁钩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感应线圈支架;2-限位部;3-穿孔;4-上铰接片;5-下铰接片;6-锁钩;7-限位块;8-吸铁石;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淬火加热感应线圈,包括感应线圈支架和缠绕在感应线圈支架上的线圈;感应线圈支架外侧上下均向外延伸有限位部,线圈缠绕在由两个限位部形成的凹槽内,感应支架中空设置,且其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开设有若干穿孔,两个限位部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其包括分别与上下两个限位部铰接的上铰接片和下铰接片,上铰接片和下铰接片通过扣合结构扣合,扣合结构包括铰接在下铰接片上的锁钩、一体成型在上铰接片与锁钩配合的限位块,锁钩和限位块卡合。

线圈缠绕在两个限位部之间,便于固定,且在铰接片打开的时候进行缠绕,随后合起铰接片,用于限位。

由上铰接片或下铰接片向外翻转贴合的感应线圈支架上固定有吸铁石,吸铁石的设置便于铰接片的固定。

位于下部的穿孔斜向外,且向下设置,其与感应线圈支架的圆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下部的穿孔的上述结构有助于增加冷却面积和范围。

位于中部的穿孔斜向内,且向下设置,其与感应线圈支架的圆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下部的穿孔的上述结构有助于增加冷却面积和范围。

上铰接片和下铰接片上均开设有用于感应线圈穿过的固定孔,固定孔的设置有助于感应线圈中进线和出现的限位,防止线杂乱。

本实用新型在投入使用的时候,上部的穿孔通入冷却液,由中部和下部喷出,不但能够为线圈降温,还可以为工件降温。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指导下所作的常规选择和替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淬火加热感应线圈,包括感应线圈支架(1)和缠绕在感应线圈支架(1)上的线圈;

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支架(1)外侧上下均向外延伸有限位部(2),线圈缠绕在由两个限位部形成的凹槽内,感应支架中空设置,且其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开设有若干穿孔(3),两个限位部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其包括分别与上下两个限位部铰接的上铰接片(4)和下铰接片(5),上铰接片(4)和下铰接片(5)通过扣合结构扣合,扣合结构包括铰接在下铰接片(5)上的锁钩(6)、一体成型在上铰接片(4)与锁钩配合的限位块(7),锁钩(6)和限位块(7)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加热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上铰接片(4)或下铰接片(5)向外翻转贴合的感应线圈支架(1)上固定有吸铁石(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淬火加热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位于下部的所述穿孔(3)斜向外,且向下设置,其与感应线圈支架(1)的圆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淬火加热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的所述穿孔(3)斜向内,且向下设置,其与感应线圈支架(1)的圆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加热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片(4)和下铰接片(5)上均开设有用于感应线圈穿过的固定孔(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淬火加热感应线圈,包括感应线圈支架和线圈;感应线圈支架外侧上下均向外延伸有限位部,感应支架中空设置,且其开设有若干穿孔,两个限位部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线圈缠绕在两个限位部之间,便于固定,且在铰接片打开的时候进行缠绕,随后合起铰接片,用于限位;吸铁石的设置便于铰接片的固定;下部的穿孔的上述结构有助于增加冷却面积和范围,其中若采用穿孔在下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圈的时候,上述斜率可以自内而外越来越小;下部的穿孔的上述结构有助于增加冷却面积和范围;固定孔的设置有助于感应线圈中进线和出现的限位,防止线杂乱。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宏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