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螺旋桨中孔泥芯及其铸造紧固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4638发布日期:2021-06-11 19:3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大型螺旋桨中孔泥芯及其铸造紧固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桨铸造领域,特别是用于大型螺旋桨铸造的中孔泥芯,及其铸造紧固工装。



背景技术:

铸造中孔质量控制是螺旋桨铸造工艺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发展,螺旋桨设计朝着向大型化、复杂化趋势发展,这无疑为螺旋桨中孔质量控制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现有的螺旋桨铸造工艺中,螺旋桨中孔泥芯全部采用水玻璃砂打制。为了增加泥芯整体强度,方便挂砂和起吊,泥芯中间会竖直放一根钢管,钢管外周从上至下焊接一些圆钢进行加强。通过将钢管上端与横担直接焊接,将泥芯与横担工装进行紧固固定。

这种泥芯结构及其固定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铸造中孔质量若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现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后续机械划线调整耗时费力,同时为处理缺陷,还需进行“焊补——加工——焊补”等挽救作业,极大影响加工效率,严重可导致螺旋桨报废;

2、由于泥芯都是水玻璃砂,无激冷效果,靠近中孔区域属于铸造热节圆区,中孔很容易出现缩孔、缩松缺陷;

3、浇注时,泥芯很容易出现钻铜现象,即铜水容易进入泥芯内部,一旦铜水进入泥芯内部,则可能出现中孔缺陷严重超标、中孔失圆、中孔偏心等现象,严重可导致螺旋桨报废;

4、受水玻璃砂材料本身的影响,泥芯对环境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天气潮湿情况下,泥芯表面易粉化、脱落,强度失效,极端情况下,泥芯报废需要重新打制;

5、受水玻璃砂材料本身影响,在浇注过程中,中孔在长时间高温情况下,泥芯内部气体会侵入铜水内部,易造成气孔缺陷;

6、对于大型螺旋桨来说,此种泥芯易造成冒口区域补缩效果较差,从而容易造成缩孔缺陷问题;

7、水玻璃砂与钢管及圆钢的材料属性不同,因此在泥芯高温及冷却过程中,两种材料的收缩特点不同,造成中孔泥芯强度下降,钻铜概率增大,严重影响中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大型螺旋桨铸造用中孔泥芯,目的之二是提供螺旋桨铸造时,这种中孔泥芯的紧固工装,改善铸造中孔质量。

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螺旋桨中孔泥芯,包括中心钢管,以及在其外周面上呈上下相邻布设的圆台形的冒口段、本体段,两者以直径相等的下底面邻接,所述冒口段由第一材料砂填制,所述本体段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包括竖向依次相邻布设的至少两个分段a,每个所述分段a均包括多个在周向上均布的条形冷铁,周向相邻的所述条形冷铁之间具有间隙,各所述分段a上的所述条形冷铁的数量和厚度相同、所述间隙相等,所述内层及所述间隙由第二材料砂填制。

进一步的,竖向依次相邻的所述分段a之间,所述条形冷铁以匹配的台阶竖向连接,保证相邻分段a的条形冷铁端面尺寸精度的同时,增强整个外层的强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冒口段中的所述中心钢管,其外壁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圆钢;所述条形冷铁的内壁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二圆钢,所述第二圆钢与在所述本体段中的所述中心钢管固定。第二圆钢使处于本体段外层的条形冷铁与中心钢管连接固定,在填制材料砂时,通过第一圆钢、第二圆钢加强对材料砂的紧固、定型作用,提高泥芯强度。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分段a上的所述条形冷铁的数量为8~12个,每个所述分段a上的所述条形冷铁相同;所述间隙的宽度为20mm。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冷铁的材料为铸铁h200。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段的高度小于1300mm时,所述外层包括两个所述分段a,各所述分段a高度相等;所述本体段的高度不小于1300mm时,所述外层包括三个所述分段a,各所述分段a高度相等。

进一步的,螺旋桨直径不大于9m时,所述第一材料砂、第二材料砂均为水玻璃砂;螺旋桨直径大于9m时,所述第一材料砂是由硅砂、宝珠砂、铸造粘土、水玻璃以质量比66∶23∶1.5∶9.5混合而成的,所述硅砂的粒径为70~140目,所述宝珠砂的粒径为50~100目,所述铸造粘土的粒径为140目,所述水玻璃的模数为2.0、波美度为50°bé,可增强冒口段泥芯强度,提高泥芯高温状态下退让性、热稳定性,减少发气量,同时避免钻铜问题,所述第二材料砂为水玻璃砂。

进一步的,螺旋桨直径大于9m时,为了增强冒口补缩效果,预防缩孔、缩松缺陷,所述冒口段包括上下相邻布设的圆台形的分段b、分段c,分段b的下底面与分段c的上底面直径相等且邻接,所述分段b、分段c的高度比为4∶1。

一种上述的中孔泥芯铸造大型螺旋桨的紧固工装,包括横担、锁紧板、定位环、压板、套管、拉紧螺栓、定位螺栓,所述压板、锁紧板上下设置,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压板的下表面,所述定位环固定在所述锁紧板的上表面,所述拉紧螺栓穿设于所述压板与所述锁紧板,所述拉紧螺栓的下端与所述锁紧板旋接,上端与所述压板抵接,所述锁紧板两端各固定一个所述横担,中孔泥芯的中心钢管上端向上依次穿设于所述锁紧板、定位环、套管至与所述压板抵接,所述定位螺栓从所述定位环周向上穿设至与中心钢管外周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紧螺栓的上端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压板抵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改进中孔泥芯的结构、材料,和改进铸造螺旋桨时的中孔泥芯紧固工装,使螺旋桨铸造中孔缩松、缩孔、气孔等缺陷得以大幅降低,中孔泥芯钻铜、受环境湿度影响现象明显改善,紧固工装具有的通用性、便捷性、牢固性、安全性,在提高中孔泥芯定位准确性的同时,能够满足有效释放高温应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孔泥芯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本体段外层的其中一个分段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孔泥芯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中孔泥芯铸造大型螺旋桨的紧固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横担、锁紧板、定位环、定位螺栓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大型螺旋桨中孔泥芯,如附图1所示,包括中心钢管1,以及在中心钢管1外周面上呈上下相邻布设的冒口段2、本体段3。中心钢管1为空心无缝钢管。冒口段2、本体段3都是圆台形结构,两者的下底面直径相等,冒口段2的下底面向下、上底面向上,本体段3的下底面向上、上底面向下,两者以下底面邻接。

在冒口段2中的中心钢管1,其外壁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圆钢21。冒口段以第一材料砂填制,填制时,可通过第一圆钢加强对材料砂的紧固、定型作用,提高泥芯强度。

本体段3包括内层31和外层32,外层32包括竖向依次相邻布设的至少两个分段a33。结合附图2所示,对于其中某一个分段a33,包括多个由铸铁h200制成的条形冷铁34,这些条形冷铁34竖向设置且在周向上均布,相邻的条形冷铁34之间具有宽度为20mm的间隙35,则每个条形冷铁34的结构、尺寸相同,是等厚度的长条形结构,内外壁面均为弧面,上端弧度大于下端弧度,外壁面的弧度与本体段3的外周面弧度相同。条形冷铁34的内壁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二圆钢37,第二圆钢37与在本体段3中的中心钢管1焊接固定,使处于本体段外层的条形冷铁与中心钢管连接固定。对于各分段a33,条形冷铁34的数量和厚度相同、间隙35相等。竖向依次相邻的分段a33之间,在条形冷铁34的端面上设置匹配的台阶36结构,形成竖向连接,保证相邻分段a的条形冷铁端面尺寸精度的同时,增强整个外层的强度。内层31及间隙35由第二材料砂填制,填制时,第二圆钢可同时起到加强对材料砂的紧固、定型作用,提高泥芯强度。

条形冷铁在本体段外周面上取代部分材料砂,在铜水浇注时,可起到激冷的作用,使中孔表层结晶致密,有利于解决缩孔、缩松缺陷。

相邻的条形冷铁之间的间隙,让泥芯在高温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退让性,又有利于后续对条形冷铁清理,还可保证条形冷铁多次循环利用。

外层32上的分段a33的数量可设置2~3个,根据本体段3的总高度来设置:总高度<1300mm时,分段a33设置2个,且高度相等;总高度≥1300mm时,分段a33设置3个,且高度相等。

分段a33上的条形冷铁34的数量可设置为8~12个,根据本体段3的下底面直径来设置:下底面直径≤400mm时,设置8个;400<下底面直径<600时,设置10个;下底面直径≥600mm时,设置12个。

螺旋桨直径≤9m时,第一材料砂、第二材料砂均为水玻璃砂。

螺旋桨直径>9m时,第二材料砂为水玻璃砂,第一材料砂采用特制砂。特制砂由硅砂、宝珠砂、铸造粘土、水玻璃以质量比66∶23∶1.5∶9.5混合而成,硅砂的粒径为70~140目,宝珠砂的粒径为50~100目,铸造粘土的粒径为140目,水玻璃的模数为2.0、波美度为50°bé。特制砂的制备方法为:按质量比称取准备各组分,先将硅砂、宝珠砂、铸造粘土全部倒入碾轮式混砂机,干混1分钟,再将水玻璃全部倒入碾轮式混砂机,再湿混3分钟,出砂即得。特制砂可增强冒口段泥芯强度,提高泥芯高温状态下退让性、热稳定性,减少发气量,同时避免钻铜问题。

螺旋桨直径>9m时,为了增强冒口补缩效果,预防缩孔、缩松缺陷,结合附图3所示,冒口段2包括上下相邻布设的分段b22、分段c23,分段b22、分段c23都是圆台形结构,高度比为4∶1,分段b22的下底面直径与分段c23的上底面直径相等,分段b22、分段c23都是下底面向下、上底面向上,分段b22的下底面与分段c23的上底面邻接。

上述的中孔泥芯铸造大型螺旋桨的紧固工装,如附图4、5所示,包括横担4、锁紧板5、定位环6、压板7、套管8、拉紧螺栓9、定位螺栓10。

锁紧板5、压板7都是平板件,压板7在锁紧板5上方,套管8的上端面与压板7的下表面固定,定位环6的下端面与锁紧板5的上表面固定,套管8与定位环6竖向相对,拉紧螺栓9位于定位环6、套管8外部并穿设于压板7与锁紧板5,其下端与锁紧板5以螺纹旋接,上端套设有螺母91,螺母91与压板7抵接,旋调螺母91可改变压板7与锁紧板5之间的相对距离。锁紧板5两端各固定一个横担4。中孔泥芯的中心钢管1上端向上依次穿设于锁紧板5、定位环6、套管8,直至与压板7的下表面抵接,压板对中心钢管上限位固定,实现对中孔泥芯高度方向的紧固。定位螺栓10从定位环6周向上穿设4个,直至与中心钢管1外周面抵接,对中心钢管进行周向固定,实现对中孔泥芯水平方向的位置调整,确保同心度。

铜水浇注后,每间隔一段时间,通过调节螺母91,增加压板7与锁紧板5之间的相对距离,可实现中孔泥芯在高温状态下竖向的热涨应力动态自由释放。

该紧固工装在提高中孔泥芯定位准确性的同时,能够满足有效释放高温应力的需求,解决了中孔钻铜问题,提高了中孔质量。该紧固工装具有通用性、便捷性、牢固性、安全性等特点,可反复利用并能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可在压板的上下表面上固定不同直径的套管,根据中孔泥芯的中心钢管的直径,选择压板的某一面向下组装和使用紧固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中孔泥芯和紧固工装,经铸造大型螺旋桨实际运用检验,可达到以下效果:

1、中孔缩松、缩孔缺陷发生概率至少降低80%,大幅度减少后续焊补等返工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2、中孔气孔缺陷发生概率至少降低90%。

3、中孔泥芯应力得到有效释放,钻铜现象至少降低95%以上。

4、有效降低中孔泥芯对环境湿度的敏感性,大幅度降低受潮及粉化的问题的产生。

5、中孔泥芯上的条形冷铁和紧固工装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降低损耗。

6、生产企业的成本降低,效率可提高约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