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2015发布日期:2021-11-29 20:3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对金属矿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由于金属矿物很容易出现氧化层,因此需要对金属矿物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现有手段一般是通过采用搅拌机来进行搅拌,使金属矿物在搅拌机内发生相互碰撞摩擦,从而实现抛光效果,然而,在对金属矿物物料进行抛光前一般需要先对其进行清洗,清洗完之后将其烘干然后送入抛光机内进行抛光,由于金属物料尺寸的大小以及摆放堆积分布不同,因此其干燥的效果也不一致,如果物料没有得到很好的干燥,那么其表面的水分在抛光时会附着粘贴有大量的粉尘,因此会导致抛光效果很不理想。
3.针对上述问题,亟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具有干燥均匀、抛光效果好的优点。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6.包括:
7.两个或多个抛光机,所述抛光机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
8.两个或多个上料装置,多个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进料口的高度;筛分部件,所述筛分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末端的下方位置用于筛分不同尺寸的物料,将小尺寸的物料筛入至另一上料装置上,所述筛分部件呈倾斜设置用于将物料送入所述进料口内。
9.利用筛分部件对物料进行筛选,将物料中尺寸较大的物料较快的送入至抛光机的进料口,将物料中尺寸较小的物料筛入至下一个上料装置上,然后通过传送带对物料进行输送,再度进行筛选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大尺寸的物料比小尺寸的物料更早的进入抛光机中进行抛光,因为大尺寸物料的表面积大,因此其表面的水分更容易蒸发,即大尺寸的物料比小尺寸的物料更容易干燥,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延长小尺寸物料进入抛光机的时间,使其在运输过程中得到更加彻底的干燥。
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上料装置沿长度方向阶梯式设置,所述上料装置的首端设置在上一个所述上料装置的末端。
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筛分部件包括料道以及挡料板,所述挡料板设置在所述料道的侧边,所述料道呈倾斜状设置,所述料道较高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筛选物料的筛孔,按照物料的输送流动顺序,多个所述上料装置上的所述筛孔的尺寸依次缩小。
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干燥的
干燥装置。
13.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抛光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中空设置,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筒体传动连接,用于提供动力驱动所述筒体转动;底抄,所述底抄以倾斜于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使所述筒体在转动时将物料从所述进料口推向所述出料口。
1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以及固定齿环,固定齿环套设在筒体的外筒壁上,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齿轮与固定齿环相互啮合设置,进而使电机提供动力驱动筒体转动。
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转动设置有支撑滚轮,筒体的外筒壁上套设有支撑环,支撑滚轮与支撑环滚动接触用于支撑筒体。
16.由上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利用筛分部件对物料进行筛选,将物料中尺寸较大的物料较快的送入至抛光机的进料口,将物料中尺寸较小的物料筛入至下一个上料装置上,然后通过传送带对物料进行输送,再度进行筛选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大尺寸的物料比小尺寸的物料更早的进入抛光机中进行抛光,因为大尺寸物料的表面积大,因此其表面的水分更容易蒸发,即大尺寸的物料比小尺寸的物料更容易干燥,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延长小尺寸物料进入抛光机的时间,使其在运输过程中得到更加彻底的干燥,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具有干燥均匀、抛光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机剖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0、抛光机;200、上料装置;110、进料口;120、出料口;130、筒体;140、动力部件;150、底抄;160、支撑座;210、传送带;220、筛分部件;230、干燥装置;131、支撑环;141、电机;142、固定齿环;161、支撑滚轮;221、料道;222、挡料板;223、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多层级筛分干燥上料抛光系统,其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25.两个或多个抛光机100,抛光机100设置有进料口110与出料口120;
26.两个或多个上料装置200,多个上料装置200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传送带210,传送带210的水平高度高于进料口110的高度;筛分部件220,筛分部件220设置在传送带210末端的下方位置用于筛分不同尺寸的物料,将小尺寸的物料筛入至另一上料装置200上,筛分部件220呈倾斜设置用于将物料送入进料口110内。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筛分部件220对物料进行筛选,将物料中尺寸较大的物料较快的送入至抛光机100的进料口110,将物料中尺寸较小的物料筛入至下一个上料装置200上,然后通过传送带210对物料进行输送,再度进行筛选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大尺寸的物料比小尺寸的物料更早的进入抛光机100中进行抛光,因为大尺寸物料的表面积大,因此其表面的水分更容易蒸发,即大尺寸的物料比小尺寸的物料更容易干燥,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延长小尺寸物料进入抛光机100的时间,使其在运输过程中得到更加彻底的干燥。
28.此外,通过筛分不同尺寸的物料,使尺寸大小相近的物料在一个抛光机100内进行抛光,可以使物料整体的抛光效果更加稳定均衡,提高物料的抛光质量。
29.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上料装置200沿长度方向阶梯式设置,上料装置200的首端设置在上一个上料装置200的末端。
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上料装置200在输送物料过程中对物料不断进行筛选,最大尺寸的物料会最快的被送入抛光机100内进行抛光,然后尺寸小的物料则被筛入后续的上料装置200上进行输送,延长了小尺寸物料进行抛光的时间,使小尺寸物料在运输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干燥。
31.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筛分部件220包括料道221以及挡料板222,挡料板222设置在料道221的侧边,料道221呈倾斜状设置,料道221较高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筛选物料的筛孔223,按照物料的输送流动顺序,多个上料装置200上的筛孔223的尺寸依次缩小。
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挡料板222来防止物料泄露,通过将料道221倾斜设置使物料可以在自身重力下滑入至抛光机100的进料口110内,料道221较高的一端与传送带210靠近,并且通过开设筛孔223用来筛分物料,下一个上料装置200的传送带210的首端设置在筛孔223的下方位置。
33.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传送带210上设置有用于对物料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230。也可以将干燥装置230设置在传送带210外。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干燥装置230对传送带210上传送的物料进行干燥,具体的,干燥装置230可以是风扇,通过吹风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干燥,干燥装置230还可以是烘干灯,以加热烘干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干燥。
35.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抛光机100包括筒体130,筒体130为中空设置,进料口110设置在筒体130的一端,出料口120设置在筒体130的另一端;动力部件140,动力部件140与筒体130传动连接,用于提供动力驱动筒体130转动;底抄150,底抄150以倾斜于筒体130的轴向方向设置在筒体130的内壁,使筒体130在转动时将物料从进料口110推向出料口120。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干燥后的物料从进料口110被送入至筒体130内,动力部件140带动筒体130转送,底抄150是呈板状刚体,跟随筒体130一起转动,用来将物料捞起,当底抄150旋转至一定位置后,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会下落,将底抄150设置成倾斜状可以引导物料移动,从而使物料从进料口110方向往出料口120方向移动,在这个过程中使物料相互之间发生摩擦碰撞进而实现抛光的效果。
37.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动力部件140包括电机141以及固定齿环142,固定齿环142套设在筒体130的外筒壁上,电机141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齿轮与固定齿环142相互啮合设置,进而使电机141提供动力驱动筒体130转动。还包括支撑座160,支撑座160上转动设置有支撑滚轮161,筒体130的外筒壁上套设有支撑环131,支撑滚轮161与支撑环131滚动接触用于支撑筒体130。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141的驱动下使筒体130发生转动,同时使用支持座以及支撑滚轮161对筒体130进行支撑,从而使筒体130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3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