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抛光机的上下盘球面抛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5852发布日期:2023-09-09 19:3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抛光机的上下盘球面抛光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抛光机的上下盘球面抛光机构。


背景技术:

1、光学元件,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大部分光学零件起成像的作用,如透镜、棱镜、反射镜等。另外还有一些在光学系统中起特殊作用(如分光、传像、滤波等)的零件,如分划板、滤光片、光栅用以光学纤维件等。全息透镜、梯度折射率透镜、二元光学元件等,是一二十年来出现的新型光学零件。

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上下盘球面抛光机构的专利文件,申请号为cn20192246517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3d光学元件抛光机的上下盘球面抛光机构,主要用于3d异型光学元件抛光机的工件盘抛光机构。主要技术方案:在短轴上,连接上摆动臂,盖板与短轴之间装有第二调心轴承,盖板与毛刷盘底座连接,毛刷盘底座的球面上粘接一个与之吻合的球面形毛刷,与球面形毛刷同轴安装一个与之吻合的工件下盘,工件下盘与下盘底座连接,下盘底座与旋转主轴连接,旋转主轴孔内安装一根真空吸气管,在第二防水罩上连接球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试用证明:从根本上克服了3d元件抛光不合格的现象,达到有效地提高了3d元件抛光的技术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3d元件多品种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3、上述专利中,在对球面进行抛光时,需要对球体进行固定,固定球体的位置不便于抛光,在对其抛光时,需要调节其位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抛光机的上下盘球面抛光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抛光机的上下盘球面抛光机构,本发明通过第六电机的输出端正转带动齿轮正转,通过齿轮的正转同时带动两个齿条向内侧移动,通过齿条的移动带动卡板移动,从而便于通过两个卡板将元件主体夹持固定,当元件主体被夹持固定好后即可关闭第六电机,此时再启动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转动,通过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外壳转动,通过外壳的转动带动盖板和保护壳转动,通过保护壳的转动带动元件主体转动,从而调节元件主体的角度,以便于对元件主体两侧固定的位置抛光,优化了其抛光便捷性。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抛光机的上下盘球面抛光机构,包括:

6、工作台;

7、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8、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于工作台上;

9、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安装座内转动连接有抛光轮,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侧端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第二安装座,且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抛光轮固定连接;

10、元件主体,所述元件主体设置于工作台上;

11、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夹持机构与元件主体相连;

12、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抛光机构与元件主体相连;

13、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调节机构与元件主体相连。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双向螺杆、第一螺母、底座、第一气缸、第一安装座、定位块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安装架的侧端,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螺母、底座、第一气缸、第一安装座和定位块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均螺纹连接于双向螺杆的表面,两个所述底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螺母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分别安装于两个底座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气缸的伸长端,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安装座的对侧,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第一安装座的侧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第一安装座,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定位块固定连接。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移动螺杆、第二螺母、滑块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工作台的前端,且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工作台,所述移动螺杆固定连接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且移动螺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于移动螺杆的表面,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第二螺母的表面,且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气缸安装于滑块上,且第二气缸的伸长端与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定位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定位组件和旋转组件均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移动组件与定位组件相连,所述定位组件与旋转组件相连。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定位板、第三气缸和安装板,所述定位板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三气缸安装于定位板的前端,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第三气缸的伸长端,且安装板滑动连接于工作台的表面。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五电机、外壳、盖板和保护壳,所述第五电机安装于安装板的后端,且第五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安装板,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于第五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前端,所述保护壳可拆卸连接于盖板上。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孔、导向板、齿条、卡板、齿轮和第六电机,所述滑孔、导向板、齿条和卡板,两个所述滑孔均开设于保护壳的前端,两个所述导向板均固定连接于保护壳内,两个所述齿条分别还得连接于两个导向板的表面,两个所述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齿条的外侧,所述第六电机安装于盖板的后端,且第六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盖板,所述第六电机位于外壳内,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第六电机的输出端。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架内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底座均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板和安装架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均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双向螺杆活动贯穿隔板。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第一气缸、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二气缸、第四电机、第三气缸、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均电性连接。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

23、3.有益效果

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5、(1)本方案当需要夹持元件主体时,首先将元件主体置于两个定位块之间,然后启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通过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双向螺杆转动,通过双向螺杆的转动使得两个第一螺母在双向螺杆的表面同时向内侧或者外侧移动,当双向螺杆正转时,两个第一螺母在双向螺杆的表面向内侧移动,通过第一螺母的移动带动底座和第一气缸移动,然后通过第一气缸的移动带动第一安装座和定位块移动,通过两个定位块的移动将元件主体夹持固定,此时启动第二电机即可带动元件主体旋转,以便于对元件主体进行抛光。

26、(2)本方案当需要抛光元件主体时,首先启动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转动,通过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移动螺杆转动,通过移动螺杆的转动带动第二螺母在移动螺杆的表面移动,当移动螺杆正转时,第二螺母向后侧移动,通过第二螺母的移动带动滑块移动,并且通过滑块的移动带动抛光轮向后侧移动,然后启动第二气缸的伸长端伸长,通过第二气缸的伸长推动抛光轮向上移动,从而调节抛光轮的位置,以便于与元件主体的位置相匹配,从而便于通过抛光轮的转动对元件主体的表面进行抛光;

27、(3)本方案当需要调节元件主体的角度时,启动第三气缸的伸长端伸长,通过第三气缸的伸长端伸长推动安装板向前移动,通过安装板的移动带动两个卡板向前侧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卡板位于元件主体的上下两侧,当两个卡板与元件主体的位置对应时,即可关闭第三气缸,然后启动第六电机的输出端正转,通过第六电机的输出端正转带动齿轮正转,通过齿轮的正转同时带动两个齿条向内侧移动,通过齿条的移动带动卡板移动,从而便于通过两个卡板将元件主体夹持固定,当元件主体被夹持固定好后即可关闭第六电机,此时再启动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转动,通过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外壳转动,通过外壳的转动带动盖板和保护壳转动,通过保护壳的转动带动元件主体转动,从而调节元件主体的角度,以便于对元件主体两侧固定的位置抛光,优化了其抛光便捷性。

28、(4)本方案中,限位板的固定是为了便于对底座滑动的,对底座期待支持和限位作用,隔板是为了便于将两个第一螺母隔开的,防止两个第一螺母接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