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壳模具钢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5243发布日期:2023-03-24 23:0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壳模具钢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钢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壳模具钢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2.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在钢材加工过程,特别是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氧化皮,如果清理不干净,会导致氧化皮夹杂,影响后续的锻造等。特别是模具钢坯要多次进行热处理,从而会产生大量的氧化皮,需要使用抛丸机对氧化皮进行去除,但是现有的履带式抛丸机只能对工件的上表面进行处理,需要二次翻转后才能对底面进行抛丸。
3.为此申请号为cn202122132010.9公开了一种模具钢抛丸清理机,包括机壳,机壳内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一且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滑动插设有支撑架二,支撑架一与支撑架二相对端之间铰接有连接板,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相背端之间安装有传送带组件,支撑座上安装有用于推动支撑架二上升的液压推杆,机壳内顶部和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开口朝向支撑架一上表面且与外部抛丸器相连通的喷洒口。该装置可以通过液压推杆将支撑架二向上推动,从而使传送带组件沿支撑架一、连接板和支撑架二形成z字形路径,传送带组件上的模具工件始终在拐角处进行自我转动,以便于抛沙更加全面的击打模具工件表面,提高抛丸的质量。
4.现有的抛丸清理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抛丸清理机在使用时,如果模具摆放不居中时,如不进行调整,易导致喷砂抛丸的位置出现错位,进而造成打磨位置出现偏差,影响加工质量,进而需要及时调整,而现有方式是通过手动调整模具的位置,影响对模具的加工效率,且喷砂过程对手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壳模具钢抛丸清理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模具摆放不居中需手动调整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壳模具钢抛丸清理机,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相近一端上方的抛丸机箱,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包括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通过弹性带传动连接,所述弹性带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撑紧弹性带而引导机壳模具的弹性顶压组件,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升第一传送机构而辅助机壳模具翻转的抬升机构。
7.优选的,所述弹性顶压组件包括l形支座,所述l形支座的顶面设置有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辊筒,所述u形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l形支座的顶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滑块。
8.优选的,所述辊筒通过弹簧的弹力抵在弹性带的内侧面,使弹性带张紧呈三角状。
9.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底架,所述第一底架远离抛丸机箱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架,所述第一底架的内侧装设有第一传送带。
10.优选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位于第一底架的下方,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平行设置且顶端均与第一底架的底面铰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底架,所述第二底架的内侧装设有第二传送带。
12.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均保持水平,且高度一致。
13.优选的,所述弹性带的外侧面为粗糙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壳模具钢抛丸清理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传送带将机壳模具向抛丸机箱方向传送,当机壳模具摆放不居中时,机壳模具的侧边可先与偏向一侧的弹性带接触,并挤压弹性带,而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机壳模具向中间靠近,直至与另一侧的弹性带接触,随着第二传送带的持续传动,并在两侧弹性带的配合下,将机壳模具逐渐居中进而送入至抛丸机箱内,由抛丸机箱内抛丸装置对机壳模具进行抛丸加工,无需手动调整机壳模具的位置,提高加工效率,且保证加工安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底架底部的两个气缸在同步工作,进而推动第一底架在支撑架上转动至一定角度,即第一底架靠近抛丸机箱的一端向上翘起,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传动配合下,将机壳模具翻转进行抛丸打磨,可实现多面翻转,进而增加抛丸的覆盖面积。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壳模具钢抛丸清理机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底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扶正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第一传送机构;11、支撑架;12、第一底架;13、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机构;21、第二底架;22、第二传送带;3、抛丸机箱;4、扶正机构;41、第一滑轮;42、第二滑轮;43、弹性带;44、弹性顶压组件;441、l形支座;442、弹簧;443、u形支架;444、辊筒;5、抬升机构;51、支撑台;52、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5.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壳模具钢抛丸清理机,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传送机构1与第二传送机构2以及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1与第二传送机构2相近一端上方的抛丸机箱3,抛丸机箱3采用现有技术(即对比文件中的机壳),抛丸机箱3固定在第二底架21上,抛丸机箱3顶部设置抛丸喷头,当待抛丸的机壳模具传送至抛丸机箱3内时,可在抛丸机箱3内完成抛丸加工,使机壳模具表面的氧化皮以及杂物等磨除,其中,第一传送机构1包括第一底架12,第一底架12远离抛丸机箱3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架11,第一底架12的内侧装设有第一传送带13,第二传送机构2包括第二底架21,第二底架21的内侧装设有第二传送带22,第二传送带22与第一传送带13均保持水平,且高度一致,能够将机壳模具由第二传送带22传送至第一传送带13,再由第二传送带22将打磨好的机壳模具向后传送。
26.请参阅图2、图3与图4,第二传送机构2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扶正机构4,扶正机构4包括第一滑轮41与第二滑轮42,第一滑轮41与第二滑轮42通过轴杆固定在第二底架21上,且第一滑轮41与第二滑轮42均同轴杆转动连接,第一滑轮41与第二滑轮42之间通过弹性带43传动连接,弹性带43的外侧面为粗糙面,可增大与机壳模具外侧面的摩擦力,以便于引导机壳模具向中间靠拢,弹性带43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撑紧弹性带43而引导机壳模具的弹性顶压组件44,如图4所示,弹性顶压组件44包括l形支座441,l形支座441的顶面设置有u形支架443,u形支架44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辊筒444,u形支架4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l形支座441的顶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固定有弹簧442,弹簧442的一端抵接于滑块,辊筒444通过弹簧442的弹力抵在弹性带43的内侧面,使弹性带43张紧呈三角状,进而能够将机壳模具逐渐向中间聚拢,使机壳模具处于抛光的加工位置。
27.请参阅图1与图2,第一传送机构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升第一传送机构1而辅助机壳模具翻转的抬升机构5,抬升机构5包括支撑台51,支撑台51位于第一底架12的下方,支撑台51的顶面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气缸52,两个气缸52平行设置且顶端均与第一底架12的底面铰接,两个气缸52在同步工作时可带动第一底架12在支撑架11上转动至一定角度。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加工时,可将待加工的机壳模具放置在第二传送带22上,由第二传送带22将机壳模具向抛丸机箱3方向传送,在此过程中,如果机壳模具摆放不居中,机壳模具的侧边可先与偏向一侧的弹性带43接触,并挤压弹性带43,而在弹簧442的弹力作用下,使机壳模具向中间靠近,直至与另一侧的弹性带43接触,随着第二传送带22的持续传动,并在两侧弹性带43的配合下,将机壳模具逐渐居中进而送入至抛丸机箱3内,第二传送带22停止传动,由抛丸机箱3内抛丸装置进行抛丸加工,一段时间后,通过第一底架12底部的两个气缸52在同步工作,进而推动第一底架12在支撑架11上转动至一定角度,即第一底架12靠近抛丸机箱3的一端向上翘起,通过第二传送带22与第一传送带13顺时针传动(图2所示方向),将机壳模具翻转进行抛丸打磨。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