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锰电池的锰环压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4232发布日期:2023-01-03 21:5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碱锰电池的锰环压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压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碱锰电池的锰环压环装置。


背景技术:

2.碱性电池亦称为碱性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碱锰电池,是锌锰电池系列中性能最优的品种,正极粉环是碱性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在管状的电池壳体的内侧并呈空心环状,电解液和负极设置在正极粉环的内侧;该正极粉环是将一定粒度的碱锰电池的正极材料压制成直径、高度、重量、硬度达到一定要求的空心环,该环作为碱锰电池的正极,其高度、重量和硬度三个参数是其所制作的电池是否达标的重要影响因素,现有的正极粉环在制作前首先要将正极材料进行粉碎,通过较高的压力和对应的模具压制形成正极粉环。
3.现有的锰环压环装置,通常是对粉碎后湿度达到3%-4%的粉料进行压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4.1.粉料湿度较低,需要进行多次挤压成型,效率低下,成型效果一般;
5.2.通过机器进行上料,但下料作业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取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还有部分通过智能机械手进行下料,但该方式使用成本较高,不便于中小型企业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锰电池的锰环压环装置。以克服背景技术缺陷。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碱锰电池的锰环压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安装筒、料斗与水箱,所述安装筒的上安装有两个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共固定连接有一个挤压环,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与安装筒连通,所述成型槽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弧形板,右侧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左侧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固定连接,左侧两个所述弧形板对接形成模具,所述模具的内径与安装筒的内径一致,所述底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直径与挤压环的内径相匹配,左侧两个所述弧形板处于第一活塞杆的外侧,所述水箱的外侧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底部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折管,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管,所述第一折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第一活塞管的内部,右侧所述弧形板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料斗的内部,位于所述料斗内部的导管的外表面开设有一组排气孔,所述底板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压制后锰环出料的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与成型槽连通。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折管、第二活塞管与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管安装至底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第二活塞管的外侧,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右侧弧形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折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第二活塞管的内部,所述第二折管的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水箱的内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一活塞管与第二活塞管的内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一活塞管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述第一活塞杆与底板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所述第一折管与排气管的一端均处于第一活塞杆的底端与底板的底部之间。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工业电脑,所述第一折管、第二折管、排气管与导管的中部均安装有电磁阀。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料斗的底部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中部安装有定量阀,所述安装筒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左侧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底板的外侧,所述限位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左侧弧形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成型槽的内部。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块。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4.顶部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料斗的内部,顶部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安装有透气膜。
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6.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中部安装有阀门。
2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8.(1)本方案利用气泵运作,使气体沿固定管导入水箱的内部,气体在排出后,将经过水源,随后将导管上的电磁阀开启,使加湿后的气体沿导管上的排气孔喷出,对料斗内的粉料进行微加湿,使其在压合过程中更易成型,保证成型效果与效率,将顶部固定管连接至料斗的内部,可将使用后且带有湿气的气体进行二次利用,保证后续气体的加湿效果。
29.(2)本方案在进行上料作业时,闭合导管上的电磁阀,开启第一折管上的电磁阀,使气体沿第一折管导入第一活塞管的内部,利用气体驱动第一活塞杆向下运动,随后闭合第一折管上的电磁阀,开启第二折管上的电磁阀,使气体沿第二折管导入第二活塞管的内部,推动第二活塞杆运动,使其将右侧弧形板向左侧推动,通过连接杆的设置,从而使模具向左侧运动,此时可将粉料沿成型槽的内部向左推动,直至物料掉落至第一活塞杆与底板的连接处中,此时再次开启导管上的电磁阀,闭合第一折管上的电磁阀,通过右侧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弹力影响,驱动第二活塞杆与右侧弧形板运动至原位,接着开启第一折管上
的电磁阀,通过左侧第一弹簧的弹力影响,驱动第一活塞杆运动至原位,接着启动液压杆,使其带动挤压环向下运动,对模具内的粉料进行挤压,制成锰环,随后用户可重复上述操作,使模具向左运动时,将锰环沿成型槽向左推动,直至沿排料槽排出,再下一次上料作业的同时完成下料作业,在保证使用成本的前提下,将上下料作业进行自动化完成,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底板与安装筒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的挤压环与第一活塞杆结构正面立体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的弧形板结构俯视立体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的弧形板与第一伸缩杆结构运动后正面剖视示意图。
36.图中标号说明:
37.1、底板;2、安装筒;3、料斗;4、水箱;5、液压杆;6、挤压环;7、驱动组件;71、第二折管;72、第二活塞管;73、第二活塞杆;8、弧形板;9、连接杆;10、第一活塞杆;11、气泵;12、固定管;13、第一折管;14、第一活塞管;15、导管;16、排气孔;17、工业电脑;18、第一弹簧;19、排气管;20、电磁阀;21、排料槽;22、排料管;23、定量阀;24、加热管;25、限位杆;26、第二弹簧;27、锥形块;28、透气膜;29、补水管;30、成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9.请参阅图1-6,一种碱锰电池的锰环压环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安装筒2、料斗3与水箱4,安装筒2的上安装有两个液压杆5,两个液压杆5的底端共固定连接有一个挤压环6,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成型槽30,成型槽30与安装筒2连通,成型槽30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弧形板8,右侧两个弧形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左侧两个弧形板8的外侧固定连接,左侧两个弧形板8对接形成模具,模具的内径与安装筒2的内径一致,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0,第一活塞杆10的直径与挤压环6的内径相匹配,模具处于第一活塞杆10的外侧,水箱4的外侧安装有气泵11,气泵11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2,底部固定管12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水箱4的内部,水箱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折管13,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管14,第一折管13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第一活塞管14的内部,右侧弧形板8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7,水箱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导管15,导管15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料斗3的内部,位于料斗3内部的导管15的外表面开设有一组排气孔16,底板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压制后锰环出料的排料槽21,排料槽21与成型槽30连通。
40.驱动组件7包括第二折管71、第二活塞管72与第二活塞杆73,第二活塞管72安装至底板1的内部,第二活塞杆73的一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第二活塞管72的外侧,第二活塞杆73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右侧弧形板8的外侧,第二折管71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第二活塞管
72的内部,第二折管71的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水箱4的内部;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工业电脑17,第一折管13、第二折管71、排气管19与导管15的中部均安装有电磁阀20;料斗3的底部安装有排料管22,排料管22的中部安装有定量阀23,安装筒2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24;
41.第一活塞杆10与第二活塞杆7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8,两个第一弹簧1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一活塞管14与第二活塞管72的内部。
42.本发明中,通过工业电脑17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控制,通过底板1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用户可利用料斗3对正极粉料进行存储,在进行锰环压合过程中,可利用气泵11运作,使气体沿固定管12导入水箱4的内部,气体在排出后,将经过水源,随后将导管15上的电磁阀20开启,使加湿后的气体沿导管15上的排气孔16喷出,对料斗3内的粉料进行微加湿,排出的气体可根据电磁阀20进行控量,使粉料不易发生飞扬现象,接着开启定量阀23,使粉料沿排料管22导入成型槽30的内部,即处于中部弧形板8与右侧弧形板8之间,随后在进行上料作业时,闭合导管15上的电磁阀20,开启第一折管13上的电磁阀20,使气体沿第一折管13导入第一活塞管14的内部,利用气体驱动第一活塞杆10向下运动,随后闭合第一折管13上的电磁阀20,开启第二折管71上的电磁阀20,使气体沿第二折管71导入第二活塞管72的内部,推动第二活塞杆73运动,使其将右侧弧形板8向左侧推动,通过连接杆9的设置,从而使模具向左侧运动,此时可将粉料沿成型槽30的内部向左推动,直至物料掉落至第一活塞杆10与底板1的连接处中,此时再次开启导管15上的电磁阀20,闭合第一折管13上的电磁阀20,通过右侧第一弹簧18的弹力影响,驱动第二活塞杆73与弧形板8运动至原位,将气体挤压至水箱4中,接着开启第一折管13上的电磁阀20,通过左侧第一弹簧18的弹力影响,驱动第一活塞杆10运动至原位,同时将粉料带动至成型槽30的内部,接着启动液压杆5,使其带动挤压环6向下运动,对模具内的粉料进行挤压,制成锰环,且在制作过程中,可利用加热管24运作,对锰环进行干燥处理,随后用户可重复上述操作,使模具向左运动时,将锰环沿成型槽30向左推动,直至沿排料槽21排出,再下一次上料作业的同时完成下料作业。
43.请参阅图1-2,其中:第一活塞管14上安装有排气管19,第一活塞杆10与底板1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第一折管13与排气管19的一端均处于第一活塞杆10的底端与底板1的底部之间。
44.本发明中,通过排气管19的设置,可在第一活塞杆10向上复位运动过程中开启,将第一活塞管14内的其他直接排至外界,提升复位效率,由于第一活塞杆10与底板1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可减少气体外泄现象与分料外泄现象发生,保证使用效果,由于第一折管13与排气管19的一端均处于第一活塞杆10的底端与底板1的底部之间,从而便于保证第一活塞管14内部因进气、排气而带动第一活塞杆10的运动效果。
45.请参阅图1-2,其中:左侧弧形板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5,限位杆25的一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底板1的外侧,限位杆25的中部套设有第二弹簧26,第二弹簧26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左侧弧形板8的外侧,第二弹簧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成型槽30的内部。
46.本发明中,通过限位杆25的设置,可对左侧弧形板8的运动进行限位,减少其发生偏移晃动现象,搭配第二弹簧26的设置,在不影响左侧弧形板8向左运动的同时,还可利用自身的弹力影响,带动左侧弧形板8运动至原位。
47.请参阅图1-3,其中:第一活塞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块27。
48.本发明中,通过锥形块27的设置,可减少物料堆积至第一活塞杆10上的现象发生,
可在第一活塞杆10向上复位后,使物料导向至成型槽30的内部,保证锰环制作效果,减少粉料含量不足的现象发生。
49.请参阅图1-2,其中:顶部固定管12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料斗3的内部,顶部固定管12的一端安装有透气膜28。
50.本发明中,将顶部固定管12连接至料斗3的内部,可将使用后且带有湿气的气体进行二次利用,保证后续气体的加湿效果,搭配透气膜28的设置,在保证气体流通性的同时减少粉料吸入的现象发生。
51.请参阅图1-2,其中:水箱4的顶部安装有补水管29,补水管29的中部安装有阀门。
52.本发明中,用户可定期利用补水管29对水箱4内的水源进行补充,通过阀门来保证水箱4的气密性。
5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各设备均为市场常见设备,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求选择,且各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均属于简单的串联、并联连接电路,在电路连接这一块并不存在创新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54.工作原理:通过工业电脑17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控制,通过底板1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用户可利用料斗3对正极粉料进行存储,在进行锰环压合过程中,可利用气泵11运作,使气体沿固定管12导入水箱4的内部,气体在排出后,将经过水源,随后将导管15上的电磁阀20开启,使加湿后的气体沿导管15上的排气孔16喷出,对料斗3内的粉料进行微加湿,使其在压合过程中更易成型,保证成型效果与效率,将顶部固定管12连接至料斗3的内部,可将使用后且带有湿气的气体进行二次利用,保证后续气体的加湿效果,搭配透气膜28的设置,在保证气体流通性的同时减少粉料吸入的现象发生,接着开启定量阀23,使粉料沿排料管22导入成型槽30的内部,即处于中部弧形板8与右侧弧形板8之间,随后在进行上料作业时,闭合导管15上的电磁阀20,开启第一折管13上的电磁阀20,使气体沿第一折管13导入第一活塞管14的内部,利用气体驱动第一活塞杆10向下运动,随后闭合第一折管13上的电磁阀20,开启第二折管71上的电磁阀20,使气体沿第二折管71导入第二活塞管72的内部,推动第二活塞杆73运动,使其将右侧弧形板8向左侧推动,通过连接杆9的设置,从而使模具向左侧运动,此时可将粉料沿成型槽30的内部向左推动,直至物料掉落至第一活塞杆10与底板1的连接处中,此时再次开启导管15上的电磁阀20,闭合第一折管13上的电磁阀20,通过右侧第一弹簧18的弹力影响,驱动第二活塞杆73与右侧弧形板8运动至原位,将气体挤压至水箱4中,搭配第二弹簧26的设置,在不影响左侧弧形板8向左运动的同时,还可利用自身的弹力影响,带动模具运动至原位,使其与安装筒2再次竖向对接,接着开启第一折管13上的电磁阀20,通过左侧第一弹簧18的弹力影响,驱动第一活塞杆10运动至原位,通过锥形块27的设置,可减少物料堆积至第一活塞杆10上的现象发生,可在第一活塞杆10向上复位后,使物料导向至成型槽30的内部,保证锰环制作效果,减少粉料含量不足的现象发生,接着启动液压杆5,使其带动挤压环6向下运动,对模具内的粉料进行挤压,制成锰环,且在制作过程中,可利用加热管24运作,对锰环进行干燥处理,随后用户可重复上述操作,使模具向左运动时,将锰环沿成型槽30向左推动,直至沿排料槽21排出,再下一次上料作业的同时完成下料作业;
55.整个装置,便于在加工前降低粉料湿度,提升成型效果,缩减挤压次数,提升生产效率,且在压合过程中后对锰环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在成型后湿度达到原先状态,不影响后
续使用,且整个过程中,在保证使用成本的前提下,通过自动化上下料方式,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升加工效率,便于推广使用。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