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28321发布日期:2023-11-22 19:2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炼钢生产工艺,具体为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耐大气腐蚀钢,简称耐候钢,通常是指在钢中加入一定量的cu、p、cr、ni元素,制成一种耐大气腐蚀性能优良的低合金钢。在裸露的工业和乡村大气环境中,耐候钢可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保护膜,阻止空气中的水或氧等腐蚀介质侵入,具有优异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2、公开号为cn100342051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经济型耐候钢,公开了经济性耐大气腐蚀的低合金碳素结构钢。其主要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12~0.21、si:0.2~2.0、mn:0.7~2.0、p:≤0.034、s:≤0.036、al<0.2: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上述专利中,仍采用传统耐候元素cu和稀土的复合强化作用,但针对稀土和锑对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复合强化作用并未提及;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及其生产方法,连铸出不同规格和不同钢牌号的连铸坯,表面无裂纹,中心无疏松,成材率高达99%,有效提高稀土收得率,平均收得率不低于65%,有效提高sb收得率,平均收得率不低于95%,且生产工艺简单,容易控制,可适用于相比于内陆环境更恶劣的沿海或潮湿地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0.14~0.18%,si:0.17%,mn:0.23~0.6%,s:0.004~0.010%,p:0.060~0.070%,cr:0.40~0.60%,ni:0.1%,cu:0.10~0.30%,sb:0.05~0.15%,re:0.10~0.20%,fe余量。

3、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电炉冶炼钢液,钢中加入铬铁、硅锰合金,钢液温度为1600~1640℃;

5、步骤二:lf炉精炼,钢液温度为1560~1620℃;

6、步骤三:向钢液中先加入磷铁、硅锰合金、铜,进行成分调整,同时软吹,流量为0.3~0.6mpa,软吹时间为5~8min,随后加入锑锭;

7、步骤四:钢水精炼后进入中间包,过热度为15~40℃,全程氩气保护;

8、步骤五:钢水通过密封保护的中间包输送至连铸机,浇注到连铸结晶器中,此时加入保护性稀土金属。

9、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加入锑锭后,lf继续熔炼,时间为10~15min。

10、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稀土金属为多种稀土金属以指定比例混合,稀土金属为ce、la和y。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发明,成功连铸出不同断面的稀土/锑耐候钢连铸坯,表面无裂纹,中心无疏松,成材率高达99%;

13、2、本发明,有效提高稀土收得率,平均收得率不低于65%;

14、3、本发明,有效提高sb收得率,平均收得率不低于95%;

15、4、本发明,整体生产工艺简单,容易控制,可适用于相比于内陆环境更恶劣的沿海或潮湿地区。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0.14~0.18%,si:0.17%,mn:0.23~0.6%,s:0.004~0.010%,p:0.060~0.070%,cr:0.40~0.60%,ni:0.1%,cu:0.10~0.30%,sb:0.05~0.15%,re:0.10~0.20%,fe余量。

2.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的生产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稀土耐蚀钢实现,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加入锑锭后,lf继续熔炼,时间为10~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稀土金属为多种稀土金属以指定比例混合,稀土金属为ce、la和y。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炼钢生产工艺技术领域。一种低成本稀土耐蚀钢及其生产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0.14~0.18%,Si:0.17%,Mn:0.23~0.6%,S:0.004~0.010%,P:0.060~0.070%,Cr:0.40~0.60%,Ni:0.1%,Cu:0.10~0.30%,Sb:0.05~0.15%,RE:0.10~0.20%,Fe余量。为解决未针对稀土和锑对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复合强化作用并未提及的问题,已成功连铸出不同规格和不同钢牌号的连铸坯,表面无裂纹,中心无疏松,成材率高达99%,有效提高稀土收得率,平均收得率不低于65%,有效提高Sb收得率,平均收得率不低于95%,且生产工艺简单,容易控制,可适用于相比于内陆环境更恶劣的沿海或潮湿地区。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武,董瀚,罗昭,徐德祥,廉心桐,范立新,袁才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罡宸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