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连续抛丸机的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6074发布日期:2021-07-02 19:2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连续抛丸机的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连续抛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连续抛丸机的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

履带式抛丸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工件放入橡胶履带滚筒中,操作人员按下“运行”按钮,履带向前运行,高效强力抛丸器将抛丸高速抛射到正在移动的工件表面上,工件可完全均匀地得到清理,弹丸通过履带的间隙落入抛丸机底部的清理室中,再依靠人工将丸料的杂质挑拣出来,然后将纯净的丸料送入抛丸机内进行丸料的循环利用。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依靠人工将丸料的杂质挑拣的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丸料的杂质挑拣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的连续抛丸机的分选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的连续抛丸机的分选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连续抛丸机的分选装置,包括设置于连续抛丸机底部的转动机构、分别设置于转动机构两侧的废屑收集机构和弹丸收集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上端与连续抛丸机底部连通的转动箱体、设置于所述转动箱体内部且带动连续抛丸机的抛丸转动的若干个转动块和驱动所述转动块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箱体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可通过废屑的小孔,所述废屑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箱体开孔一侧且用于承接废屑的废屑收集箱体,所述弹丸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箱体一侧且用于承接弹丸的弹丸收集箱,所述弹丸收集箱与所述转动箱体之间设置有可开合弹丸收集箱的弹丸阻挡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废屑的弹丸通过履带的间隙落入抛丸机下方的转动箱体内,转动块带动带有废屑的弹丸转动,废屑通过转动箱体侧壁开设的小孔进入废屑收集箱体内,打开弹丸阻挡门,使得弹丸落入弹丸收集箱内,从而达到废屑和弹丸的分离。

可选的,所述转动箱体呈圆台状,所述转动箱体上端面的直径大于其下端面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屑可以更加容易过转动箱体侧壁开设的小孔进入废屑收集箱体内。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箱体下端内壁呈圆台状,该圆台上端面的直径小于其下端面的直径,所述弹丸收集机构包括贯穿所述转动箱体下端的转动轴体,所述转动轴体的周向直径与所述转动箱体端内壁上端面直径一致,若干个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体侧壁,若干个所述转动块沿所述转动轴体周向等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屑和弹丸在转动箱体内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一方面使得废屑可以更加容易过转动箱体侧壁开设的小孔进入废屑收集箱体内,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打开弹丸阻挡门,弹丸可以更加容易落入弹丸收集箱内。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体一侧,每一所述转动块的高度方向与所述转动轴体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转动块沿所述转动轴体外壁周向等距设置,每一所述转动块远离所述转动轴体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刷毛,所述刷毛抵靠于所述转动箱体侧壁内侧且与所述转动箱体侧壁呈相对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块绕转动轴体轴线进行转动时,可带动刷毛转动轴体轴线进行转动,刷毛可以进一步将转动箱体内的废屑扫入废屑收集箱体内,减少转动箱体侧壁内侧附着的废屑。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连续抛丸机下端的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转动箱体两侧且均与所述转动箱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可以使得转动箱体更加稳定地设置于连续抛丸机下方。

可选的,所述弹丸阻挡门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箱体远离所述废屑收集箱体一侧的第一阻挡门和第二阻挡门,所述第一阻挡门和所述第二阻挡门分别与一块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阻挡门和所述第二阻挡门与所述转动箱体呈相对滑动,当所述第一阻挡门和所述第二阻挡门相向运动至相互抵靠时,所述第一阻挡门和所述第二阻挡门可与所述转动箱体对接构成一封闭的圆台,当所述第一阻挡门和所述第二阻挡门相背运动,所述转动箱体内的弹丸可通过所述第一阻挡门和所述第二阻挡门间的开口落至弹丸收集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第一阻挡门和第二阻挡门相向移动至相互抵靠时,转动块绕转动轴体轴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废屑通过转动箱体侧壁开设的小孔进入废屑收集箱体内,待废屑回收完毕,使用者将第一阻挡门和第二阻挡门相背移动,转动块绕转动轴体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箱体内的弹丸转动,使得弹丸落入弹丸收集箱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阻挡门靠近所述第二阻挡门一侧固定连接有一阻挡门连接凸块,所述第二阻挡门靠近所述第一阻挡门一开设有阻挡门连接凹槽,当所述第一阻挡门和所述第二阻挡门相向运动至相互抵靠时,所述阻挡门连接凸块卡接于所述阻挡门连接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门连接凹槽和阻挡门连接凸块的设置,使得第一阻挡门和第二阻挡门相向运动至相互抵靠时,第一阻挡门和第二阻挡的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减少废屑落入弹丸收集箱内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废屑收集箱体靠近所述转动轴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废屑连接凸块,所述转动箱体靠近所述废屑收集箱体一侧开设有废屑连接凹槽,所述第一废屑连接凸块卡接于所述废屑连接凹槽内时,所述转动箱体开孔面与所述废屑收集箱体对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屑连接凹槽和废屑连接凸块的设置,使得转动箱体和废屑收集箱的连接更加牢固,减少废屑落入装置外的可能性。

可选的,废屑收集箱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第二废屑连接凸块,两块所述第二废屑连接凸块分别与设置于所述转动箱体同一侧的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当转动箱体内部的转动块转动时,废屑收集箱体发生位置的偏移,第二废屑连接凸块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废屑落入装置外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装置与连续抛丸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废屑收集箱体与转动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续抛丸机;2、转动机构;21、转动箱体;211、废屑连接凹槽;22、转动块;221、刷毛;23、转动电机;24、转动轴体;25、弹丸阻挡门;251、第一阻挡门;2511、阻挡门连接凸块;252、第二阻挡门;2521、阻挡门连接凹槽;253、阻挡门滑动块;254、握持把手;3、弹丸收集机构;31、弹丸收集箱;33、弹丸传送组件;331、弹丸滑动轨道;332、挡板;333、轨道支撑柱;4、废屑收集机构;41、废屑收集箱体;411、第一废屑连接凸块;412、第二废屑连接凸块;5、支撑板;51、阻挡门滑动轨道;52、第三废屑连接凸块;6、导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的连续抛丸机的分选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高效的连续抛丸机的分选装置,包括设置于连续抛丸机1底部的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收集废屑的废屑收集机构4和用于收集弹丸的弹丸收集机构3。

转动机构2包括一呈圆台状且上端敞口的转动箱体21,转动箱体21上端面的直径大于其下端面的直径,转动箱体21一侧开设有若干个仅可通过废屑的小孔,为了使得连续抛丸机1抛丸后的废料可以直接落入转动箱体21内部,转动箱体21上端焊接有一呈圆柱体且两端与外界连通的导料管6,导料管6的上端焊接于连续抛丸机1的底部,废屑收集机构4包括设置于转动箱体21开设小孔一侧且用于承接废屑的废屑收集箱体41,弹丸收集机构3包括设置于转动箱体21未开设小孔一侧且上端敞口的弹丸收集箱31、用于传递弹丸的弹丸传送组件33,转动箱体21包括设置于转动箱体21未开设小孔一侧的弹丸阻挡门25,弹丸传送组件33设置于弹丸阻挡门25与弹丸收集箱31之间,连续抛丸机1底部焊接有两块支撑板5,转动箱体21设置于两块支撑板5之间且两侧分别与两块支撑板5固定连接,从而可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转动机构2还包括固定安装于转动箱体21下端面的转动电机23、固定穿设于转动箱体21底部的转动轴体24、设置于转动箱体21内部且焊接于转动轴体24侧壁的若干个转动块22,转动块22的高度方向与转动轴体24的轴线方向一致,转动块22沿转动轴体24外壁周向等距设置,转动轴体24下端与转动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箱体21下端内壁呈圆台状,该圆台的上端面直径小于其下端面的直径,转动轴体24的周向直径与该圆台的上端面直径一致,转动块22的下端面与转动箱体21底部内壁平行设置,转动块22远离转动轴体24一侧与转动箱体21侧壁平行,为了避免废屑附着在转动箱体21侧壁内侧,每一转动块22远离转动轴体24一侧均焊接有若干个刷毛221,当转动电机23驱动转动轴体24转动时,转动轴体24会带动转动块22在转动箱体21内绕转动轴体24的轴线转动,使得落入转动箱体21内的带有废屑的弹丸可随之转动,废屑通过转动箱体21侧壁开设的小孔可落入废屑收集箱体41内。

参照图2和图3,废屑收集箱体41靠近转动箱体21一侧与转动箱体21对接,废屑收集箱体41靠近转动箱体21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一废屑连接凸块411,转动箱体21靠近废屑收集箱体41一侧开设有一废屑连接凹槽211,第一废屑连接凸块411可卡接于废屑连接凹槽211内,使得废屑收集箱体41与转动箱体21的连接更加牢固,两块支撑板5相向一侧均焊接有第三废屑连接凸块52,每一第三废屑连接凸块52下方设置有一第二废屑连接凸块412,两块第二废屑连接凸块412分别焊接于废屑收集箱体41两侧,当第一废屑连接凸块411卡接于废屑连接凹槽211内时,每一第三废屑连接凸块52可以其下方的第二废屑连接凸块41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4和图5,弹丸阻挡门25包括设置于转动箱体21远离废屑收集箱体41一侧的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与转动箱体21呈相对滑动,两块支撑板5靠近弹丸阻挡门25一侧均开设有一端与外界连通的阻挡门滑动轨道51,阻挡门滑动轨道51沿相应支撑板5宽度方向设置,两块阻挡门滑动轨道51相向一侧均与外界连通,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设置于两块支撑板5之间,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阻挡门滑动块253,每一阻挡门滑动块253滑动连接于设置在转动箱体21同一侧的相应阻挡门滑动轨道51内。第一阻挡门251靠近第二阻挡门252一侧焊接有一沿第一阻挡门251高度方向设置的阻挡门连接凸块2511,第二阻挡门252靠近第一阻挡门251一侧开设有一沿第二阻挡门252高度方向设置的阻挡门连接凹槽2521,阻挡门连接凸块2511可卡接于阻挡门连接凹槽2521内。为了便于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移动,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靠近弹丸收集箱31一侧均焊接有一握持把手254,当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254将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相向滑动至相互抵靠时,阻挡门连接凸块2511卡接于阻挡门连接凹槽2521内,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可与转动箱体21对接构成一完整的圆台,当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254将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相背滑动,直至每一阻挡门滑动块253滑动至抵靠于相应阻挡门滑动轨道51未连通一侧时,转动箱体21外壁分别与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内壁对接,转动箱体21内的弹丸可通过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间的开口离开转动箱体21,弹丸再通过弹丸传送组件33落至弹丸收集箱31内。

弹丸传送组件33包括设置于弹丸阻挡门25远离废屑收集箱体41一侧的弹丸滑动轨道331、焊接于弹丸滑动轨道331下端且起支撑作用的轨道支撑柱333和设置于弹丸滑动轨道331上端的两块挡板332,弹丸滑动轨道331焊接于两块挡板332之间,每一块挡板332的长度方向与弹丸滑动轨道331的长度方向一致,两块挡板332的设置可减少弹丸在弹丸滑动轨道331滑动时滑离弹丸传送组件33的可能性,弹丸滑动轨道331下端设置于弹丸收集箱31上方。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效的连续抛丸机的分选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打开连续抛丸机1,连续抛丸机1的履带带动工件向前运行,连续抛丸机1抛射弹丸对工件表面进行清理,弹丸通过履带的间隙落入转动箱体21内,转动电机23驱动转动轴体24转动,转动轴体24带动转动块22在转动箱体21内绕转动轴体24的轴线转动,使得落入转动箱体21内的带有废屑的弹丸可随之转动,废屑通过转动箱体21侧壁开设的小孔可落入废屑收集箱体41内,待工件清理完毕,继续通过转动电机23驱动转动轴体24转动,转动轴体24带动转动块22在转动箱体21内绕转动轴体24的轴线转动,使得已分离好废屑的弹丸继续转动,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254将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相背滑动,直至每一阻挡门滑动块253滑动至抵靠于相应阻挡门滑动轨道51未连通一侧时,转动箱体21内的弹丸可通过第一阻挡门251和第二阻挡门252间的开口离开转动箱体21,弹丸再通过弹丸传送组件33滑落至弹丸收集箱31内进行回收。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