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40730发布日期:2022-06-17 22:1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大规格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广泛运用在公路、铁路、大跨度桥梁、深水码头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上,使用大规格高强度钢绞线代替钢筋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寿命、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随着近年来国家为拉动内需,对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高碳硬线钢产品得到高速的发展。
3.但是随着高碳硬线钢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其碳、锰含量也随之增加,如果炼钢连铸控制不好,容易导致合金偏析、碳偏析风险增加,从而高碳硬线钢出现异常组织而导致拉拔断裂,如何满足高碳硬线钢高强的需求,又能将偏析风险降低最低是解决该问题的症结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在传统的swrh82b高碳硬线钢盘条基础上通过添加钒元素(加入量0.01-0.02%wt)来提高高碳硬线钢的强度,而不是通过增加碳、锰含量来增加强度,最大限度的将碳、锰偏析风险降到最低。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一种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所述高碳硬线钢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80-0.85%,si:0.15-0.25%,mn:0.70-0.80%,cr:0.15-0.20%,v:0.1-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的p≤0.020%,s≤0.020%。
7.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同,包括:铁水脱硫—转炉—lf精炼—连铸—高线轧制。
8.进一步的,所述高碳硬线钢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80%,si:0.24%,mn:0.75%,cr:0.18%,v: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的p≤0.020%,s≤0.020%。
9.进一步的,所述高碳硬线钢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81%,si:0.20%,mn:0.76%,cr:0.18%,v:0.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的p≤0.020%,s≤0.020%。
10.进一步的,所述高碳硬线钢抗拉强度为1200-1250mpa,断面收缩率≥25%。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2.本发明通过添加v元素,使钢cct曲线向右上移动,从而抑制先共析铁素体析出.提高了钢的抗拉强度,在线材冷却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相应珠光体发生相变温度区间下降,随过冷度的增加,珠光体片层间距得到细化,从而提高强度。
13.而传统swrh82b提高强度采用提高钢种碳、锰含量,易诱发元素偏析,在连铸凝固下不可避免的偏析情况下,促使成品高碳硬线钢盘条马氏体淬火组织出现,虽然提高了盘
条强度,但牺牲了盘条韧性,最终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拉拔断裂。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传统swrh82b金相组织(异常马氏体组织);
16.图2为实施例1金相组织(正常索氏体+珠光体);
17.图3为实施例2金相组织(正常索氏体+珠光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一种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所述高碳硬线钢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80-0.85%,si:0.15-0.25%,mn:0.70-0.80%,cr:0.15-0.20%,v:0.1-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的p≤0.020%,s≤0.020%。
19.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同,包括:铁水脱硫—转炉—lf精炼—连铸—高线轧制。
20.各实施例具体成分见表1.
21.表1成品成分(%)
[0022] csimncrv传统swrh82b0.840.230.890.22/实例10.800.240.750.180.01实例20.810.200.760.180.012
[0023]
传统swrh82b盘条为了保证其高强度,其碳、锰含量均偏高,而本发明实例1和实例2采用添加钒元素的方法,将碳、锰含量降低,最大限度的将碳、锰偏析风险降到最低。
[0024]
而传统swrh82b提高强度采用提高钢种碳、锰含量,易诱发元素偏析,在连铸凝固下不可避免的偏析情况下,促使成品高碳硬线钢盘条马氏体淬火组织出现,虽然提高了盘条强度,但牺牲了盘条韧性,最终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拉拔断裂。
[0025]
表2性能检测结果
[0026] 抗拉强度,mpa断面收缩率,%传统swrh82b119532实例1122031实例2121033要求1140-1250≥25
[0027]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碳硬线钢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80-0.85%,si:0.15-0.25%,mn:0.70-0.80%,cr:0.15-0.20%,v:0.1-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的p≤0.020%,s≤0.020%;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同,包括:铁水脱硫—转炉—lf精炼—连铸—高线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碳硬线钢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80%,si:0.24%,mn:0.75%,cr:0.18%,v: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的p≤0.020%,s≤0.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碳硬线钢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81%,si:0.20%,mn:0.76%,cr:0.18%,v:0.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的p≤0.020%,s≤0.0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碳硬线钢抗拉强度为1200-1250mpa,断面收缩率≥2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高碳硬线钢偏析指数的方法,所述高碳硬线钢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80-0.85%,Si:0.15-0.25%,Mn:0.70-0.80%,Cr:0.15-0.20%,V:0.1-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的P≤0.020%,S≤0.020%;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同,包括:铁水脱硫—转炉—LF精炼—连铸—高线轧制。本发明在传统的SWRH82B高碳硬线钢盘条基础上通过添加钒元素(加入量0.01-0.02%wt)来提高高碳硬线钢的强度,而不是通过增加碳、锰含量来增加强度,最大限度的将碳、锰偏析风险降到最低。风险降到最低。风险降到最低。


技术研发人员:吕刚 赵晓敏 杨鲁明 王刚 白月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