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755发布日期:2021-05-07 20:0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退火机通过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从而降低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主体的机器。

现有的小型退火机在进行退火作业时,通常是工人手持零件,从而将零件放入电热圈当中,从而进行退火作业,然而这种手持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工人操作不当时,工人的手容易触碰到电热圈,从而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包括桌面和固定装置,所述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底板的一端,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陶瓷管,所述陶瓷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陶瓷管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矩形槽,且矩形槽和通孔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通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呈“l”形,所述连接块的短臂端和矩形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长臂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滑杆靠近推杆的一端呈倾斜状,所述推杆靠近底盘的一端较小,且推杆远离底盘的一端较大,所述推杆靠近底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底盘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的短臂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护臂和第二护臂。

优选的,所述第二护臂靠近第一护臂的一端开设有槽,所述第一护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的大小和第二护臂表面槽的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圈,所述套圈的内壁和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静夹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动夹板,所述动夹板和静夹板之间的空隙和底盘的大小相匹配,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比推杆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杆组成,且小杆的表面在大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片,所述动夹板靠近弹片的一端开设有两个槽,所述弹片的一端和动夹板上的槽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机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热圈,陶瓷管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装置,通过推动推杆,使得推杆向底盘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推杆将两个滑杆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滑杆将通孔内的两个连接块也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两个连接块会带动第一护臂和第二护臂跟随移动,由于推杆的移动,使得和推杆表面相滑动的套圈也通过弹簧向固定杆方向移动,此时将需要退火的钢纤维放到第一护臂和第二护臂中间,再松开推杆,使得弹簧将推杆弹回原位,此时两个连接块也跟随复位,使得第一护臂和第二护臂彼此靠近,此时再移动第一护臂和第二护臂,使得第一护臂上的卡块和第二护臂卡接,从而将钢纤维固定,此时推动推块,使得陶瓷管将钢纤维移至电热圈内,从而进行退火作业,从而得以解决了现有的小型退火机在进行退火作业时,通常是工人手持零件,从而将零件放入电热圈当中,从而进行退火作业,然而这种手持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工人操作不当时,工人的手容易触碰到电热圈,从而发生事故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限位装置,推杆将陶瓷管向限位装置方向滑动,使得推杆穿过连接板表面的圆孔,此时转动动夹板,使得底盘的一端和静夹板表面相贴合,此时再转动动夹板,使得动夹板的表面和底盘相贴合,从而使得底盘被固定在静夹板和动夹板之间,此时拉动伸缩杆,使得伸缩杆穿过静夹板、底盘和动夹板,当弹片碰到静夹板时,弹片向伸缩杆方向靠近,从而使得弹片和伸缩杆能够穿过静夹板,当弹片穿过动夹板后不受挤压,弹片复位,此时再向连接板方向拉动伸缩杆,使得弹片和动夹板表面的槽相卡接,从而得以解决了现有的陶瓷管在装夹钢纤维时无法进行固定,从而增大装夹难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中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桌面;2、机体;3、电热圈;4、底板;5、支撑腿;6、陶瓷管;7、固定装置;701、滑槽;702、连接柱;703、推杆;704、底盘;705、固定杆;706、套圈;707、滑杆;708、弹簧;709、通孔;710、连接块;711、卡块;712、第一护臂;713、第二护臂;8、限位装置;81、连接板;82、挡板;83、圆孔;84、伸缩杆;85、弹片;86、动夹板;87、静夹板;9、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纤维生产用退火装置,包括桌面1和固定装置7,桌面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5,支撑腿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4,底板4的一端设有固定装置7。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固定装置7和限位装置8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装置7包括滑槽701,滑槽701开设在底板4的一端,滑槽7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柱702,连接柱702远离滑槽7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陶瓷管6,陶瓷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盘704,底盘704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709,陶瓷管6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矩形槽,且矩形槽和通孔709在同一直线上,两个通孔709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块710,连接块710呈“l”形,连接块710的短臂端和矩形槽滑动连接,连接块710的长臂端固定连接有滑杆707,滑杆707远离连接块710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推杆703,滑杆707靠近推杆703的一端呈倾斜状,推杆703靠近底盘704的一端较小,且推杆703远离底盘704的一端较大,推杆703靠近底盘7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708,弹簧708的另一端和底盘704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块710的短臂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护臂712和第二护臂713,第二护臂713靠近第一护臂712的一端开设有槽,第一护臂7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711,卡块711的大小和第二护臂713表面槽的大小相匹配,底盘7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705,两个固定杆705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08,且弹簧708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圈706,套圈706的内壁和推杆703滑动连接。

其整个固定装置7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装置7,通过推动推杆703,使得推杆703向底盘704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推杆703将两个滑杆707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滑杆707将通孔709内的两个连接块710也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两个连接块710会带动第一护臂712和第二护臂713跟随移动,由于推杆703的移动,使得和推杆703表面相滑动的套圈706也通过弹簧708向固定杆705方向移动,此时将需要退火的钢纤维放到第一护臂712和第二护臂713中间,再松开推杆703,使得弹簧708将推杆703弹回原位,此时两个连接块710也跟随复位,使得第一护臂712和第二护臂713彼此靠近,此时再移动第一护臂712和第二护臂713,使得第一护臂712上的卡块711和第二护臂713卡接,从而将钢纤维固定,此时推动推块9,使得陶瓷管6将钢纤维移至电热圈3内,从而进行退火作业,从而得以解决了现有的小型退火机在进行退火作业时,通常是工人手持零件,从而将零件放入电热圈3当中,从而进行退火作业,然而这种手持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工人操作不当时,工人的手容易触碰到电热圈3,从而发生事故的问题。

如图1和图4所示,底板4的一端设有限位装置8,限位装置8包括连接板81,连接板81的一端和底板4固定连接,连接板81远离底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82,挡板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静夹板87,挡板8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动夹板86,动夹板86和静夹板87之间的空隙和底盘704的大小相匹配,连接板81的表面开设有圆孔83,圆孔83比推杆703大,连接板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4,伸缩杆84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杆组成,且小杆的表面在大杆的内壁滑动连接,伸缩杆8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片85,动夹板86靠近弹片85的一端开设有两个槽,弹片85的一端和动夹板86上的槽相卡接,桌面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机体2,机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热圈3,陶瓷管6远离连接柱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9。

其整个的限位装置8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装置8,推杆703将陶瓷管6向限位装置8方向滑动,使得推杆703穿过连接板81表面的圆孔83,此时转动动夹板86,使得底盘704的一端和静夹板87表面相贴合,此时再转动动夹板86,使得动夹板86的表面和底盘704相贴合,从而使得底盘704被固定在静夹板87和动夹板86之间,此时拉动伸缩杆84,使得伸缩杆84穿过静夹板87、底盘704和动夹板86,当弹片85碰到静夹板87时,弹片85向伸缩杆84方向靠近,从而使得弹片85和伸缩杆84能够穿过静夹板87,当弹片85穿过动夹板86后不受挤压,弹片85复位,此时再向连接板81方向拉动伸缩杆84,使得弹片85和动夹板86表面的槽相卡接,从而得以解决了现有的陶瓷管6再装夹钢纤维时无法进行固定,从而增大装夹难度的问题。

其整体的工作原理为,由于现有的退火机需要工人手持,存在操作危险,此时通过设置固定装置7,通过推动推杆703,使得推杆703向底盘704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推杆703将两个滑杆707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滑杆707将通孔709内的两个连接块710也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两个连接块710会带动第一护臂712和第二护臂713跟随移动,由于推杆703的移动,使得和推杆703表面相滑动的套圈706也通过弹簧708向固定杆705方向移动,此时将需要退火的钢纤维放到第一护臂712和第二护臂713中间,再松开推杆703,使得弹簧708将推杆703弹回原位,此时两个连接块710也跟随复位,使得第一护臂712和第二护臂713彼此靠近,此时再移动第一护臂712和第二护臂713,使得第一护臂712上的卡块711和第二护臂713卡接,从而将钢纤维固定,此时推动推块9,使得陶瓷管6将钢纤维移至电热圈3内,从而进行退火作业,从而得以解决了现有的小型退火机在进行退火作业时,通常是工人手持零件,从而将零件放入电热圈3当中,从而进行退火作业,然而这种手持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工人操作不当时,工人的手容易触碰到电热圈3,从而发生事故的问题,由于在进行装夹钢纤维时无法固定陶瓷管6,此时通过设置限位装置8,推杆703将陶瓷管6向限位装置8方向滑动,使得推杆703穿过连接板81表面的圆孔83,此时转动动夹板86,使得底盘704的一端和静夹板87表面相贴合,此时再转动动夹板86,使得动夹板86的表面和底盘704相贴合,从而使得底盘704被固定在静夹板87和动夹板86之间,此时拉动伸缩杆84,使得伸缩杆84穿过静夹板87、底盘704和动夹板86,当弹片85碰到静夹板87时,弹片85向伸缩杆84方向靠近,从而使得弹片85和伸缩杆84能够穿过静夹板87,当弹片85穿过动夹板86后不受挤压,弹片85复位,此时再向连接板81方向拉动伸缩杆84,使得弹片85和动夹板86表面的槽相卡接,从而得以解决了现有的陶瓷管6再装夹钢纤维时无法进行固定,从而增大装夹难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