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4262027发布日期:2023-05-25 04: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其特征在于,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成分包括zn、mg、cu、ti、zr、sc、fe、si、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zn 6.0~10.0%,mg 1.5~2.8%,cu 1.0~2.2%,ti 0.05~0.25%,zr 0.05~0.25%,sc 0.10~0.45%,fe≤0.15%,si≤0.10%,其余为a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7系铝合金丝材的电弧增材制造方法为:采用冷金属过渡堆积方式,以设计的7系铝合金丝材为填充材料进行电弧增材制造,获得具有细小等轴晶组织的铝合金堆积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堆积工艺参数为:电流90~160a、电压9.8~12.5v,堆积速度450~620mm/min,保护气流量18~25l/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的应用,所述的保护气为纯度99.99%的氩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能够获得超高强度的电弧增材制造用7系铝合金丝材,即通过优化主要合金元素Zn、Mg、Cu的含量,利用Ti、Zr、Sc等元素的微合金化处理,控制杂质元素Fe、Si、H的含量,在保证其具有超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热裂性能;通过设计使用挤压模具和改进挤压技术,利用挤压‑拉丝联合成形技术,加工成直径1.2mm的铝合金丝材,实现7系铝合金丝材的高效短流程加工生产;采用冷金属过渡(CMT)堆积方式,以7系铝合金丝材为填充材料进行电弧增材制造,通过优化堆积工艺参数,生产满足强度性能要求的铝合金构件,实现7系铝合金丝材的高强度和好的抗裂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国旭明,徐荣正,张占伟,国新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