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8728发布日期:2021-07-02 19:3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由于要适配异形曲轴,所以曲轴箱也为异形结构,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其大致造型是由主体以及从主体延伸出去的延伸端,在主体和延伸端上成型有多条支撑脚,这种造型的铸件在模具设计时,模具设计工程师把内浇口设计在主体一侧,铁水从内浇口流进曲轴箱模腔内后先充满主体部分,然后流向延伸端,但铁水在流向延伸端的过程中内含的热量会逐渐被模具材料吸收,导致铁水流动性越来越差,延伸端常常出现缩松、砂孔,严重的甚至出现延伸端不能被铁水充盈,导致废品产生。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保证铁水流动至延伸端前温度保持在高温状态。传统的做法是通过电热或者模具内部水蒸气加热的方式,使延伸端保持高温状态,这两种方式都会导致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制造成本较高,能源损耗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大大降低能耗的冰箱压缩机曲轴箱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包括有主流道、成型支流道和曲轴箱模腔,成型支流道连通主流道,曲轴箱模腔包括有主体端和延伸端,曲轴箱模腔的主体端连接成型支流道,在曲轴箱模腔延伸端旁边设置有保温围边腔,从主流道引出保温支流道,保温支流道连通保温围边腔。

保温围边腔为半包围结构。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成型模具通过在延伸端设计出保温支流道和保温围边腔,使高温铁水流至保温围边腔内,保温围边腔内的高温铁水会把热量传递给延伸端内,保证延伸端保持在高温状态,使铁水流动性保持不变,保证铁水充盈延伸端,保证延伸端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立体结构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立体结构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的上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包括有主流道1、成型支流道2和曲轴箱模腔3,成型支流道2连通主流道1,曲轴箱模腔3包括有主体端4和延伸端5,曲轴箱模腔3的主体端4连接成型支流道2,在曲轴箱模腔延伸端5旁边设置有保温围边腔6,保温围边腔6为半包围结构,从主流道1引出保温支流道7,保温支流道7连通保温围边腔6。高温铁水从主流道1分流,一部分流进成型支流道2,然后从成型支流道2经内浇口流进曲轴箱模腔3,另一部分流进保温支流道7,并最终流进保温围边腔6,保温围边腔6内部的铁水热量会传递到曲轴箱模腔3的延伸端5,使延伸端5温度保持在高温状态。高温铁水充盈曲轴箱模腔3,待冷却后成型的曲轴箱与主流道1、成型支流道2和保温围边腔6内的铁料一起脱离模具,其中主流道1、成型支流道2和保温围边腔6的铁料可以回炉再利用。

本技术的保温是通过把部分高温铁水引流到曲轴箱模腔延伸端5附近的保温围边腔6内,利用保温围边腔6内部铁水的热量对曲轴箱模腔延伸端5进行保温,这样就可以大大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包括有主流道、成型支流道和曲轴箱模腔,成型支流道连通主流道,曲轴箱模腔包括有主体端和延伸端,曲轴箱模腔的主体端连接成型支流道,其特征在于:在曲轴箱模腔延伸端旁边设置有保温围边腔,从主流道引出保温支流道,保温支流道连通保温围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保温围边腔为半包围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冰箱压缩机曲轴箱的成型模具,包括有主流道、成型支流道和曲轴箱模腔,成型支流道连通主流道,曲轴箱模腔包括有主体端和延伸端,曲轴箱模腔的主体端连接成型支流道,在曲轴箱模腔延伸端旁边设置有保温围边腔,从主流道引出保温支流道,保温支流道连通保温围边腔,本成型模具通过在延伸端设计出保温支流道和保温围边腔,使高温铁水流至保温围边腔内,保温围边腔内的高温铁水会把热量传递给延伸端内,保证延伸端保持在高温状态,使铁水流动性保持不变,保证铁水充盈延伸端,保证延伸端的成型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细文;何泳欣;何桂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扬山联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2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