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场热处理系统的恒温改善装置

文档序号:29356388发布日期:2022-03-23 00:0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场热处理系统的恒温改善装置

1.本发明涉及磁场热处理技术,具体是一种磁场热处理系统的恒温改善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不同磁钢材料对应的最佳居里温度范围很窄(一般在
±
2℃以内),所以热处理炉的温控精度、炉内温度均匀性是保证产品获得高质量的关键。
3.现在企业对磁场产品进行热处理时要求温度控制在
±
5℃。
4.目前,现阶段的磁场热处理系统领域对于温度的把控还没有做到娴熟的阶段。现磁场热处理系统的炉内的温度均匀非常差,炉内某段空间的温差甚至高达10℃ ,且加热控制系统目前采用手动控制方式,需要操作员在生产期间一直都全神贯注的盯着电流表,随着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工人劳动强度大。目前企业生产所用的炉子只有中段加热,前段与后段的加热是没有的,这就导致中段中间的温度比较高,中段两端的温度比较低(两端热量散失更多),造成炉温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磁场热处理系统的恒温改善装置。这种装置提升了炉膛内温度的均匀性与精确性,最终实现产品生产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可广泛运用于的工件热处理。
6.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场热处理系统的恒温改善装置,包括磁场热处理炉及与磁场热处理炉连接的循环冷却水控制柜、磁场控制柜和电炉控制台,磁场热处理炉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外壁带磁轭线圈的第一磁轭,第一磁轭的两端端头分别设有与第一磁轭垂直的第二磁轭和第三磁轭,第一磁轭上方设有带第一支撑架的热处理炉,其中第一支撑架跨接在第一磁轭上,第一磁轭正上方的热处理炉两侧分别设有带磁极线圈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分别与第二磁轭和第三磁轭垂直连接,第二磁轭和第三磁轭朝外的端头分别设有部分伸出第二磁轭和第三磁轭的第一磁极压板和第二磁极压板,第二磁轭和第三磁轭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第一磁极压板和第二磁极压板的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热处理炉包括由外向内的外壳、保温层和耐热层,耐热层内形成炉膛,炉膛内设有放置架和挡板,放置架置于挡板内,耐热层外表面变间距缠绕串有耐高温陶瓷的电热丝,热处理炉两端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第一堵头靠近炉门,第二堵头上设有穿过第二堵头的带轴承的风扇,风扇伸入挡板内,风扇轴承朝外的端部设有电机,炉膛内放置架的区域为炉膛中段,放置架靠近第一堵头的区域为炉膛前段,放置架靠近第二堵头的区域为炉膛后段。
7.所述耐热层外表面的电热丝缠绕间距从炉膛中段分别向炉膛前段和炉膛后段方向变窄,电热丝的加热温度使得炉膛前段和炉膛后段与炉膛中段的温度保持平衡,用于实现冷端补偿,从而降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温差对材料的影响,从而提高成品率和成品质量。
8.所述热处理炉上设有穿过外壳、保温层和耐热层并伸入炉膛中段的一组电热偶,以监控炉内温度。
9.所述电机与第二堵头之间的轴承上设有隔热板,防止磁加热时损坏电机。
10.所述风扇为耐高温风扇。
11.所述挡板将炉膛内的磁加热区域形成了相对隔离区域,加热过程中,风扇工作时挡板形成风道,使炉膛内空气循环,加快炉膛内热量传递,使炉膛内温度均匀性指标得到提升。
12.所述电热丝的具体缠绕间距依据电热丝的发热量、对温度场的影响确定,以确保炉内温度保持均匀。
13.所述所述第一磁轭、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外围均设有保护外壳。
14.所述轴承上设有轴承套,防止风扇工作时,轴承与第二堵头产生间隙使得炉膛内的温度流失。
15.所述第一磁轭与第二磁轭和第三磁轭一体成型。
16.工作过程:将热处理工件整齐排放在小托盘内,用铁丝捆绑好放在加热专用的紫铜套内,再将紫铜套放置在放置架上,放上第一堵头,关上炉门,操作循环冷却水控制柜、磁场控制柜和电炉控制台对炉膛内的工件进行磁加热,然后开启电机控制风扇转动,同时开启控制炉膛前段和炉膛后段上的电热丝电源,电热丝工作使得炉膛前段和炉膛后段的温度上升,实现了冷端补偿,使得炉膛内的温度保持均匀。
17.这种装置提升了炉膛内温度的均匀性与精确性,最终实现产品生产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可广泛运用于的工件热处理。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中热处理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总装配图;图4为实施例中磁场热处理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电热丝的缠绕方式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堵头 2.电热偶 3.放置架 4.挡板 5.炉膛前段 6.炉膛中段 7.炉膛后段 8.外壳 9. 保温层 10.耐热层 11.陶瓷 12.电热丝 13.轴承套 15.电机 16.隔热板 17.风扇 18.第二堵头 19.循环冷却水控制柜 20.磁场热处理炉 201.底板 202.第一磁轭 203.磁轭线圈204.第二磁轭 205.第三磁轭 206磁极线圈207.第一支撑架 208.第一磁极压板 209.第二磁极压板 210.第二支撑架 211.第三支撑架 212.第一磁极 213.第二磁极 21.热处理炉 22.磁场控制柜 23.电炉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21.实施例:参照图1-图4,一种磁场热处理系统的恒温改善装置,包括磁场热处理炉20及与磁
场热处理炉20连接的循环冷却水控制柜19、磁场控制柜22和电炉控制台23,磁场热处理炉20包括底板201,底板201上设有外壁带磁轭线圈203的第一磁轭202,第一磁轭202的两端端头分别设有与第一磁轭202垂直的第二磁轭204和第三磁轭205,第一磁轭202上方设有带第一支撑架207的热处理炉21,其中第一支撑架207跨接在第一磁轭202上,第一磁轭202正上方的热处理炉21两侧分别设有带磁极线圈206的第一磁极212和第二磁极213,第一磁极212和第二磁极213分别与第二磁轭204和第三磁轭205垂直连接,第二磁轭204和第三磁轭205朝外的端头分别设有部分伸出第二磁轭204和第三磁轭205的第一磁极压板208和第二磁极压板209,第二磁轭204和第三磁轭205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第一磁极压板208和第二磁极压板209的第二支撑架210和第三支撑架211,所述热处理炉21包括由外向内的外壳8、保温层9和耐热层10,耐热层10内形成炉膛,炉膛内设有放置架3和挡板4,放置架3置于挡板4内,耐热层10外表面变间距缠绕串有耐高温陶瓷11的电热丝12,热处理炉21两端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堵头1和第二堵头18,第一堵头1靠近炉门,第二堵头18上设有穿过第二堵头18的带轴承的风扇17,风扇17伸入挡板4内,风扇轴承朝外的端部设有电机15,炉膛内放置架3的区域为炉膛中段6,放置架3靠近第一堵头1的区域为炉膛前段5,放置架3靠近第二堵头18的区域为炉膛后段7。
22.如图5所示,所述耐热层10外表面的电热丝12缠绕间距从炉膛中段6分别向炉膛前段5和炉膛后段7方向变窄,电热丝12的加热温度使得炉膛前段5和炉膛后段7与炉膛中段6的温度保持平衡,用于实现冷端补偿,从而降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温差对材料的影响,从而提高成品率和成品质量。
23.所述热处理炉21上设有穿过外壳8、保温层9和耐热层10并伸入炉膛中段6的一组电热偶2,以监控炉内温度。
24.所述电机15与第二堵头18之间的轴承上设有隔热板16,防止磁加热时损坏电机15。
25.所述风扇17为耐高温风扇。
26.所述挡板4将炉膛内的磁加热区域形成了相对隔离区域,加热过程中,风扇17工作时挡板4形成风道,使炉膛内空气循环,加快炉膛内热量传递,使炉膛内温度均匀性指标得到提升。
27.所述电热丝12的具体缠绕间距依据电热丝12的发热量、对温度场的影响确定。
28.所述所述第一磁轭202、第一磁极212和第二磁极213外围均设有保护外壳。
29.所述轴承上设有轴承套13,防止风扇17工作时,轴承与第二堵头18产生间隙使得炉膛内的温度流失。
30.所述第一磁轭202与第二磁轭204和第三磁轭205一体成型。
31.工作过程:将热处理工件整齐排放在小托盘内,用铁丝捆绑好放在加热专用的紫铜套内,再将紫铜套放置在放置架3上,放上第一堵头1,关上炉门,操作循环冷却水控制柜19、磁场控制柜22和电炉控制台23对炉膛内的工件进行磁加热,然后开启电机15控制风扇17转动,同时开启控制炉膛前段5和炉膛后段7上的电热丝12电源,电热丝12工作使得炉膛前段5和炉膛后段7的温度上升,实现了冷端补偿,使得炉膛内的温度保持均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