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磨机床和珩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0124发布日期:2021-07-23 21:1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珩磨机床和珩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珩磨机床和珩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珩磨工艺主要用于发动机制造、液压阀体加工、压缩机等行业零件的精密孔的精整加工,加工后的零件孔几何精度高。珩磨工艺中常用到是珩磨机床,而且珩磨机床还是对发动机缸孔和缸套进行修复时经常使用的机加工设备。

现有技术中,珩磨机床的主轴只能在两个方向移动,运动自由度低,导致加工后的零件孔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珩磨机床和珩磨生产线,其主轴能够在三个方向上移动,运动自由度高,加工精度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珩磨机床,包括:

机架;

第一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

第二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

第三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

珩磨主轴,设置于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第三预设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三预设方向的任意两者相互垂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珩磨机床包括: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每个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移动机构,每个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移动机构,每个所述第三移动机构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珩磨主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滑台,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台;

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台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珩磨主轴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

第二滑台,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台上;

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台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珩磨主轴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

第三滑台,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珩磨主轴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台;

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滑台沿所述第三预设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珩磨主轴沿所述第三预设方向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珩磨机床还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

料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

横向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驱动所述料架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移动;

升降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驱动所述料架沿所述第三预设方向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驱动件包括:

第四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机架;

第四丝杠副,所述第四驱动源通过所述第四丝杠副与所述料架连接;

所述第四丝杠副的丝母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料架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设于所述限位孔;所述升降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限位柱相对于所述限位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料架与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三预设方向上的间距,小于当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料架与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三预设方向上的间距。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珩磨生产线,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珩磨机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珩磨生产线还包括翻转干燥装置,所述翻转干燥装置包括:

承载支架;

夹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用于夹紧已珩磨工件;

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机构转动;

吹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用于向已珩磨工件吹风。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吹风机构包括:

风机,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

风管,所述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管的第二端指向所述夹紧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通过第一移动机构驱动第二移动机构在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从而使设置在第二移动机构上的第三移动机构带动珩磨主轴在第一预设方向移动;通过第二移动机构使第三移动机构在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从而使珩磨主轴在第二预设方向移动;通过第三移动机构驱动珩磨主轴在第三预设方向移动。由此实现了珩磨主轴在三个方向上的移动,使得珩磨主轴的运动自由度更高,从而能够对工件进行更为精准地珩磨,保证工件零件孔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珩磨机床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横梁、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三移动机构和珩磨主轴的组合体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横梁、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三移动机构和珩磨主轴的组合体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送料台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升降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珩磨生产线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珩磨生产线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探测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探测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翻转干燥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翻转干燥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标:1-珩磨机床;11-机架;110-床身;112-龙门架;1121-立柱;1123-横梁;12-第一移动机构;120-第一滑台;122-第一驱动件;1221-第一驱动源;1223-第一丝杠副;13-第二移动机构;130-第二滑台;132-第二驱动件;1321-第二驱动源;1323-第二丝杠副;14-第三移动机构;140-第三滑台;142-第三驱动件;1421-第三驱动源;1423-第三丝杠副;15-珩磨主轴;16-送料机构;160-送料支座;162-料架;164-横向驱动件;1641-第四驱动源;1643-第四丝杠副;166-升降驱动件;1661-第一连杆;1663-第二连杆;1664-第三连杆;1665-第一摆臂;3-珩前检测系统;33-探测装置;330-测头支架;332-第一测头滑台;334-第二测头滑台;336-探测头;5-翻转干燥装置;51-承载支架;52-开关门;53-夹紧机构;55-翻转机构;57-吹风机构;570-风机;572-风管;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珩磨工艺主要用于发动机制造、液压阀体加工、压缩机等行业零件的精密孔的精整加工,加工后的零件孔几何精度高。珩磨工艺中常用到是珩磨机床,而且珩磨机床还是对发动机缸孔和缸套进行修复时经常使用的机加工设备。

现有技术中,珩磨机床的主轴只能在两个方向上运动,导致加工后的零件孔精度低。

发明人通过研究,提供以下实施例来改善上述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珩磨机床1,该珩磨机床1可以用于加工发动机制造、液压阀体加工、压缩机等零件的零件孔。珩磨机床1可以用于加工发动机制造、液压阀体加工、压缩机等零件的零件孔。珩磨机床1包括机架11、第一移动机构12、第二移动机构13、第三移动机构14和珩磨主轴15。第一移动机构12设置于机架11。第二移动机构13设置于第一移动机构12,且第一移动机构12能够驱动第二移动机构13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第三移动机构14设置于第二移动机构13,且第二移动机构13能够驱动第三移动机构14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珩磨主轴15设置于第三移动机构14,且第三移动机构14能够驱动珩磨主轴15沿第三预设方向移动,其中,第一预设方向、第二预设方向和第三预设方向的任意两者相互垂直。

即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移动机构12驱动第二移动机构13在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从而使设置在第二移动机构13上的第三移动机构14带动珩磨主轴15在第一预设方向移动;通过第二移动机构13使第三移动机构14在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从而使珩磨主轴15在第二预设方向移动;通过第三移动机构14驱动珩磨主轴15在第三预设方向移动。由此实现了珩磨主轴15在三个方向上的移动,使得珩磨主轴15的运动自由度更高,从而能够对工件7进行更为精准地珩磨,保证工件7零件孔的精度。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珩磨机床1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方向沿珩磨机床1的y轴方向,第二预设方向沿珩磨机床1的x轴方向,第三预设方向沿珩磨机床1的z轴方向。即第一移动机构12能够使珩磨主轴15沿y轴方向纵向移动,第二移动机构13能够使珩磨主轴15沿x轴方向横向移动,第三移动机构14能够使珩磨主轴15沿z轴方向竖向移动,x轴、y轴和z轴标准坐标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也可相互交换,即第一预设方向沿x轴方向,第二预设方向沿y轴方向,从而第一移动机构12能够使珩磨主轴15沿x轴方向横向移动,第二移动机构13能够使珩磨主轴15沿y轴方向纵向移动。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1包括床身110和设置在该床身110上龙门架112,床身110主要起承载作用,以承载位于其上的龙门架112、第一移动机构12、第二移动机构13、第三移动机构14和珩磨主轴15。龙门架112是由设置在床身110上的两个立柱1121及跨设在两个立柱1121上的一个横梁1123所形成的门状结构,立柱1121位于床身110上远离操作者的位置,以避免占用床身110上加工区域过多的面积。每个立柱1121沿z方向延伸,横梁1123沿x方向设置在立柱1121远离床身110的一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龙门架112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铸件、大理石等门状结构。

请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施中,珩磨机床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移动机构12,每个第一移动机构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移动机构13,每个第二移动机构13设置有一个第三移动机构14,每个第三移动机构14上设置有一个珩磨主轴15。从而该珩磨机床1具有至少两个珩磨主轴15,每个珩磨主轴15都能对待加工件7进行珩磨,各个珩磨主轴15可以单独工作,完成指定的加工动作。工件7顺次通过各个珩磨主轴15,从而通过各珩磨主轴15顺次完成多个连续工序,例如,一个珩磨主轴15对工件7进行粗珩磨,另一个珩磨主轴15对工件7进行精珩磨。一个第一移动机构12上的珩磨主轴15也可以共同完成同一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珩磨机床1包括两个第一移动机构12,每个第一移动机构1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移动机构13,每个第二移动机构13上设置有一个第三移动机构14,每个第三移动机构14上设置有一个珩磨主轴15,从而整个珩磨机床1具有四个珩磨主轴15,四个珩磨主轴15包括如顺次排列设置的第一珩磨主轴15、第二珩磨主轴15、第三珩磨主轴15和第四珩磨主轴15,第一珩磨主轴15和第二珩磨主轴15位于一个第一移动机构12上,第三珩磨主轴15和第四珩磨柱柱位于另一个第一移动机构12上。各主轴可以各自独立工作,以保证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第一移动机构12包括第一滑台120和第一驱动件122,第一滑台120可活动地设置于机架11上。具体的,第一滑台120用于设置第二移动机构13、第三移动机构14和珩磨主轴15。在横梁1123上设置有沿z轴方向的第一滑轨,第一滑台120通过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轨上,从而第一滑台120能够在第一驱动件122的作用下沿着y轴方向在横梁1123上滑动,其中,第一滑轨可以是硬轨,也可以是线轨。

第一驱动件122设置于机架11,用于驱动第一滑台120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以带动珩磨主轴15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即带动珩磨主轴15沿y轴方向移动。第一驱动件122包括第一驱动源1221和第一丝杠副1223。第一驱动源1221可以是电机,设置于机架11,即设置在横梁1123上,用于提供动力。第一丝杠副1223的丝杠与第一驱动源12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丝杠副1223的丝母与第一滑台120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驱动源1221与第一滑台120的传动连接,进而通过第一驱动源1221驱使第一滑台120沿y轴方向在横梁1123上滑动,以使珩磨主轴15沿y轴方向移动。

第二移动机构13设置于第一滑台120,该第二移动机构13包括第二滑台130和第二驱动件132。第二滑台130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移动机构12,具体的,第二滑台130用于设置第三移动机构14和珩磨主轴15,第一滑台120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第二滑轨,第二滑台130通过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上,从而第二滑台130能够在第二驱动件132的作用下沿x轴方向在第一滑台120上滑动,其中,第二滑轨可以是硬轨,也可以是线轨。

第二驱动件132设置于第一移动机构12,用于驱动第二滑台130沿第二预设方向滑动,以带动珩磨主轴15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即带动珩磨主轴15沿x轴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132包括第二驱动源1321和第二丝杠副1323。第二驱动源1321可以是电机,设置于第一移动机构12,即设置于第一滑台120上,用于提供动力。第二丝杠副1323的丝杠与第二驱动源132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丝杠副1323的丝母与第二滑台130连接,从而实现第二驱动源1321与第二滑台130的传动连接,进而通过第二驱动源1321驱使第二滑台130沿x轴方向在第一滑台120上滑动,以使珩磨主轴15沿x轴方向移动。

第三移动机构14设置于第二滑台130上,该第三移动机构14包括第三滑台140和第三驱动件142。第三滑台140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二移动机构13,珩磨主轴15设置在第三滑台140上,随着第三滑台140一起在z轴方向移动。具体的,第三滑台140用于设置珩磨主轴15,第二滑台130上设置有沿z轴方向的第三滑轨,第三滑台140通过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滑轨上,从而第三滑台140能够在第三驱动件142的作用下沿z轴方向在第三滑台140上滑动,以带动珩磨主轴15沿z轴方向移动。其中,第三滑轨可以是硬轨,也可以是线轨。

第三驱动件142设置于第二移动机构13,用于驱动第三滑台140沿第三预设方向滑动,以带动珩磨主轴15沿第三预设方向移动。第三驱动件142包第三驱动源1421和第三丝杠副1423。第三驱动源1421可以是电机,设置于第二移动机构13,即设置在第二滑台130上,用于提供动力。第三丝杠副1423的丝杠与第三驱动源1421连接,第三丝杠副1423的丝母与第三滑台140连接,从而实现第三驱动源1421与第三滑台140的传动连接,进而通过第三驱动源1421驱使第三滑台140沿z轴方向在第一滑台120上滑动,以使珩磨主轴15沿z轴方向移动。

请再次参考图1,珩磨机床1还包括送料机构16,该送料机构16用于承载并传送工件7。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支座160、料架162、横向驱动件164和升降驱动件166。送料支座160沿x轴方向设置在床身110上,其主要起承载作用,用于设置料架162、横向驱动件164和升降驱动件166。

请参考图4和图5,升降驱动件166设置于机架11,用于驱动料架162沿第三预设方向移动。该升降驱动件166包括第五驱动源、连杆、第一摆臂1665组和第二摆臂组。第五驱动源可以是电机,设置于机架11上,即设置在送料支座160上,用于提供动力。第一摆臂1665组和第二摆臂组分别位于料架162的两侧,第一摆臂1665组包括多个第一摆臂1665,第二摆臂组包括多个第二摆臂,第一摆臂1665和第二摆臂沿y轴方向一一对应。第一摆臂1665的第一端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机架11,即可转动地连接于送料支座160,第一摆臂1665的第二端和第二摆臂的第二端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托辊,多个托辊形成用于承载料架162的承载面。另外,多个第一摆臂1665或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连杆1664连接,每个摆臂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1664为可转动连接。

料架162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11上,即料架162隔着于多个托辊上。料架162沿x方向延伸,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工件7的托盘,多个托盘沿x轴方向等间隔分布,托盘能够在料架162上旋转,以带动工件7转动,托盘的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连杆1661的第一端与第五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杆166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1663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663的第二端与第一摆臂1665的第二端或第二摆臂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杆1663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1664为可转动链家。从而通过第五驱动源能够使连杆带动第一摆臂1665和第二摆臂摆动,即第一摆臂1665绕其第一端摆动,第二摆臂绕其第二端摆动,以使位于托辊上的料架162上升或下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将第五驱动源的输出端与第一摆臂1665的第一端或第二摆臂的第一端连接,从而直接驱使第一摆臂1665绕其第一端摆动,第二摆臂绕其第一端摆动。

横向驱动件164设置于机架11,用于驱动料架162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该横向驱动件164包括第四驱动源1641和第四丝杠副1643,第四驱动源1641可以是电机,设置于机架11,即设置在送料支座160上,用于提供动力。第四丝杠副1643的丝杠与第四驱动源1641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丝杠副1643的丝母与料架162连接,从而实现第四驱动源1641与料架162的传动连接。由此通过第四驱动源1641能够使料架162沿x轴方向移动。

第四丝杠副1643的丝母上开设有限位孔,料架162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穿设于限位孔。因此升降驱动件166能够驱动限位柱相对于限位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限位柱位于第一位置时,料架162与机架11在第三预设方向上的间距,小于当限位柱位于第二位置时,料架162与机架11在第三预设方向上的间距。也就是说,升降驱动件166能够使料架162沿z方向移动,从而升起或降落。当限位柱位于第一位置时,料架162升至高处,当限位柱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柱降至低处。另外,限位柱和限位孔的配合能够防止料架162相对于第四丝杠副1643产生轴向移动,以保证料架162能够被第四驱动源1641所驱动,沿x轴方向移动。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珩磨机床1,通过第一移动机构12驱动第二移动机构13在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从而使设置在第二移动机构13上的第三移动机构14带动珩磨主轴15在第一预设方向移动;通过第二移动机构13使第三移动机构14在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从而使珩磨主轴15在第二预设方向移动;通过第三移动机构14驱动珩磨主轴15在第三预设方向移动。由此实现了珩磨主轴15在三个方向上的移动,使得珩磨主轴15的运动自由度更高,从而能够对工件7进行更为精准地珩磨,保证工件7零件孔的精度。

请参考图6和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珩磨生产线,珩磨生产线包括沿工件7运输方向f依次设置的珩前检测系统3、上述的珩磨机床1和翻转干燥装置5,料架162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输入辊,多个输入辊转动,从而能够接收由珩前检测系统3传来的待加工件7。料架162的第二端设置有输出辊,从而将已珩磨工件7传送给翻转干燥装置5。珩前检测系统3用于对待加工件7进行珩前检测,判断待加工件7是否符合珩前要求,从而避免不合格的待加工件7进入后一工序的珩磨机床1。珩磨机床1用于对从航前检测系统传来的待加工件7进行珩磨,以形成工件7上精密度较高的零件孔。翻转干燥装置5用于对经珩磨机床1已加工好的已珩磨工件7内的珩磨液进行收集,节约成本,同时保证已珩磨工件7的清洁干燥及工作现场的清洁。

请参考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珩前检测系统3包括珩前检测支座及设置在该珩前检测支座上的承载装置和探测装置33。探测装置33用于对待加工件7的零件孔进行珩前检测;承载装置对应于料架162的第一端,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待加工件7,并将符合珩前要求的待加工件7传送至料架162,其中,承载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和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探测装置33包括测头支架330、第一测头滑台332、第二测头滑台334和探测头336。测头支架330呈门状。第一测头滑台332通过滑轨副可活动地设置在测头支架330上,并能够由驱动电机经传动丝杠所驱动,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第二测头滑台334通过滑轨副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侧头滑台上,能够随第一测头滑台332在第一预设方向滑动,并能够由驱动电机经传动丝杠所驱动,沿第三预设方向滑动。探测头336设置在第二测头滑台334的底端,随着第二测头滑台334一起移动,即探测头336能够在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三预设方向移动。

探测头336用于对位于待检测位置的工件7进行检测,以判断工件7零件孔是否符合珩前要求。探测头336包括上测部和下测部,上测部的直径为工件7零件孔珩磨前要求的最大值,下侧部为工件7零件孔珩磨前要求的最小值。当下测部能够进入工件7零件孔,而上测部无法进入工件7零件孔时,说明工件7零件孔符合珩前要求,否则,不符合珩前要求。

请参考图10和图11,翻转干燥装置5包括承载支架51、夹紧机构53、翻转机构55和吹风机构57。承载支架51对应于料架162的第二端,主要起承载作用。夹紧机构53、翻转机构55和吹风机构57均设置于该承载支架51。承载支架51呈中空结构,其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通过已珩磨工件7的物料通道,且承载支架51上可活动地设置有开关门52,该开关门52能够在驱动电机、气缸、油缸等驱动源的作用下关闭或敞开物料通道的入口。夹紧机构53位于承载支架51内,用于夹紧自物料通道而来的已珩磨工件7。翻转机构55设置于承载支架51内,用于驱动夹紧机构53转动,以使已珩磨工件7翻转,从而实现翻转倒液功能。吹风机构57设置于承载支架51,用于向已珩磨工件7吹风,以使已珩磨工件7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吹风机构57包括风机570和风管572,风机570设置在承载支架51的顶部。风管572的第一端与风机570的出风口连通,风管572的第二端指向夹紧机构53,以将自风机570通入的气流吹响已珩磨工件7,实现干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当夹紧机构53中夹持有已珩磨工件7时,开关门52封闭物料通道的入口,从而使承载支架51内形成密闭的空间,风机570工作吹出热风,使得已珩磨工件7温度上升,以实现干燥功能。在干燥完成后,开关门52敞开物料通道,以使承载支架51内的空间与外界连通,从而排出热气,同时利于回收下一个已珩磨工件7的珩磨液及对该工件7进行干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