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5393发布日期:2021-07-27 13:1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中汽车已是普遍进入家庭,并且越野型汽车亦已大量出现且得到相当多人的喜爱,同时自驾游已成普遍接受的旅游方式,因此汽车的行李架已是很多车辆的必备附件。目前汽车的行李架的结构形式非常多,实现的功能也很多,一部分是装饰性的,有些是在车顶设有独立的支撑座和框架,实现对物品的容纳和用绳索进行固定。人们在追求汽车高性能的同时,位于汽车表面的各零部件外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汽车行李架就是对外观要求比较高的零部件之一。在对汽车行李架进行高效智能化抛光时会需要使用打磨动力头对行李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打磨动力头可以是布轮、砂轮、毛轮等材质,现有的打磨动力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有如下缺点:

1、现有的行李架采用抛光机夹持打磨动力头对行李架进行打磨,需要工人不时转动行李架,从而将行李架的各个位置对应抛光机驱动的打磨动力头,这种打磨方式工时人本高、效率低下已经被智能化加工技术逐步淘汰。

2、打磨动力头在使用过程中会根据需求放置不同数量且在打磨过程中经常磨损需要频繁更换,但现有的打磨动力头存在更换不方便且打磨动力头安装不稳定。

3、打磨动力头都是通过内部的中心铁安装在打磨机上进行打磨,打磨动力头在打磨后往往还未打磨到中心铁区域就会被废弃掉,现有的打磨动力头中心铁大多采用圆孔配合卡槽来与打磨机的驱动轴配合驱动,但这种结构的打磨动力头中心铁的圆孔不能开的过大,若是过大打磨机的驱动轴也需要一同加粗影响打磨机动力,但圆孔过小的话,也增加了打磨动力头的耗材,提高了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通过工业机器人夹持动力打磨头对行李架进行自动抛光,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智能加工,通过连接螺杆与锁紧机构快速拆卸上、下压盖进而便捷的更换打磨动力头,通过多根空心管扩大打磨动力头的套孔直径,降低打磨动力头耗材,通过更换槽与空心管相抵接,提升打磨过程的稳定性,通过锁紧机构使动力头安装架能通过调节上、下压盖之间的间距便捷的适配不同数量的打磨动力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业机器人以及与工业机器人可拆卸连接的抛光部件,所述抛光部件包括与工业机器人末端连接的连接头、固定在连接头上的抛光架、固定在抛光架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联动的抛光装置以及设置在抛光架上用于给抛光装置送抛光涂料的喷枪,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动力头安装架以及套设动力头安装架上的若干个打磨动力头,所述动力头安装架包括上压盖、下压盖、设置在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的至少两根空心管、将上压盖与下压盖相互固定的至少两根连接螺杆以及穿设于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用于与驱动电机联动的驱动轴,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上设有供所述空心管一一穿过的安装孔,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上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杆一一穿过的连接孔,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中心开设有供驱动轴穿设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与驱动轴紧密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连接螺杆上设有将上压盖与下压盖在连接螺杆任一一处悬停固定的锁紧机构,所述打磨动力头上设有供驱动轴穿设的套孔,所述套孔内开设有供空心管穿过的更换槽,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在连接螺杆与空心管上自由活动,并通过锁紧机构将打磨动力头夹持在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工业机器人夹持动力打磨头对行李架进行自动抛光,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智能加工,该抛光部件通过驱动轴穿过中心孔并与限位卡槽紧密配合使驱动电机驱动动力头安装架转动,通过连接螺杆与锁紧机构快速拆卸上、下压盖进而便捷的更换打磨动力头,通过多根空心管扩大打磨动力头的套孔直径,降低打磨动力头耗材,通过更换槽与空心管相抵接,提升打磨过程的稳定性,通过锁紧机构使动力头安装架能通过调节上、下压盖之间的间距便捷的适配不同数量的打磨动力头,提升抛光部件的适配性。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螺杆上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与连接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上压盖或下压盖分别设置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并通过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夹持固定在连接螺杆一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压盖与下压盖上设置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使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能将上压盖与下压盖固定在连接螺杆任一一处,同时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能在不拆卸上压盖与下压盖的情况下,对上压盖与下压盖进行调节锁紧,使上压盖与下压盖能夹紧打磨动力头不致松动。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抛光架对应打磨动力头一端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对应喷枪的一端开设有供喷枪喷射到打磨动力头上的喷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抛光架上设置防尘罩,防止抛光部件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飞屑飞入工业机器人内,影响机器正常工作,同时通过在防尘罩对应喷枪的一端开设有供喷枪喷射到打磨动力头上的喷槽,使喷枪将抛光液通过喷槽喷射在打磨动力头上。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动力头安装架在装载打磨动力头后会通过驱动轴高速转动抛光,在转动过程中,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容易松动,通过在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设置弹簧垫圈,进而避免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松动,加大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的预紧力,提升锁紧机构的稳定性。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还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心设有与中心孔同轴心的支撑孔,所述支撑板外边缘设有与空心管一一对应的缺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连接螺杆一一穿过的锁紧孔,所述缺槽分别与对应空心管相抵接,所述支撑板通过锁紧机构在连接螺杆任一一处悬停固定,所述支撑板的外径小于套孔的内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设置外径小于套孔的内径的支撑板,使支撑板支撑动力头安装架中部,避免在抛光过程中,动力头安装架由于中部支撑力不够凹陷。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心管、安装孔与更换槽的数量均为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心管、安装孔与更换槽的数量均为6时,就能使空心管以中心孔为圆心环绕分布在驱动轴外侧,使空心管形成正六边型支撑面,提高动力头安装架的稳定性。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螺杆与连接孔的数量为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螺杆与连接孔的数量为3时,就能使连接螺杆以中心孔为圆心环绕分布在驱动轴外侧,使连接螺杆形成三角支撑面,提升动力头安装架的稳定性。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孔的形状为六边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套孔设置为六边形结构,即扩大了套孔的内径降低耗材消耗,又通过正六边形提升打磨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方便打磨动力头在更换安装时,只需将打磨动力头上的一个更换槽与空心管对应,就能完成安装,实现快速更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抛光部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抛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头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打磨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高效抛光机器人,包括有工业机器人1以及与工业机器人1可拆卸连接的抛光部件,所述抛光部件包括与工业机器人1末端连接的连接头2、固定在连接头2上的抛光架3、固定在抛光架3上的驱动电机4、与驱动电机4联动的抛光装置以及设置在抛光架3上用于给抛光装置送抛光涂料的喷枪5,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动力头安装架6以及套设动力头安装架6上的若干个打磨动力头7,所述动力头安装架6包括上压盖61、下压盖62、设置在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之间的六根空心管63、将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相互固定的三根连接螺杆64以及穿设于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之间用于与驱动电机4联动的驱动轴65,所述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上设有供所述空心管63一一穿过的安装孔621,所述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上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杆64一一穿过的连接孔622,所述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中心开设有供驱动轴65穿设的中心孔623,所述中心孔623内设有与驱动轴65紧密配合的限位卡槽624,所述连接螺杆64上设有将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在连接螺杆64任一一处悬停固定的锁紧机构,所述打磨动力头7上设有供驱动轴65穿设的套孔71,所述套孔71内开设有供空心管63穿过的更换槽711,所述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在连接螺杆64与空心管63上自由活动,并通过锁紧机构将打磨动力头7夹持在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之间,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螺杆64上第一螺母81与第二螺母82,所述第一螺母81、第二螺母82与连接螺杆64螺纹连接,所述上压盖61或下压盖62分别设置第一螺母81与第二螺母82之间,并通过第一螺母81与第二螺母82夹持固定在连接螺杆64一处,所述抛光架3对应打磨动力头7一端设有防尘罩31,所述防尘罩31对应喷枪5的一端开设有供喷枪5喷射到打磨动力头7上的喷槽311,所述第一螺母81与第二螺母82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83,所述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之间还设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中心设有与中心孔623同轴心的支撑孔91,所述支撑板9外边缘设有与空心管63一一对应的缺槽92,所述支撑板9上设有供连接螺杆64一一穿过的锁紧孔93,所述缺槽92分别与对应空心管93相抵接,所述支撑板9通过锁紧机构在连接螺杆64任一一处悬停固定,所述支撑板9的外径小于套孔71的内径,所述套孔71的形状为六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抛光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工业机器人1夹持抛光部件,通过连接头2将打磨动力头(布轮)7自动对行李架的各个部位进行抛光处理,通过喷枪5将抛光液喷射在打磨动力头(布轮)7上进行打磨抛光,在抛光过程中驱动电机4通过同步带带动驱动轴65转动,驱动轴65通过限位卡槽624带动动力头安装架6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打磨动力头(布轮)7对行李架打磨抛光;

在对打磨动力头(布轮)7进行更换时,只需将第二螺母82从连接螺杆64上取出,然后分离下压盖62,将需要卸载的打磨动力头(布轮)7从动力头安装架6上一一取出,再将新的打磨动力头(布轮)7的更换槽711与其中一根空心管63相抵,套孔71与中心孔623对应,并能轻松将打磨动力头(布轮)7逐个放置在从动力头安装架6内,更换好新的打磨动力头(布轮)7后,再将下压盖62的连接孔622与安装孔621分别与连接螺杆64及其空心管63对应插入,再拧紧第二螺母82就能便捷的完成打磨动力头(布轮)7的更换,若打磨动力头(布轮)7个数方式变化,只需调节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上的第一螺母81与第二螺母82的相对位置,使上压盖61与下压盖62夹紧打磨动力头(布轮)7就能完成对新规格打磨动力头(布轮)7的适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