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钛轴承钢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15606发布日期:2023-11-17 11: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涉及一种低钛轴承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轴承的使用量日益攀升。现代轴承钢生产对钛元素的控制至关重要,是解决轴承钢使用期限短及结构质量不高问题的核心办法。当轴承钢中钛含量大于50ppm时,其疲劳寿命开始明显下降。降低轴承钢的ti含量,对提高轴承钢的质量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冶炼高级别轴承钢的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钛含量的控制。

2、中国专利cn2015102531122“一种低钛轴承钢gcr15的生产方法”,这种冶炼工艺方法使用普通的铁合金冶炼轴承钢,只能够控制钛含量不大于50ppm。

3、据江成斌、罗辉在2015年《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中的《风电轴承钢 gcr15simn 中钛含量控制实践》一文中公开的资料:采用控制电炉出钢钛含量,精炼使用低钛合金,低碱度精炼渣,合理使用脱氧剂等高成本控制钛措施,生产的风电轴承钢 gcr15simn钢的钛含量控制 20ppm以下,也未稳定生产出ti≤15ppm的轴承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钛轴承钢的生产方法,采用普通合金,采用lf造低碱度渣控制钛含量,并采用扒渣工艺去除钢包顶渣的钛含量,减少后续造高碱度渣回钛,生产出ti≤15ppm的轴承钢,满足高标轴承客户的需求。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一种低钛轴承钢的生产方法,钢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95%~1.05%,si=0.15%~0.35%,mn=0.25%~0.45%,cr=1.40%~1.65%,p≤0.025%, s≤0.020%,ti≤0.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关键工艺步骤包括:

4、(1)转炉冶炼:终点c≥0.15%,转炉滑板挡渣,出钢加入simn和高碳crfe,不加入脱氧剂,出钢过程加入≥3kg/吨钢低碱度渣料;

5、(2)低碱度渣料成分:控制低碱度渣料成分cao=39.0%~46.0%,sio2=46.0%~54.0%,mgo≤3.0%,al2o3≤2.0%,tio2≤0.02%,t.fe≤1.0%;

6、(3)lf扒渣操作:钢水进站送电化渣,小氩气搅拌,冶炼过程不加脱氧剂和合金,取样ti≤0.0008%后进行扒渣操作,扒渣干净;

7、(4)lf脱氧脱s操作;扒渣后喂入铝线脱氧,确保钢水中al=0.040~0.060%,加入石灰和低钛合成渣造高碱度白渣脱氧脱s;

8、(5)成分检验:中包取拍样,成分分析。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普通合金,结合bof+lf+vd+cc冶炼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转炉不脱氧操作,出钢过程加入低碱度渣料,lf精炼前期造低碱度渣,控制钢水中ti≤0.0008%,扒去高钛低碱度精炼渣,防止后续造高碱度低氧化性时回钛来降低钢水中的钛含量。其中低碱度渣料控制范围为:cao=39.0%~46.0%,sio2=46.0%~54.0%,mgo≤3.0%,al2o3≤2.0%,tio2≤0.02%,t.fe≤1.0%。



技术特征:

1.一种低钛轴承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95%~1.05%,si=0.15%~0.35%,mn=0.25%~0.45%,cr=1.40%~1.65%,p≤0.025%, s≤0.020%,ti≤0.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关键工艺步骤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钛轴承钢的生产方法,钢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95%~1.05%,Si=0.15%~0.35%,Mn=0.25~0.45%,Cr=1.40%~1.65%,P≤0.025%,S≤0.020%,Ti≤0.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BOF+LF+VD+CC冶炼技术,转炉终点C≥0.15%,滑板挡渣,出钢过程加合金,炉后加低碱度渣料≥3kg/吨钢;LF造低碱度渣,冶炼过程不脱氧操作,取样Ti≤0.0008%后进行扒渣操作,确保扒渣干净;扒渣后喂入铝线脱氧,确保钢水的Al:0.040~0.060%,加入石灰和低钛合成渣造高碱度白渣脱氧脱S,成功开发了成品Ti≤0.0015%的轴承钢。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巨银军,王鑫铭,罗景贤,林丹,曾凡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