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0875发布日期:2023-09-16 20:1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抛光机,特别涉及一种防尘抛光机。


背景技术:

1、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

2、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225628u,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5月1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抛光机》,在工作人员给零件抛光时将零件抵在位于安装头上的海绵抛光盘或者羊毛抛光盘上,由抛光主轴带动高速旋转打磨,打磨时零件上磨下的金属颗粒和海绵、羊毛碎屑同时落下,当混合物落到吸收口位置时,吸收口内安装的抽气泵类的零件会对混合物施加一个吸力,吸力将混合物中的海绵、羊毛碎屑从吸收口吸入碎屑槽,而金属颗粒由于质量较大,抽气泵的吸力无法在金属颗粒掉落到颗粒槽之前将其吸入碎屑槽,金属颗粒便会竖直落下落入颗粒槽中,如此海绵、羊毛碎屑便会自动落入碎屑槽,而金属颗粒落入颗粒槽,自动完成分离。

3、在上述对比专利的防尘处理中,主要通过吸收口进行吸收碎屑并进入碎屑槽,且通过来自到导水斜坡的水打湿碎屑,水流混合着碎屑从碎屑槽的倾斜底面流向流通口,但是水直接流下时与碎屑的接触时间相对较短,可能导致水无法较好的对空气中的碎屑机进行吸风,导致除尘的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尘抛光机,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尘抛光机,包括双轴输出抛光电机、两个设置在双轴输出抛光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抛光轮、实现对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处理的除尘机箱,所述除尘机箱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抛光轮下方的碎屑收集斗,所述除尘机箱的后侧设置有水箱,所述碎屑收集斗底部和水箱之间设置有回水管,所述除尘机箱内设置有两个下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碎屑收集斗的导水斜坡,所述导水斜坡顶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且底部设置有对准抛光轮的吸风口,所述除尘机箱上设置有两个位于碎屑收集斗上方的挡尘罩,所述吸风口设置有负压格栅板,所述除尘机箱上设置有将水箱中的水输送到多个出水孔处的供水装置,所述除尘机箱上设置有与两个吸风口相连接的抽风装置,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实现对进入供水装置的水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负压格栅板包括呈方形框、多个排列设置在方形框内的第一弧形格栅片、多个排列设置在方形框内的第二弧形格栅片,所述第一弧形格栅片的中部、第二弧形格栅片的中部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突出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格栅片和多个所述第二弧形格栅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弧形格栅片的两端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弧形格栅片的中部;所述吸风口连接处设置有供负压格栅板嵌入后竖直安装的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格栅片、多个第二弧形格栅片均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方形框顶部设置有长条进水孔,所述方形框顶部设置有延伸至吸风口两侧以使得位于吸风口两侧的水流向进水孔的集水片,所述长条进水孔对应第一弧形格栅片、第二弧形格栅片之间的空间处,所述集水片下表面设置有用于通过螺丝固定在导水斜坡上的固定片。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抛光机对零件进行抛光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和碎屑,碎屑直接在碎屑收集槽内,粉尘被抽风装置从吸风口处吸入,在粉尘随着空气流动经过负压格栅板时,因从供水装置、导水斜坡上流下的部分水会进入到负压格栅板顶部的长条进水孔,水沿着多个第一弧形格栅片、多个弧形格栅片之间流下、反复撞击后形成水帘、溅射的水雾,此时可使得空气中的粉尘高效的溶于水中,以实现良好的除尘效果,且集水片的设置,可使得更多的水流向负压隔板板的条形进水孔内,另外负压格栅板的设置也可提高抽风装置负压吸收时的负压强度,提高对粉尘的抽吸效果;同时碎屑直接落在碎屑收集槽内,粉尘随着水流进入到碎屑收集槽,继而随着水流通过回流管落入水箱内,水箱内的水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再被供水装置使用,形成循环,最终使得碎屑和粉尘留在水箱内。

4、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风装置包括设置在除尘机箱顶部的抽风机、设置在除尘机箱内的负压腔室、两个连通负压腔室和安装槽的进风管道,所述负压腔室的底部一侧与进风管道底部连接且底部另一侧朝向靠近水箱的方向倾斜向下延延伸,所述负压腔室靠近水箱的一侧设置有使得进入到负压腔室的水排到水箱内的泄水口。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风机工作时,空气沿着抛光轮处、吸风口、进风管道。负压腔室、抽风机流动,此时在空气经过负压格栅板时,会携带部分水雾经过进风管道,使得部分水进入到负压腔室,此时泄水口的设置可实现将进入到负压腔室的水排到水箱内。

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回水管相通的废水沉淀区、位于两个废水沉淀区之间的净水区,所述泄水口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废水沉淀区相通,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两个废水沉淀区和净水区之间且实现对废水沉淀区进入到净水区的废水进行过滤,所述供水装置与净水区相连通;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覆盖废水沉淀区和净水区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在盖板安装过程中连通泄水口和废水沉淀区的排水通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携带有碎屑、粉尘的水从回流管进入到废水沉淀区内,经过沉淀后的溢流水从溢流管溢流,并经过滤装置过滤后流入净水区,以供供水装置进行使用,在此过程中碎屑、粉尘不易随着流动的水流向过滤装置处,从而可减轻过滤装置使用时的负担,提高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盖板的设置可实现对水箱进行覆盖,以免灰尘等落下,排水通道的设置可保证泄水口的排水,且覆盖泄水口后可减小对负压腔室内的负压造成影响。

8、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两块实现分个为两个废水沉淀区和净水区的隔板,两个所述隔板相靠近的端面上方对称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废水沉淀区相通的溢流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筒、设置在滤筒周侧的过滤棉层,所述滤筒两端设置有具有插接在溢流管上且内圈具有抵紧在溢流管外侧的橡胶密封圈的连接套,所述溢流管沿着其中心线方向伸缩设置在隔板上,所述溢流管处于废水沉淀区的一端设置有环形限位端,所述环形限位端与隔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套筒,当两个所述溢流管朝向靠近废水沉淀区的方向运动到极限状态时,所述滤筒两端的连接套可对准两个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在朝向靠近净水区的方向运动后实现插接到连接套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装置包括滤筒、过滤棉层,在过滤装置安装时,通过使得两个溢流管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到极限状态,可使得滤筒两端对应溢流管,继而在溢流管复位过程中,使得溢流管插接在滤筒端部的连接套内进行固定,具有方便拆装过滤装置的作用;且在溢流管复位后,废水沉淀区内的水对橡胶密封套筒也具有水压,进一步使得溢流管和连接套不易脱落;同时因溢流水主要沿着过滤装置的底部溢出,此时杂质主要吸附在过滤装置的底部,在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转动滤筒的角度,以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

10、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的溢流管设置有多组,所述过滤装置设置有多个且分别连接在对应的两个溢流管之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管设置有多组,过滤装置设置有多个,从而可提高废水沉淀区内的水流向净水区的过滤效率。

12、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位于废水沉淀区的下方设置有卸料空腔,所述废水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排水塞。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废水沉淀区内沉淀有碎屑和粉尘,在长期使用后,通过排水塞打开后可实现对废水沉淀池内的水进行排空,以实现清理碎屑和粉尘,且在排空废水过程中,可继续使得供水装置将净水区的水输送到导水斜坡、碎屑收集槽、废水沉淀区,以实现冲洗。

14、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一端位于除尘机箱内且另一端延伸至净水区内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中部的水泵、两个分别设置在导水斜坡后侧且与多个出水孔相相通的供水腔室、设置在进水管处于除尘机箱内的一端上的三通管、两个分别设置在三通管的其余两个接头和进水槽之间的供水管,所述出水孔与供水腔室的中部相通且水从出水孔溢流到导水斜坡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装置使用过程中,通过水泵、三通管、供水管实现将水输送到两个供水腔室内,继而使得水从导水斜坡的顶部流下。

1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尘罩的两侧板向下延伸到碎屑收集斗两侧,所述挡尘罩的前侧板呈朝向远离导水斜坡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挡尘罩前侧升降设置有升降挡板,所述升降挡板两侧设置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所述升降挡板和挡尘罩之间设置有穿过腰型孔后螺纹连接在挡尘罩上以实现固定升降挡板的锁紧旋钮螺栓,所述升降挡板底部悬挂设置有两个处于抛光轮两侧的悬挂挡片。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挡尘罩的前侧板呈朝向远离导水斜坡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设置,通过调节升降挡板在挡尘罩前侧的位置,可调节悬挂挡片相对抛光轮的位置,从而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加工零件,调节抛光轮位于两个悬挂挡片突出的部分,以使得抛光过程中的产生的粉尘不易朝向工作人员一侧扩散,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减少工作人员因吸入粉尘后造成的职业疾病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