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镀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9698发布日期:2022-02-08 08:5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浸镀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镀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浸镀槽。


背景技术:

2.在化学镀领域,一般采用浸镀槽作为工件化学镀银、镀镍、镀铜、镀钴等的操作容器,主要过程是将待镀镍的工件静置浸泡在浸镀槽内的镀镍液中。但是,这种静置浸泡方式很难保证工件的镀层均匀性。
3.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加热管置于镀镍液这种直接加热方式会使镀镍液局部过热而发生沉积,造成镀镍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中国专利201620792182.5 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浴加热的化学镀镍槽,但是这种化学镀镍槽的保温层为石棉材料,保温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浸镀槽,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提高镀层均匀性。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浸镀槽,包括槽身、加热管、槽盖、电机及挂具。所述槽身的槽壁包括外钢层、保温层、中钢层及内钢层,所述外钢层与所述中钢层共同围成保温腔,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保温腔内,所述中钢层与所述内钢层共同围成水浴腔,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水浴腔内,所述内钢层围成浸镀腔,所述保温层包括软瓷保温层、聚氨酯泡沫层及硅酸铝保温层,所述软瓷保温层贴附于所述外钢层靠近所述中钢层的一侧面,所述硅酸铝保温层贴附于所述中钢层靠近所述中钢层的一侧面,所述聚氨酯泡沫层填充于所述软瓷保温层与所述硅酸铝保温层之间。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槽盖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槽盖与所述挂具驱动连接,所述挂具设置于所述浸镀腔内。
7.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挂具包括转动杆、悬挂架及多个挂钩,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挂架连接,多个所述挂钩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悬挂架上。
8.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挂钩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悬挂架的两侧。
9.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挂钩为“v”形。
10.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槽盖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通孔。
1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浸镀槽还包括防水盖,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防水盖内,所述防水盖固定于所述槽盖上。
12.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水盖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槽盖通过螺栓螺接。
13.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槽身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依次穿过所述外钢层、所述保温层及所述中钢层与所述水浴腔连通;所述槽身相对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依次穿过所述外钢层、所述保温层及所述中钢层与所述水浴腔连
通。
14.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管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管分别设置于所述水浴腔的两侧内。
15.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浸镀槽还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设置于所述槽身内。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瓷保温层、聚氨酯泡沫层及硅酸铝保温层形成的保温层,具有耐水、耐高温、耐老化、耐酸碱、保温隔热效果好等优点;通过槽盖上的电机驱动挂具旋转,促进挂具上的工件与浸镀腔内镀镍液的接触,从而提高镀层均匀性和结合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浸镀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浸镀槽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浸镀槽的槽身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3.一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浸镀槽10,包括槽身110、槽盖120、加热管130、电机140及挂具150。所述槽身110的槽壁包括外钢层111、保温层112、中钢层114及内钢层116,所述外钢层111与所述中钢层114共同围成保温腔113,所述保温层112填充于所述保温腔113内,所述中钢层114与所述内钢层116共同围成水浴腔115,所述加热管130设置于所述水浴腔115内,所述内钢层116围成浸镀腔117,所述保温层112包括软瓷保温层1121、聚氨酯泡沫层1122及硅酸铝保温层1123,所述软瓷保温层1121贴附于所述外钢层111 靠近所述中钢层114的一侧面,所述硅酸铝保温层1123贴附于所述中钢层114 靠近所述中钢层114的一侧面,所述聚氨酯泡沫层1122填充于所述软瓷保温层 1121与所述硅酸铝保温层1123之间。所述电机140设置于所述槽盖120上,所述电机14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槽盖120与所述挂具150驱动连接,所述挂具150 设置于所述浸镀腔117内。
24.如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可避免加热管130周围发生局部过热现象,降低镀镍液发生沉积,从而提高镀镍液的使用寿命。在保温层112中,软瓷保温层1121采用的软瓷保温材料以天然泥土、石粉等无机物为原料,经分类混合、复合改性,在光化异构及曲线温度下成型,具有优良的抗震、抗裂、耐热及耐老化性能;聚氨酯泡沫层1122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效果好等优点;硅酸铝保温层1123具有耐高温、耐水、抗裂、抗震性能好、保温性能好、不燃、耐酸碱等优点;通过软瓷保温层1121、聚氨酯泡沫层1122及硅酸铝保温层
1123 形成的保温层112,具有耐水、耐高温、耐老化、耐酸碱、保温隔热效果好等优点。通过槽盖120上的电机140驱动挂具150旋转,促进挂具150上的工件与浸镀腔117内镀镍液的接触,从而提高镀层均匀性和结合性。
25.进一步地,所述挂具150包括转动杆151、悬挂架152及多个挂钩153,所述转动杆151的一端与所述电机140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51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挂架152连接,多个所述挂钩153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悬挂架152 上。如此通过多个挂钩153悬挂固定多个小工件,通过电机140驱动转动杆151、悬挂架152及挂钩153旋转,从而带动小工件旋转,以促进小工件与镀镍液的接触,并提高一次浸镀的小工件数量,从而提高浸镀效率。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一次浸镀的小工件数量,多个所述挂钩153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悬挂架152的两侧。为了避免小工件从挂钩153上脱落,并提高加工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挂钩153为“v”形。
26.为了在槽盖120合理布置电机140,进一步地,所述槽盖120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电机140的输出轴穿过的通孔121。
27.进一步地,所述浸镀槽10还包括防水盖160,所述电机140设置于所述防水盖160内,所述防水盖160固定于所述槽盖120上。如此通过防水盖160在浸镀过程可提高电机140的防水性能,从而避免电机140被镀镍液侵蚀。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盖160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部161,所述连接部161与所述槽盖 120通过螺栓螺接。如此通过螺栓与连接部161的配合可将防水盖160锁紧在槽盖120上,并易于组装和拆卸。
28.进一步地,所述槽身110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118,所述进水管118依次穿过所述外钢层111、所述保温层112及所述中钢层114与所述水浴腔115连通;所述槽身110相对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119,所述出水管119依次穿过所述外钢层111、所述保温层112及所述中钢层114与所述水浴腔115连通。如此通过下进上出的方式来设置进水管118和出水管119,以合理给水浴腔115 加水和排水。
29.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加热均匀性,所述加热管130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管130分别设置于所述水浴腔115的两侧内。
30.进一步地,所述浸镀槽10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于所述槽身110 内。如此通过温度计检测所述槽身110内镀镍液的温度并传送给外部的控制系统,若检测的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提高加热管130温度;若检测的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降低加热管130温度,以使槽身110内镀镍液的温度恒定。
31.进一步地,所述浸镀槽10还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分别设置于所述槽身 110内。如此通过液位计检测所述槽身110内镀镍液的液位并传送给外部的控制系统,以便于监控槽身110内镀镍液的液位。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33.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可避免加热管130周围发生局部过热现象,降低镀镍液发生沉积,从而提高镀镍液的使用寿命;通过软瓷保温层1121、聚氨酯泡沫层1122及硅酸铝保温层1123形成的保温层112,具有耐水、耐高温、耐老化、耐酸碱、保温隔热效果好等优点;通过槽盖120上的电机140驱动挂具150旋转,促进挂具150上的工件与浸镀腔117内镀镍液的接触,从而提高镀层均匀性和结合性。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